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沉迷世界盃不可自拔,被阿根廷隊傷透了心?不如來了解一下我國的「足球」——蹴鞠!

沉迷世界盃不可自拔,被阿根廷隊傷透了心?不如來了解一下我國的「足球」——蹴鞠!

不知從何時起,世界盃的熱風越刮越猛,

從西方席捲到了中國的大街小巷。

往年夏天,因喜歡不同的球隊而造成「兄弟

反目」、「父子成仇」的新聞屢見不鮮。

今年夏天,阿根廷的慘敗更是讓不知多少

球迷的赤子之心一瞬間哇涼哇涼的,

比喝什麼冷飲都管用。

不過,從世界盃變成世界「悲」,

也足以說明足球在世界的流行之廣和影響之大。

說到影響和流行程度,

就不得不提我國古代一項

比較有趣的體育項目——蹴鞠

蹴鞠,又名「蹋鞠」「蹴球」「蹴圓」「築球」「踢圓」等,類似今天的足球。

2006年5月20日,蹴鞠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蹴鞠

足球

儘管有人表示蹴鞠和足球並不是一回事兒,

但小編還是找到了很多它們是「兄弟」的共同點。

都是用腳來

在中國古代,蹴鞠既是名詞又是動詞。「蹴」的意思是用腳蹋和踢,而蹴鞠就是指古人以腳蹴、蹋、踢皮球的活動。

足球場上的規則,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只能用腳和身體其他部分碰球(決不能用手,除了守門員)。

眾所周知,足球是在球場上設立兩門,用腳把球射入對方球門得分。早在漢代,為了訓練士兵,就專門設置了球場,規定為東西方向的長方形(相當於現在的球場),兩端各設六個對稱的「鞠域」也稱「鞠室」(相當於如今的球門),各由一人把守(相當於守門員)。場地四周設有圍牆。比賽分為兩隊,互有攻守,以踢進對方鞠室的次數決定勝負。

從這點看,在漢代,蹴鞠已和如今的足球沒有什麼差別。

sdfd

製作材料和工藝相似

現代足球的製作工藝複雜,材料的質量也不盡相同,不過都是以皮革為主要材料,一般是12塊黑色正五邊形面料與20塊正六邊形面料拼合縫製而成。

而最早的「鞠」則是「外包皮革、內實米糠」。

《漢書·藝文志》中的《蹴鞠》二十五篇下記載:「鞠以韋為之,實以物,蹴踏之以為戲也。」「韋」就是皮革的意思。

漢·揚雄《法言》也說:「捖革為鞠。」這時的鞠就是用皮革縫製的實心球。

到了唐代,蹴鞠從原先的兩片皮縫製,變成八片皮縫製,這樣一來,球就更圓了。

宋代的球殼從八片尖皮發展為「十二片香皮砌成」,原料是「熟硝黃革,實料輕裁」,工藝是「密砌縫成,不露線角」。

不管蹴鞠工藝材料如何發展,用皮革縫製都是不變的。

全民運功項目

世界盃的全民參與自不用多說。

蹴鞠在古代也是一項上至皇親國戚、下至平民百姓都普遍參與的體育項目。

《戰國策·齊策》中記載齊國首都臨淄人的生活時說:「臨淄之中七萬戶……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擊築、彈琴、鬥雞、走犬、六博、蹋鞠者。」

這樣看來,蹴鞠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成為人們主要休閑娛樂活動之一。

除了平民百姓愛玩蹴鞠,就連養在深宮的皇帝也是蹴鞠的鐵粉。元代錢臨摹的《宋太祖蹴鞠圖》就描繪了宋太祖趙匡胤與趙炅、趙普等人踢球的場面。

不僅如此,連明代「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女子也參與到蹴鞠活動中來,這不得不讓人稱讚蹴鞠的魅力。

蹴鞠明星

談起足球,就不得不提C羅、羅納爾多、梅西等家喻戶曉的明星。

當然,古代的蹴鞠高手也有不少。

比如,《水滸傳》中的市井小流氓高俅,就是因球技好得到了端王即後來的宋徽宗的賞識。當年端王在玩蹴鞠時,球落到了高俅面前,只見高俅抖擻精神,使了一個漂亮的「鴛鴦拐」,把球踢還給了端王。

當然,《水滸傳》畢竟是虛構的,高俅也不是什麼正面人物。

不過歷史上真有像高俅的,以高超的蹴鞠技藝,得到皇帝欣賞而升官發財的。

《宋史王榮傳》就提到,宋太宗在一次談話中說:「張明起賤微中,以蹴鞠事朕,潔己小心,見於輩流。」

可見蹴鞠並非不入流的雜藝,只要機遇好,蹴鞠技藝高超,就如身負登龍術一般,前途不可限量。

這和如今足球明星依靠球技名利雙收的道理是一樣的。

看了這麼多,不知你哇涼哇涼的心

有沒有暫時捂暖一點?

還是你就此立志苦練球技,

為中國足球奉獻一生?

GIF

不當你的世界只作你的肩膀

無畏的太陽

心情|閱讀|雞湯|電影|牢騷

請留下你指尖的溫度

讓太陽擁抱你

記得這是一個有溫度的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安徽新儒文化 的精彩文章:

TAG:安徽新儒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