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德國的浩劫和邁內克的溫情

德國的浩劫和邁內克的溫情

抗戰時期的1939年,半個中國淪陷,投降主義盛行,中國面臨幾乎亡國滅種的危險,在這種背景下,錢穆先生作《國史大綱》,一上來就這樣說:

凡讀本書請先具下列諸信念:

一、當信任何一國之國民,尤其是自稱知識在水平線以上之國民,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應該略有所知。(否則最多只算一有知識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識的國民。)

二、所謂對其本國已往歷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隨一種對其本國已往歷史之溫情與敬意。(否則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國史,不得雲對本國史有知識。)

三、所謂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有一種溫情與敬意者,至少不會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抱一種偏激的虛無主義。(即視本國已往歷史為無一點有價值,亦無一處足以使彼滿意。)亦至少不會感到現在我們是站在已往歷史最高之頂點。(此乃一種淺薄狂妄的進化觀。) 而將我們當身種種罪惡與弱點,一切諉卸於古人。(此乃一種似是而非之文化自譴。)

四、當信每一國家必待其國民具備上列諸條件者比較漸多,其國家乃再有向前發展之希望。(否則其所改進,等於一個被征服國或次殖民地之改進,對其國家自身不發生關係。換言之,此種改進,無異是一種變相的文化征服,乃其文化自身之萎縮與消滅,並非其文化自身之轉變與發皇。)

錢穆《國史大綱》

中國雖歷史悠久,但在近代,卻淪為「東亞病夫」,晚清以來,內部黑暗腐敗,對外軟弱投降,科技停滯,道德淪喪,幾乎使人看不到任何希望,不但被英法俄等歐洲強國肆意凌辱,就是後起的日本,都對中國產生了鯨吞之意。錢穆先生是中國傳統文化背景下成長起來的學者,對深刻影響自身的中國傳統自然心存溫情和敬意,當然不會承認中國淪喪到這一局面是由於中華文明本身就漆黑一團,無足稱道,他的《國史大綱》,對中國傳統文化中美好的文化資源和精神力量頗有發揚,意圖當然也很明確,就是要用此書喚起對中華文明的敬意和熱愛,激勵身處亡國危機中的國人。

Friedrich Meinecke(1863-1954)

中國最終在抗戰中挺了過來,堅持到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而在勝利之後的1946年,在亞歐大陸的西端,一位高齡德國歷史學家弗里德里希·邁內克(Friedrich Meinecke,1863-1954)心情複雜地面臨著比錢穆先生更加憂鬱糾結的局面。邁內克生於1863年,幼年時親眼目睹了普法戰爭勝利後的凱旋式,見證了德國的統一、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強盛、一戰、魏瑪共和國和第三帝國,可以說是「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在當時的西方世界,普遍認為希特勒的崛起和德國的浩劫,是德國歷史文化的必然產物。而面對著戰後殘破德國以及第三帝國反人類的罪惡行徑,作為德國傳統思想文化背景下成長起來、對德國傳統有這深厚熱愛的學者,邁內克和錢穆一樣,對德國的歷史充滿著溫情和敬意,當然不可能徹底否定德國的傳統,他在二戰後的廢墟之中寫作《德國的浩劫》(Die deutsche Katastrophe),正是要為德國的歷史文化辯護,論證希特勒的崛起和德國的浩劫只是歷史的偶然,以便在德意志國家已經瓦解、德國的土地已經喪失、德國將接受外國統治的命運的情況下,去拯救德國的精神,復興德國的文化。

在邁內克看來,德國的浩劫,首先在大的背景下,是整個西方文明文化衰落的歷史問題,不單純是德國的問題。19世紀的西方有兩大浪潮:社會主義和民族主義。社會主義隨著工業革命後無產階級的產生而興起,而民族主義在有教養且日益富裕起來的中等階級之中,找到了自己的支持者,並先聲奪人,迅速擴展,到19世紀末,在主要強國發展為帝國主義。在德國,由於經濟和技術的變革在德國較為遲緩,無產階級和社會主義運動在德國發展得相對較遲,普魯士軍國主義促成的德國統一,更進一步強化了德國的民族主義情緒,使得從歌德時代生長起來的那種自由的人道主義文化,遭到了民族思想的狹隘化和僵硬化的威脅。西方整體的帝國主義運動,為行將到來的政治和文化上的災難創造了條件,在瓜分世界的鬥爭中,民族主義被推向絕對化,消滅了道德的意識,從而為希特勒的崛起奏響了直接序曲。此外,作者還認為,希特勒所代表的民族性,並不是德國特有的,從赫爾德爾、格林兄弟沿襲下來的浪漫主義的、有文化教養的德國內部的民族性,而是在邊疆地區、在東歐中間地帶,在殘酷鬥爭和相互蹂躪中產生的仇恨性的民族性。

