劉備伐吳, 為何不帶上諸葛亮?
原標題:劉備伐吳, 為何不帶上諸葛亮?
一.劉備驕傲自大
劉備縱橫天下多年,是當世公認的梟雄,自以為比不上的一向只有曹操一人,對於孫權,劉備從來就沒有放在心上。在出兵東吳的歷史節點,曹操已死,劉備更是自認為天下無敵。劉備進攻東吳的目的,不僅是為了幫關羽報仇,也是因為劉備覺得曹丕不足所慮,所以進攻孫權完全沒有了顧慮,而孫權帳下眾將在劉備眼中也只是土雞瓦狗,完全沒必要帶諸葛亮了。事實上證明,東吳眾將的確不如劉備,可是東吳還有一個陸遜,劉備輕敵的心態導致了失敗。劉備兵敗後曾說過一句話,
「吾乃為遜所折辱,豈非天邪」
劉備兵敗後,仍然覺得是輸給了上天。
二.諸葛亮的定位
諸葛亮在劉備死後,平定南方,六出祁山,可以說是經常指揮軍隊,但是劉備生前卻不是這樣。在劉備進攻益州的時候,帶的謀士是龐統,而不是諸葛亮。後來,劉備和曹操鏖戰漢中,主要的謀士是法正,也不是諸葛亮。也就是說,在劉備生前,諸葛亮幾乎就沒跟在劉備身邊打過仗了,唯一的一次也就是帶張飛和趙雲入益州,所以劉備讓諸葛亮帶兵去討伐吳國,怎麼樣都是不可能的。那麼諸葛亮平時在幹嗎呢?我認為是在治政。《三國志》有言,
「亮才,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干,優於將略」
陳壽所說,想來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說,諸葛亮在劉備生前的定位主要還是處理內政,難以參與到軍事統率上去,畢竟之前軍事謀略上,劉備最為倚重的還是法正。
三.傾國之兵不會假手他人
劉備討伐東吳,可以說是調集了蜀川大半的兵力,那麼無論從什麼角度來看,劉備都是要親自出馬了,給任何人他都不放心,也包括諸葛亮。這一點其實是很正常的,當年王翦討伐楚國,秦王也是心生疑慮,王翦特意向秦王索要田畝宅院,這才使得秦王稍微放心一點。對於君主來說,把全國的兵力給別人指揮無疑是擔了很大的風險的,劉備不會這麼干。
綜上來說,劉備御駕親征是十分符合常理的,只是劉備輕敵,導致敗的如此迅速。


※明太祖朱元璋成立寡婦營, 其用意何在? 劉伯溫看破卻不敢說
※此人若不早死, 蜀漢便不亡國, 劉備更不會託孤諸葛亮
TAG:陪你聊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