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社交越豐富,記憶力越好

社交越豐富,記憶力越好

別再疑惑自己是外向還是內向了,我們作為人,天生就是愛社交


馬克思說,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而社會關係對人的身心健康也至關重要。

這不,美國就有一項新研究發現,社交生活豐富能使記憶力得到提高、大腦更健康。

GIF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助理教授伊麗莎白·科比帶領研究團隊將小鼠分成兩組。一組按照舊有模式結對生活。另一組每7隻群居在一起達3個月,它們之間時常進行比較複雜的社交互動。

參與實驗的小鼠年齡為15~18個月,這一年齡段的小鼠處在記憶力自然衰退的關鍵期。在隨後的記憶力測試中,群居的小鼠表現明顯好一些。之後,研究人員對小鼠的腦組織進行檢驗分析,發現結對生活的小鼠大腦炎症水平升高,這是認知功能衰減的生物依據。

伊麗莎白·科比說:「我們的研究表明,社會聯繫在保持心智能力和改善生活質量方面起到積極作用,擁有一個大的社交網路有助於減輕大腦的炎症跡象,延緩大腦衰老進程。」她建議,老年人不要離群索居,應該選擇適宜的養老之地,以保持充分的社交聯繫,這樣既能保持記憶力,也能延緩衰老。

社交的16個好處

其實社交的好處還有很多,本編來為大家匯總~~

年輕3.5歲。澳大利亞一項對1400名老人的研究顯示,有相對固定社交圈和親密夥伴的老人會比其他人年輕3.5歲。

增加對焦慮的耐受度。缺少社交活動的人,容易在假想空間里不斷模擬即將發生的場景,從而產生焦慮緊張情緒。

加快身體康復。美國心理協會研究發現,遠離孤獨、身處人群之中能夠幫助加快身體的康復速度。研究人員表示,這是因為慢性病和孤獨之間存在內在聯繫,社交能力較強者在遇到健康問題時,康復和生存的幾率會高出50%。

獲得止痛劑效果。和朋友相處時,發自內心的大笑是最自然、最沒有副作用的止痛劑。

不易得病。缺少朋友或長期人際交往不良的人,體內應激激素皮質醇的水平往往過高,這種長期的緊張狀態會損害健康。反之,體內皮質醇就會減少,人相對不易生病。

減少恐懼。《心理科學》雜誌刊登荷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和別人相處,獲得安慰和理解的擁抱,可顯著降低對生活、困難和死亡的恐懼。

降低抑鬱風險。英國醫學委員會出版的《公共衛生期刊》上的一項研究顯示,參加社交活動不僅能提升人們對生活的滿意度,還可以降低罹患抑鬱症的風險。

培養自信心。多參加社交活動,特別是在打籃球、郊遊等集體活動中展示自己並融入團隊,能夠培養個人的自信心、團隊精神和領導才能。

變得更聰明。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教授奧斯卡·巴拉研究發現,社交能夠讓人變得更聰明,因為和不同的人打交道是對認知能力的一種鍛煉。

有助降血壓。人際關係好,身體釋放出的激素可以起到維護身體健康的作用。比如,和他人擁抱時,皮膚的感覺會激活壓力受體「帕西尼氏小體」,然後向大腦迷走神經區域發送信號,該大腦區域的一大作用就是降低血壓。

心臟更強壯。研究顯示,風趣幽默、喜歡與人談笑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幾率較低。因為在這種狀態下,身體血液循環更好,減少了對血管的威脅,降低了心臟病的發病風險。

降低早亡風險。美國一項涉及30萬人的研究表明,社會孤獨感的危害等同於酗酒或每天15支吸煙,甚至比不運動所帶來的危險還要嚴重。而缺少社交,出現社會孤獨感的人,死於心臟病和中風的幾率達到正常人的2倍。

大腦衰老慢。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人類發展與健康系利薩·伯克曼博士研究發現,與社交頻繁的老人相比,社交少的老人記憶力下降速度快兩倍。

睡覺更香甜。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研究發現,一個人越孤獨,難以入睡的次數就越多。瑞典一項研究也顯示,缺少社交的人經常壓抑和隱藏自己的感情,更易失眠,而良好的人際關係能帶給人一夜好夢。

產生幸福感。美國杜克大學友誼與社會行為專家勞倫·布蘭特發表在英國《新科學家》雜誌的文章指出,社交活動與多種能使人產生快感的神經遞質和生化物質的釋放有關。與朋友擁抱、輕撫時,體內會釋放內啡肽,使人心情愉悅,併產生幸福感。

獲得心靈歸屬。結交談得來的鄰居、有新觀念的年輕人、參加社團和同學會等,都能讓人開闊視野、保持信息暢通、了解外面世界發生的一切,並能讓人心靈有所歸屬。

看到沒,社交的好處掰著手指數不完!快呼朋引伴出門玩耍吧,實在喜歡宅,也多翻翻朋友圈

GIF

編輯 | 張昭

來自 | 生命時報

喜歡就轉發·更喜歡就關注

您 可 能 錯 過 了 這 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記憶力 的精彩文章:

多吃吃這4果蔬,預防記憶力下降,助睡眠,抗衰老,愛吃的人有福了!

TAG:記憶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