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三更,來擼個串
今天推薦個片兒。
最近看了個紀錄片,感覺特別(不)適合晚上觀賞,尤其不適合半夜飢腸轆轆的時候。
因為,實在是,太容易犯罪了。
咳。就是它。
人生一串 (2018)
導演: 陳英傑 / 劉執戈 / 金穎 / 張岳明 / 趙雲澤 / 李根
編劇: 陳英傑 / 張岳明類型: 紀錄片
本來沒想到一個講燒烤的紀錄片殺傷力有這麼大。
但低估了天朝夜市美食的我,是太天真了……
感覺吧,開播時間也很邪惡。
剛好趕著燒烤最紅火的季節:夏天。
且趕著世界盃這陣子,擼串兒屬於夜裡睡不著看球時需要一起進行的熱門活動。
真不該點開看的啊。
……但是,看了還想接著看。
這部紀錄片的色調和鏡頭抓取頗有趣味性,配的文字不濃不淡,不至於煽情,挺有意思的。
給食物們拍的特寫也都很美貌。
抓住神韻,烤製品的香味似乎能從屏幕里傳出來。
在家裡用大屏幕或者電視上觀看,尤為要命。
咳,官方的圖就很要命了。
從小到大吃過的熟悉的味道。
那時候,似乎大部分烤肉穿都是串在自行車鋼絲條上。(說出了暴露年齡的話題……)
小孩子們,對這種看著就不大清潔的肉串的熱愛,直到聽傳言說,大部分肉是耗子肉做的,才稍稍熄滅那麼一點兒。
但現在回憶起來,還是覺得那種粗糙濃烈的口感,很是神奇。
下圖這種鮮嫩的小牛肉串,也是看著特別好吃。據說特別辣。鮮香辣的重口,欲罷不能,上百串起吃。
還有一集,拍了西南涼山的帶皮小豬肉,看得我不斷地在沙發上挪位置。
感覺是脆香的口感。
有一集還講到烤海鮮。
邊看邊想忍不住飛奔回廣州再吃一次。
雖說這會兒天氣時機都不大可能。不過,蒜蓉生蚝,還有烤扇貝和鮑魚,也是我最喜歡的燒烤類食物之一二三吧。
烤個豆腐捲兒也拍得人垂涎欲滴。
話說回來,豆製品搭配素菜加肉,烤出來確實美味。紀錄片里有一集說炭缸烤土豆,也是看著就管飽。可惜沒地方去吃。
還有一集,講的暗黑料理。
這集愛好因人而異,我就不放圖了。
請你有選擇地觀看……
說起來,自己常年不吃燒烤,熱量油份太大了,口味也重。
儘管如此,有時路過燒烤攤,看到擼串喝酒的小姐姐們,不由得心生羨慕。
坦然地夜裡吃著高熱量食物,對我來說是奢望,對他人卻很稀鬆平常嘛。
看著就覺得很愉快。
我吃的少,也不是訴苦,或炫耀自律。
只是近來天熱,懶得去健身房,鍛煉得少,若是加上胡吃亂塞,應該挺危險的。(所以熱控片才老是出場,實在是對不住……)
如果是常年堅持力量訓練的類型,或體脂很低的人,反而可以時不時地大吃一頓吧。
遊走在體脂偏高邊緣,實在沒法縱情享受。
但是,看著片子,漸漸地勾起了某些回憶。
想起高中時,做學校文化活動的導演。一群人排練完了,在冷得結冰的大半夜裡,跑去附近燒烤攤吃串兒。
點一大碗紅豆沙刨冰,吃得十分痛快。
好像那時也不覺得冷,也不覺得疲憊。
更沒有現在到了冬天就保溫杯在手,護膝在身的瑟縮感。
青春啊,真是美好。
還有後來一個人住。大半夜加班回來,路過認識的攤位,跟忙碌的老闆聊幾句天,點份紅油龍抄手,小酸辣粉,提著便利店裡的啤酒,慢吞吞地爬樓。
心裡期待著,洗完澡吃夜宵看劇的悠閑光景。
你肯定也發現,夜裡吃東西,和白天吃飯的感受是不大一樣的。
若不考慮什麼卡路里,只享受食物入口的滋味,那麼,夜裡的吃,本身是一件比泡熱水澡還治癒的小事。
前陣子補了《深夜食堂》第四季。我是很後來才看的深夜食堂,因為先前控制飲食特別嚴格,不敢輕易看那些與美食相關的片子。所以五郎叔的《孤獨的美食家》,也是差不多到第四季才開始陸續地補。
外出玩時,突然想起《海街日記》里的梅子酒。
奇怪的是,一想起梅子酒,卻更想吃濕乎乎的梅干。於是,半夜跑去便利店買了一盒。
咸酸得很是地道。
但只適合配白飯或者下酒。單吃可是太艱難了。
儘管如此,還是夾著一顆吃了許久。
邊吃邊看手機里夏目漱石的小說《少爺》。
讀著讀著,看到裡面寫阿清婆給「我」買紅梅燒和金鱷燒,又立刻想找到,買來吃一吃。
雖說這種日式烤點心,猜想多半是麵皮里填紅豆餡,只是外皮形狀做得不一樣罷了——可以參考淺草的人形燒。
看書看劇,總留意吃。
不分國籍,人們對食物的愛是相同的。
高興的時候吃東西,難過的時候也想吃東西。
大半夜看紀錄片看得心癢。
手機點亮鎖定好些次,想打開外賣APP,恨不得馬上就點一份燒烤來吃。
好在,還是把手機放下了。
接下來就看你的定力了。
順帶一提:《人生一串》目前在B站更新到第六集。
PS,上圖的烤豆腐讓人想起烤年糕。
PPS:寫完這個推送後,我刷了烤串副本。感覺吃下了去年夏天全部的份。還差個剛才說的烤年糕,咱們……以後再補完吧。
如果你還沒看過這部紀錄片,快去補一補。
然後,回來告訴我,你最愛的烤串兒是什麼吧。
那麼,咱們下回再見啦。
祝……晚上,吃得愉快(喂。
需要時請給我魔法
音樂 | 閱讀 | 隨筆 | 繪畫 | 生活
訂閱號:needmofa
▲長按住二維碼▲
你不完全屬於你自己。
你屬於整個世界。


TAG:需要時請給我魔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