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88歲老兵病床前守護妻子10年,這大概就是愛情最美好的樣子

88歲老兵病床前守護妻子10年,這大概就是愛情最美好的樣子

「只要我能夠站起來,只要我的腦袋還清楚,我就不會離開崗位。」24年前,這位當了一輩子眼科醫生的老人,從醫院光榮離休,可他至今也沒閑著,每周義務出門診、寫論文、帶學生,忙得不亦樂乎。他叫劉世鉞,今年88歲,是解放軍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的一名主任醫師。

1938年,在日軍瘋狂的掃蕩中,8歲的劉世鉞在父親的帶領下參加了八路軍,面對日軍的圍追堵截,他幾次死裡逃生,而他的親人們相繼慘遭不幸。

1942年,劉世鉞的大哥和五叔犧牲在了戰場上,母親和兩位嬸嬸被日軍活活燒死在廟中。家仇國恨,讓當時年僅12歲的劉世鉞悲憤交加,他發誓要將日本侵略者趕出中國。

1947年,17歲的劉世鉞考取了華北醫科大學,一年半後,他作為實習醫生走上了解放太原戰役的前線,在槍林彈雨中進行戰場救護。新中國成立後,劉世鉞被分配到解放軍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成為了一名眼科醫生。

剛工作時,劉世鉞的父親寄給他一本《日本眼科學》,希望他能在專業領域有精深的造詣。劉世鉞沒想到,這本書不僅影響了他從醫的道路,更成就了他美好的姻緣。

由於這本書為日文的,而自己不懂日文,劉世鉞只好經常請教一位口腔科會日語的女同事。這位女醫生叫福慧妹,出生在日本,她的父親早年在日本大學任教。1937年,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福慧妹的父親氣憤至極,帶著全家毅然回到祖國。

共同的愛國心,讓兩位年輕人惺惺相惜,隨著接觸越來越多,彼此的了解也逐漸加深,終於在1955年兩人攜手走進婚姻的殿堂。

在崗的45年里,劉世鉞在全國首創淚囊穿刺造影術,獲得軍隊科技進步獎13項,3次榮立三等功。退休後,他仍堅持每周義務出診,每天學習新業務,在自己熱愛的專業上不斷進步。

2017年,醫院決定年過70歲的離退休幹部不再安排出診,聽到這個消息後,他連夜手寫了一封請願信,請求繼續工作。在他的心中,出診不僅僅是對專業無法割捨的熱愛,更是對在戰爭中犧牲戰友生命的致敬與延續。

他說:「當年和自己一起的很多戰友都犧牲了,現在自己多做一些工作,也是代替戰友干點事兒。」

現在,劉世鉞依然坐在自己最熟悉的位置上,做著最愛的工作,只要能用肉眼判斷的疾病,他決不讓患者做特殊檢查。他說很多人是賣了家裡的糧食,帶著僅有的一點兒錢來看病的,讓他們花太多錢,自己會良心不安。

調大音量,更有感覺

跟著你到天邊

 歸來 電影原聲帶

吳青峰 

00:00/03:44

除了出診,劉世鉞每天要做一項重要事情,就是去病房探望自己的妻子。作為醫生,對待病人劉世鉞格外耐心,作為丈夫對待妻子,他也有著無限的溫情。

他常常在病床前輕輕佛摸著妻子的頭髮,唱著軍歌,儘管妻子已經不會有什麼反應。2008年,福慧妹因為踩空後重重摔倒在地,傷及大腦,從此失去了意識,十年來再也沒能跟劉世鉞說上一句話。

雖然十年來妻子再也沒能跟自己說上一句話,但劉世鉞卻不願意承認妻子是「植物人」。唱她喜歡的歌曲,彙報自己一天的工作,為她制定一日三餐,3650個日夜他一直期待著妻子的好轉。

雖然已經一起生活了60多年,劉世鉞仍然不吝於愛意的表達,有時候他還會在耳邊輕輕地說一句「我愛你!」妻子牽動嘴角的些微動作,都會讓他雀躍不已。這麼多年來,他也一直沿用著和妻子談戀愛時的稱呼,喚她「福桑」。

妻子福慧妹卧病在床的這些日子裡,劉世鉞並沒有消沉,他的生活努力而充實,周三唱歌,周四出去釣魚,剩下的時間在家自學英語和日語。

如今,閑暇時彈奏起福慧妹喜歡的歌曲,劉世鉞記起的都是妻子最美好的樣子,面對命運突如其來的波瀾,他把這10年過成了愛情最美好的時光。

無聲的歲月飄然去,

心中的溫情永不減,

跟著你走到天邊,挽著手直到永遠。

點擊視頻,感受世間最美的愛情

來源《軍旅人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央視軍事 的精彩文章:

TAG:央視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