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天組建一個新基因

一天組建一個新基因

小夥伴們周一好!上周有哪些科技要聞呢?一天組建一個新基因;我國學者首次構建出鋸齒型碳納米管片段;咖啡因或助人輕鬆管理糖尿病……快來跟BoBo一起看看吧!

一天組建一個新基因

據美國《科學》網站近日報道,美國科學家藉助模擬人體複製自身DNA方式的新技術,讓組建新基因變得更快更便宜。研究人員稱,一天組建一個新基因很快將成為現實,未來有望快速重寫微生物的基因,迅速合成新葯和燃料,也能在存儲領域「大展拳腳」。不過,新方法並不能完全廢除傳統的DNA合成方法。

我國學者首次構建出

鋸齒型碳納米管片段

日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杜平武教授課題組利用一種新策略,首次構建出鋸齒型碳納米管片段。

研究組基於前期工作,通過過渡金屬鈀、鎳等催化的偶聯反應連接彎曲稠環共軛片段前體,成功合成了以兩個石墨烯單元為封端「帽子」的鋸齒型碳納米管彎曲共軛片段,首次提出了縱向切割碳納米管構建基元的策略,為構建封端鋸齒型碳納米管提供了新思路。

咖啡因或助人輕鬆管理糖尿病

英國《自然·通訊》雜誌日前發表文章,展示了一項合成生物學新進展:歐洲科學家團隊設計出了一種全新合成生物學基因迴路,並證明可以通過咖啡因激活這種合成基因迴路。小鼠糖尿病模型研究顯示,其可以成功調節血糖水平。該研究成果或將助力人類對抗糖尿病,同時亦展示了合成生物學在醫療界的應用潛力。

我國首次實現

零磁場核磁共振的普適量子控制

中國科學院微觀磁共振重點實驗室彭新華教授課題組與德國、加拿大科研機構合作,首次實現了零磁場核自旋體系的普適量子控制,並發展了用於評估量子控制和量子態的方法,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著名國際期刊《科學進展》上。這一成果有望推動零磁場核磁共振在生物、醫學、化學以及基礎物理領域中的應用。

睡眠相關療法潛在分子靶點出現

據英國《自然》雜誌近日在線發表的一項神經科學研究,美國科學家團隊發現,大腦中的蛋白質磷酸化水平可能驅動著睡眠慾望。該研究揭示了睡眠需求的分子基礎,強調了與睡眠有關的療法的潛在分子靶點。同時,也讓人們距離揭開睡眠的奧秘又近了一步。

— END —

版 權 聲 明

本文由「科普北京」編創,內容來源科技日報,圖片來源網路,欲轉載請關注賬號後直接回復「轉載」,按照要求轉載即視為獲得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普北京 的精彩文章:

比米粒還要小的計算機

TAG:科普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