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甘肅省1個縣,因避諱司馬昭而改名,人口不到15萬

甘肅省1個縣,因避諱司馬昭而改名,人口不到15萬

臨澤縣,隸屬於甘肅省張掖市,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中部,東鄰張掖市甘州區,西界高台縣,南連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北與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右旗接壤。

臨澤縣境,春秋戰國時期為烏孫、月氏牧地,秦漢之際為匈奴牧地。漢武帝時,霍去病西擊匈奴奪取了河西走廊,元鼎六年(前111年)於今縣境內置昭武縣,因境內月氏駐牧時築昭武城故名,一說因霍去病西征時昭功武德故名。新莽始建國元年(9年),改昭武縣為渠武縣,東漢建武五年(29年)複名昭武縣。

西晉泰始元年(265年),為避司馬昭(曹魏權臣,晉朝奠基者,西晉建立後追尊為太祖文皇帝)諱,改昭武縣為臨澤縣,因縣境內水豐多澤故名。北魏太平真君十年(449年),臨澤縣併入永平縣(今張掖)。

唐朝時,屬甘州地,廣德二年(764年)被吐蕃佔據,咸通十三年(872年)被回鶻佔據。宋朝為西夏國地,元朝屬甘州路轄境,明朝為甘州右衛轄地。

清朝乾隆十五年(1750年),置甘州府撫彝分府(稱撫彝廳),治所撫彝(今蓼泉鎮),屬甘州府。

民國二年(1913年),改撫彝廳為撫彝縣。民國十八年(1929年),改撫彝縣為臨澤縣。

新中國成立後,1952年臨澤縣城遷至沙河堡(今沙河鎮);臨澤縣先後隸屬於張掖分區、酒泉分區、酒泉專區、張掖專區、張掖地區、張掖市。

臨澤縣為古絲綢之路之要衝、今歐亞大陸橋必經之地,全縣總面積2727平方公里,下轄5個鎮、2個鄉,2017年末全縣總人口149355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梅煮酒人 的精彩文章:

浙江省第一個縣級市,市名使用1300多年至今,有「七省通衢」之稱
內蒙古1個縣,建縣110年,人口近25萬,美譽「塞外小延安」

TAG:青梅煮酒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