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改革開放系列

改革開放系列

(點擊「張家塘公社」,關注本公眾號後,即可查看全部帖子)

(一)故鄉的今昔

日前,從未上過學堂,斗大的字不識一個的七旬老母從家中打來電話,告訴我放在家裡的孩子---她的孫子身體很好,讓我不要擔心。聽著母親從電話那頭傳來的聲音,我一時百感交集。

樓上樓下,電燈電話。兒時,經常聽到長輩們念叨著這麼一句話。他們都感嘆地說,這樣的日子只怕這輩子都難以看到了。

八十年代以前,我們村裡近百戶人家,幾乎家家吃糧靠返銷,花錢靠救濟,十家有九家年終結算是為「超支戶」。那時,全灣沒有一間像樣的青磚屋,往往是一家幾代十幾口人擠住在一間低矮的土坯房中。十二三歲的小子、姑娘,因家裡窮,念不起書---儘管當時學費只要幾毛錢,相當低廉,大群大群地回到生產隊放牛,或回家幹家務、帶弟妹,文盲半文盲一大堆。人們未見過電視、冰箱、洗衣機,也從未目睹電話這一現代化的通訊工具的風采。記得村中王老太過世時,哥哥為了通知她遠在洪湖的兒子,深更半夜走了近三十里路,趕到公社的郵電所掛電話。由於當時搖把式電話三個彎四個轉,效果極差。哥哥喊破了嗓子才使對方明白其事。掛完電話返回後,哥哥雙腿發軟渾身無力。

八十年代初,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實行,父輩們這一觀念又開始動搖了起來。先是有人拆老房子,蓋青磚大瓦房;隨之是樓房一幢幢地如雨後春筍般直往上冒。繼黑白電視機、收錄機後,彩電、影碟、音響等,又逐漸步入了尋常百姓家。

富裕後的鄉鄰們,捨得投資教育、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30年里,灣里先後有80多人考上了大學、中專,平均每戶差不多就有一名大中專生;以前的泥濘小路、坑窪不平的機耕道,也一條條地被柏油路、水泥路所取代,大小車輛無論晴雨均暢通無阻。現在,光是從村裡到縣城的客車就有兩台,鄉親們到縣城辦完事可以回家吃午飯,方便得很呢。

前些年,隨著電話熱的興起,鄉親們又鍾情起這個現代科技的產物了。儘管家鄉離集鎮有二三十里,費用較大,但村人仍自發籌資,將話線放到了家中。許多人出售農副產品、購買生產生活資料,只需在電話上一按,對方的車輛就開到了家門口。如今,家家都有手機,有的一家好幾部,甚至一人都有好幾部,別提多方便了,連我七十多歲的老母親也會用手機與我們通話了。

家鄉的變化真大呀!

(原載《江夏報》)

(二)叔叔的遺憾

叔叔是武漢某大醫院的主治醫生,是我們家族中在外面過得較好的一戶。

小時候,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暑假或寒假裡,能跟哥哥一塊到叔叔家裡。因為在那裡可以享受到蘋果、梨、雪糕、冰淇淋等各種在家中無法享用的果品飲料。那時,父母與哥哥、姐姐一道都在生產隊勞動,整日整夜累死累活,一年忙到頭,連肚子都搞不飽,每年年終結算都是超支。要吃零食,那真是白日做夢。

叔叔有四個子女,全家六口人。我們每次到他家去,嬸嬸就會將家裡人穿舊的衣服翻出來,有時還有鄰居送來的舊衣服,一起捆好,交給大哥帶回。這些半新半舊的衣服,就成了我們兄妹過年過節的新衣了。

改革開放後,農村經濟發很快,群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父兄們在種好責任田的同時,養雞、養豬、養鴨、種瓜果。收入一年比一年強,家中吃的、穿的再也不成問題了。

