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鈞天坊」創始人王鵬:談古琴的「天地精神」與「人文情懷」

「鈞天坊」創始人王鵬:談古琴的「天地精神」與「人文情懷」

大河網訊(記者莫韶華)為何"琴棋書畫"中琴排首位?什麼樣的古琴才能彈奏出音色純正、餘韻綿長、古樸厚重、空靈清亮的聲音呢?除了美妙的琴聲,如何才能用心感受聲音的過程?6月22日下午,"鈞天坊"創始人、當代古琴藝術家、美學空間設計師王鵬在不隱台文化生活館為大家講述了什麼是古琴的"天地精神"與"人文情懷"。

古琴之"天地精神"與"人文情懷"

相信大家都對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古琴彈奏"師曠式——太古遺音"記憶猶新,那把琴就是出自王鵬之手。作為"鈞天坊"的創始人,王鵬曾修復唐宋百餘張歷史名琴,據傳世51種古琴樣式,整理定型30餘種傳統琴式,並創作90餘種新的琴式。他製作的古琴作為中國樂器的經典和國粹,曾在維也納金色大廳、悉尼歌劇院、紐約卡內基音樂廳、耶路撒冷劇院等世界各地演奏,並作為國禮贈與國際友人。

王鵬弘揚古琴之"天地精神"與"人文情懷",倡導文人生活美學與文化修行。他主張堅持從古琴藝術當中提煉"清微淡遠、中正平和"的精神,並將之融入當下生活,以傳統與當代相結合的方式立體地傳承古琴文化。

"聽到一個音就代表一個世界,不同的音描述不同的景象風貌,彈奏古琴要用心關注感受每個音符。"談到古琴的天地精神時,王鵬說,"其他的琴聲讓人能很明確的感受到喜怒哀樂,但是古琴的聲音能進入人的心裡去,動蕩血脈,形成精神,影響品格。"

彈奏古琴又充滿了人文情懷,彈琴就是養生秘訣,正音需正心,音正而行正。

" alt="微信圖片_20180622222129" />

彈奏古琴是一種"生活美學"

彈奏古琴已經變成了了一種生活方式,就像生活離不開文化一樣,不是附庸風雅的高大上,而是追逐一種中正平和。

彈琴其實是生活美學的一種,古人是很懂得"奢侈生活"的。宋徽宗的《卓琴圖》中就透露,古人彈琴之前要先焚香沐浴,他們對琴充滿了敬畏之心,他們把這種形式當成一種美好的生活方式。其實,我們應該把這種美學精神傳承下去,雖然時代在變,但對生活的審美和文化精神不應變。要藉助文化修行和文化精神,提升生活品質和素養人格,充分展示傳統文化的價值。

琴作為中國傳統樂器,擁有最原始的音律,和身體感應關係最直觀,更容易讓身體接受。它有中國文化的審美,最原始的節奏,充滿了東方哲學和美學意境,同時和中國文化息息相關。

儒家常說,"琴者靜也",道家所言,"琴者心也",古琴承載了中國文化的核心智慧,將情感思想通過音樂的自然規律表達出來恰到好處,輕微淡遠卻中正平和。

河南古琴歷史源遠流長

伏羲造琴的故事就發生在河南,作為文物大省,在河南建都的歷朝歷代造就了不少名琴,中州派古琴、少林寺鈞天石碑等,是我們值得驕傲的歷史。

我們在不少文學作品中都看到把酒言歡後彈奏一曲的場景,在王鵬看來,酒和琴的關係講究的是度,藉助酒抒發情緒,不放縱不拘謹,才是中庸之道。

那麼,推廣古琴文化是否也需要考試等級制度呢?王鵬說,如果考音樂技巧,把古琴文化與自身修養割裂開,是對音樂的素養,對人格品格的拷打。

老琴的傳承需要更多人將其視為珍寶

修復這麼多老琴,王鵬有什麼收穫呢?"老琴的傳承需要一代代視若珍寶,傳承下去,時間久了聲音更加送頭,震動起來更好聽,音色質量也會更加通透,新琴很難做到。"

王鵬先生先後修復了唐代"九霄環佩"、宋代"龍吟虎嘯""彩風孤鳴"等百餘張歷史名琴,"鈞天坊"古琴還作為中國樂器的經典和國粹,曾在維也納金色大廳、悉尼歌劇院約等世界著名的音樂演奏,並在2010年作為國禮贈與美國國務卿希拉里·柯林頓。所用古琴及《赤壁》等許多著名電影中的配樂古琴,也都出自"釣天坊"王鵬之手。

"鈞天坊"目前已經不再局限於古琴製作技術的傳承和研發及古琴的生產和銷售。目前,"釣天坊"以其在古琴界廣泛影響力及良好的信譽,正逐步承擔起挽救、保護古琴文化遺產,傳承推廣古琴文化的重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河網 的精彩文章:

有一種足球夢叫「父與子」 老國腳張效瑞沒走上世界盃賽場兒子幫他完成
任正曉:提高政治站位 勇於擔當作為 推動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

TAG:大河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