德國的浩劫1946年第一版

其次,邁內克認為,希特勒的崛起,很大程度上也是歷史的偶然性的產物。在邁內克看來,個人的偶然性和根植於民族生活深處的普遍性相互交織,從不徹底分開,但時而偶然性因素更強,時而普遍性因素的作用更大。通過考察魏瑪共和國的歷史和希特勒崛起的過程,邁內克認為,1918年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崩潰和魏瑪共和國創立的過程中,普遍性起著統治性的作用,在此歷史進程中的每一個人,絕大多數都可被另一個人取代,而大體上不會影響歷史的進程。但在希特勒的崛起過程中,特別是在1930年6月30日,德國國家人民黨決定是否支持勃魯寧政府的會議中,由於偶然因素,幾位關鍵人物沒有參加會議,從而使得國家人民黨決定反對勃魯寧政府,並與希特勒聯盟,從而為希特勒的崛起鋪平了道路。興登堡總統任命希特勒為總理的決定,也引導德國走向了歷史的深淵。德國本有條件經受住沉重的經濟和精神的危機,並避免第三帝國那場毀滅性的實驗,但在獨特的環境和特定人物的作用下,納粹黨僥倖成功地攫取了權力,並迫使德國人民走上了錯誤的道路。

邁內克認為興登堡(右)是促成希特勒(左)崛起的偶然性因素之一

邁內克注意到技術和經濟的變遷給社會帶來的深刻變化。經濟、科學技術條件的劇烈變化,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帶來了迅速的人口增長,催生了大量的新行業,進而產生了新的社會階層。政治不再是少數人的事情,不斷走上歷史舞台的新階層都要過問政治,政治從過去少數貴族的事業,變成了資產階級的事業,再變為人民大眾的事業,但德國舊有的體系未能適應這種變化。在他看來,德國的古典自由主義,強調的是個人的個性自由,是「人性」的人,在喚醒個人力量的功績上是永垂不朽的,但是對社會過於放任自流,聽任家庭、道德、社會精神等古老的倫理紐帶鬆弛下來,卻沒有去考慮如何創造新的紐帶,從而使得社會有淪於混亂無章的危險。魏瑪共和國身負《凡爾賽合約》的枷鎖,遭受經濟危機的打擊,不能滿足德國大眾,特別是因人口增長而產生的大量青年人在物質上渴求就業、收入提高,在精神上追求某種震蕩心靈的理想的需求。希特勒和納粹黨正是巧妙地利用了這一點,通過向社會各階層許下的虛幻願景,通過組織青年運動,而奪取了政權。

二戰後的德國

邁內克始終對德國的歷史、德國的文化和德國的人民懷有誠摯的熱愛,他認為,儘管經歷了這場浩劫,但德國人民並沒有從根本上患有犯罪的情操,只是一度遭受毒劑的感染,他相信德國人民在上了這可怕的一課之後,將會在回到他們更好的方面中來,並且把他們血液中的希特勒主義的寄生蟲除掉。他堅持,凡是源出於自己的民族精神的東西,因為也就是舉世無雙的東西,都會產生一種成功的普遍感染力。在未來,他設想通過建立歌德社團,發揚德國傳統的優秀文化來「拯救德國的精神」。邁內克於1954年逝世,未能目睹戰後德國經濟的再度騰飛、德國再度統一,如果他在泉下知道這一切,或許也會感到安慰吧。

歷史是複雜而深邃的,文明興衰起伏,現實中並不存在一種完美無缺的文明。《德國的浩劫》一書的漢譯者何兆武先生指出,邁內克不肯承認在德國的歷史文化傳統里,正如在任何歷史文化傳統里一樣,總是會有好的和壞的事物,而且好壞往往是同一事物難以分解、相互糾纏的兩個方面。這令我想起何兆武先生評價錢穆《國史大綱》的話:

再比如錢穆先生的《國史大綱》,裡面很多見解我不同意,不但現在不同意,當時就不同意。錢先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感情太深厚了,總覺得那些東西非常之好,有點像情人眼裡出西施,只看到它美好的一面,而對它不怎麼美好的另一面絕口不談。我承認傳統文化里確實有好東西,但並不像他講的那麼非常之好。人無完人,總有優點、缺點,文化也沒有完美的,也有它很黑暗、很落後、很腐敗的部分。

同樣的話或許可以用來評價邁內克的《德國的浩劫》。

參考:

何兆武譯《德國的浩劫》

錢穆《國史大綱》

何兆武《上學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 的精彩文章:

TAG: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