1985年暑假,我又與大哥一道去叔叔家。臨走前,大哥拿出300元錢說:「這次是去還前幾年從叔叔那兒借的錢,另外,再給你買兩套趕時髦的新衣。」我興奮不已。

到叔叔家,叔叔、嬸嬸看到我和大哥都穿得光光鮮鮮,很有點意外。大哥說,如今我們日子好起來了,全年純收入接近萬元,糧食堆滿倉。叔叔嬸嬸高興得連說:「好,好!」

晚上,嬸嬸又準備清些衣服給大哥帶回。大哥說不用了,帶著麻煩。現在我們農村也跟城裡一樣,什麼季節穿什麼衣,什麼流行穿什麼,每人都有好幾套光鮮衣服呢。要是再帶衣服回去,還不惹鄉鄰們笑?嬸嬸只得作罷。

近幾年,我經常到武漢,順便去叔叔家。叔叔常遺憾地對我們說:以前舊衣服比較少時,還可以送給你們再利用;如今衣服多了,且都是新的,反而沒地方利用了,就這樣扔了怪可惜的。

(原載《江夏報》)

(三)三大件的變遷

提起「三大件」,如今40歲左右的人,誰都說得出它們的名字來:自行車、縫紉機、手錶。

記得八十年代前,大哥訂婚時,鄰居徐大嬸告訴他,女方的條件是要有縫紉機、手錶作為訂婚禮物。那時,一個整勞力一天才掙一兩毛錢。年終我們家的集體分配是五十多元。這五十多元,用處大著呢:添置衣服,買夠一年的油鹽,置辦過春節的年貨,我們幾個年齡小的弟妹的學費。一句話,一個錢得掰成幾瓣花。緊巴巴的過日子,看來訂婚難成。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東借西湊,就是湊不夠200元錢來買三大件。幸虧媒人徐大嬸動之以情,曉之以禮,最後女方答應買一隻手錶也行。那時,我的一個堂兄在武漢,親戚、鄰居、朋友們經常托他為他們買「三大件」,大多是作為結婚禮物。買手錶不成問題,但自行車、縫紉機在八十年代初,還是緊俏商品,得憑票供應。在八十年代頭兩三年,堂兄先後為家鄉親朋好友買過20多次三大件。

八十年代中期後,再也沒人讓堂兄幫那個忙了。因為那種三大件在人們心目中老掉了牙,家鄉集鎮市場、商店裡壓滿了櫃檯。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人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當年的老三大件,早已被彩電、冰箱、洗衣機之類所取代。前幾年,摩托車、電話、vcd等,也普遍進入尋常百姓家。如今房子、車子等新三大件也成為人們的普遍追求。

明天的三大件又講是些什麼呢?我們拭目以待。

(原載《江夏報》)

(四)肉市今昔

又是一個雙休日。閑著無事,我便信步走到集市,逛起肉攤來。

肉市上,數十張案桌上擺滿了又鮮又嫩的豬肉。一見行人,攤主們便笑嘻嘻地招呼:「稱肉啊!這裡來,這裡來!」那親熱勁兒,別提了。

面對他們的熱情,我不由想起「大鍋飯」時的情景。那時,農民一兩個月難打一次「牙祭」。我是個窮家孩子,一見肉就流口水。在農村,每家兩三個月才憑票供應兩三斤肉。由於肉缺,往往還不能兌現。一聽說有肉賣了,常常是深更半夜去排「長蛇陣」,人們稱為「擠肉」。因為吃肉少,農友們一「擠肉」,都想割肥的,見了大肥肉便使勁擠。

一次,我去擠肉,把衣服都扯破了。有人誇張地說,割一斤豬肉,要擠掉半斤人肉。那時,「刀兒匠」是實權派。人們說,七十二行,賣肉為王。走到肉市上,只聽「叔叔」、「爺爺」一個勁喊得甜甜的;有的人還爭著跟賣肉的打「乾親家」。

一晃,20年過去了。現在,農村家家戶戶圈裡都有大肥豬。昔日「賣肉為王」的刀兒匠,如今還要發展「關係戶」農村人也像城裡人一樣,割豬肉嫌肥愛瘦,寧可多出點錢也要買瘦肉。你看,肥肉賣得刀兒匠們直打瞌睡呢!

(原載《江夏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家塘公社 的精彩文章:

民間故事系列

TAG:張家塘公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