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延安整風運動及其深遠意義

延安整風運動及其深遠意義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延安開展的整風運動,是一次全黨範圍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教育運動,這是以毛澤東為首的黨中央為了提高全體黨員幹部的政治素質和戰鬥力所採取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這次全黨整風運動,不僅對於加強黨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組織上的建設,加速抗日戰爭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的勝利,曾發生決定性的影響;而且對於爾後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均具有深遠的意義。

1943年至 1945年,我在延安中央黨校學習期間,參加了這一整風運動的全過程。今天,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和多年研究中共黨史的心得體會,著重地談談延安整風運動深遠的歷史意義。

延安整風的需要和可能

毛澤東為首的黨中央為什麼要在1942年提出開展全黨整風運動呢?這是由當時我們黨所面臨的主觀條件和客觀環境所決定的。

從主觀上來說,自全國抗日戰爭爆發以來,黨的總路線是正確的,黨在各方面的工作是有很大成績的,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總方針和總政策得到了全國各族人民的熱烈擁護,黨在華北、華中和華南敵後淪陷區開闢了一個近一億人口的解放區戰場,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八路軍、新四軍和華南抗日縱隊已成為堅持長期抗戰和奪取全國抗戰勝利的中流砥柱。這是十分可喜的。但是,這時我們黨還有很多缺點,還是有問題的,而且就某種意義上講,問題還相當嚴重。

——黨的廣大高級領導幹部在理論修養上還很差,不善於識別真假馬克思主義。

舊中國是一個貧窮落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情很複雜,國內外反革命力量異常強大。我們黨是在俄國十月革命和我國「五四」運動的影響下,是在蘇聯共產黨和共產國際直接幫助下建立起來的。黨成立之後,就負擔起領導中國革命的十分艱巨的任務。那時,我們黨既缺乏馬克思主義理論準備,不善於識別真假馬克思主義,又沒有革命鬥爭的實踐經驗,黨的綱領、路線和重要決策以及黨中央主要領導人的任免,都要經過共產國際批准。所以,自1921年黨的成立至1935年黨的遵義會議以前這十幾年中,黨的中央領導機關,接連不斷地發生右的和「左」的嚴重錯誤。尤其在土地革命戰爭中期(1931—1935年)黨內所出現的以王明為主要代表、以教條主義為特徵的「左」傾冒險主義錯誤路線,給我們黨和中國革命造成極其慘重的損失和危害。1931年秋冬之交,王明被當時的黨中央派往蘇聯後,他又被共產國際委以共產國際執行委員和主席團委員等重任,因而使這一錯誤路線進一步膨脹起來。這一錯誤路線,竟在全黨統治長達4年之久,幾乎把黨和中國革命引上絕境。1935年1月黨中央在長征途中召開的具有深遠意義的遵義會議,才結束了王明「左」傾錯誤路線在黨中央的統治,開始確立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新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從此黨和中國革命才走上了獨立自主的健康發展的道路。但由於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冒險主義路線,曾長時間得到斯大林和共產國際的大力支持,未能從思想根源上進行徹底清算,所以多年以來,在全黨、特別是在黨的高級幹部中,對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錯誤路線未能取得統一的正確認識。抗日戰爭爆發後,1937年11月末王明從蘇聯回到延安後,他竟由過去的極左立場轉到極右立場,提出了一條同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黨中央正確路線針鋒相對的新的右傾機會主義路線。這時王明還披著「馬列主義」外衣,打著「共產國際」招牌,使許多不明真相的高級幹部和廣大黨員群眾深受蒙蔽和欺騙,從而使黨和革命事業繼續受到不應有的損失。以王明為代表的錯誤的思想作風,集中地表現為:學風上的教條主義、黨風上的宗派主義,文風上的黨八股。這三種錯誤的思想作風,是和馬克思列寧主義相對立的,它是小資產階級意識形態在黨內的反映。這三種錯誤的思想作風,當時在黨內雖已不佔統治地位,但在廣大黨員幹部中還存在著惡劣的影響,如果不把它徹底地加以清算和糾正,它就會繼續給黨和革命事業造成難以估量的嚴重惡果。這是在抗日戰爭時期必須在全黨開展整風運動的最主要原因。

——黨急需對廣大新黨員加強馬克思列寧主義教育。

自全國抗日戰爭爆發後,我們黨的隊伍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在1937年至1940年短短三、四年時間內,黨員由原先的3萬多人迅速增至80餘萬人。這些新黨員,絕大多數出身於農民和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這些新黨員中的多數人,在黨、政、軍、群的各級領導機關中擔負著重要職務。他們雖有高度的革命熱情,但對黨的理論、黨的綱領、黨的鬥爭歷史知之甚少。在他們的頭腦中,還普遍地、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個人主義、自由主義、宗派主義、主觀唯心主義等不健康的思想意識。這就是說,這些黨員,他們雖然在組織上入了黨,但在思想上卻往往沒有完全入黨,有的甚至完全沒有入黨。他們身上存在的這些非無產階級思想意識,主要是小資產階級思想意識的普遍存在,就成了黨內各種錯誤傾向滋長的溫床。

這些情況表明,當時在我們黨內嚴重地存在著無產階級思想同小資產階級思想、無產階級世界觀同小資產階級世界現的尖銳矛盾。這是關係到黨和中國革命前途和命運的大事。所以,在全黨加強馬克思列寧主義教育,開展反對主觀主義、宗派主義和黨八股這三種不正之風,克服黨內各種非無產階級的思想意識,使廣大黨員幹部樹立起明確、堅定的共產主義世界觀,就成為當時以毛澤東為首的黨中央的一項刻不容緩的重大任務。

從客觀上來說,當時我國時局形成了這樣一個特點:一方面,自1940年以後,我們黨領導下的各個敵後抗日根據地雖處於日軍和國民黨反共軍的夾擊和嚴密封鎖之下,遭到空前嚴重的困難;但由於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各項政策深得各界人民群眾的熱烈擁護和堅決支持,黨和人民軍隊在敵後解放區已牢牢地站穩了腳跟而立於不敗之地。另一方面,蔣介石、國民黨先後發動的兩次大規模反共高潮都被我們黨和根據地軍民打退,全國出現了一個較少變化的相對穩定的環境。與此同時,黨中央所在地——延安和陝甘寧邊區,由於黨的各項建設事業蒸蒸日上和軍民大生產運動勝利開展,黨政軍民親密無間,出現了一個豐衣足食的大好局面,成為全黨和敵後各抗日根據地的總後方。這對我們黨來說,是一個十分難得的大好機遇。

從上述當時的主觀需要和客觀環境來看,開展以延安為中心的全黨整風運動的時機完全具備和成熟了。有鑒於此,以毛澤東為首的黨中央高瞻遠矚、當機立斷地做出決定:從敵後各抗日根據地、國民黨統治區和敵寇佔領區抽調出一大批黨、政、軍、民的高、中級領導幹部,集中在延安進行整風學習,提高全體黨員幹部的政治思想素質和工作能力,以迎接抗日戰爭和全國革命的勝利。

延安整風的準備和實施

為了解決上述黨內存在的問題,從 1936年冬季至1941年秋季,黨中央和毛澤東曾做了大量艱苦、細緻的思想工作,為開展整風學習做了充分的醞釀與準備:一是初步地總結了自建黨以來黨的歷史經驗並根據全國抗戰爆發後的新形勢,正確地制定了黨在抗日時期的總路線、總政策;二是有計劃地翻譯和出版了大量馬克思列寧主義著作,號召全黨幹部加強革命理論的學習;三是收集、整理了歷屆黨中央有代表性的正反兩方面的文獻,以澄清黨史上的重大是非問題;四是召開了一次意義重大的政治局擴大會議(史稱「九月會議」),使黨內絕大多數高級領導幹部明確地認識到了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由王明、博古主持黨中央工作期間所犯的「左」傾錯誤,是屬於牽涉全局的嚴重政治路線錯誤。大家一致認為,自遵義會議以後,在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正確路線指引下,全黨工作和中國革命一步一步地走上健康發展的道路,黨中央已形成了以毛澤東為首的堅強穩固的領導核心。這就為開展以延安為中心的全黨整風運動,奠定了基礎。

延安整風運動從 1942年 2月開始至 1945年春季結束,共計3年多時間,是分兩期進行的:參加整風學習的幹部大體分為三部分:一是中直、軍直系統;二是西北局、陝甘寧邊區系統;三是中央黨校系統。第一期自1942年2月至1943年7月,約1年半時間。第一期整風學習帶有試點性質,參加這次整風學習的幹部,共約4、5千人。第二期自1943年7、8月間至1945年4月,近兩年時間,這是延安地區和陝甘寧邊區全體黨員幹部普遍參加整風運動的階段。參加這一期整風學習的幹部,共計1萬2千餘人,包括全黨範圍的高、中級領導幹部;其中集中在中央黨校的有6、7千人,佔總人數的三分之二以上。此時,中央黨校是空前地擴大了,全校共分為6個學員部,參加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的代表基本上都集中在中央黨校第一部。為了加強對全黨整風運動的領導,黨中央決定成立總學委,毛澤東為主任委員;總學委下設分學委。此時,中央黨校由毛澤東兼任校長,彭真任常務副校長。當時延安中央黨校成為全黨整風運動的重點單位。

延安整風運動的主要鋒芒,是反對教條主義。整風方法,是理論聯繫實際,閱讀黨的文件,總結歷史經驗。一方面,充分發揚民主,各級領導者要以身作則,作誠懇的自我批評,保證下級黨員幹部有完全的批評自由;另一方面,又要加強領導,防止發生無政府狀態。所閱讀的文件,主要是《整風文獻》(地、旅級以上高級領導幹部,還抽出一定時間集中學習《黨的兩條路線》等文獻,以澄清黨史上的重大路線是非問題),要求每個同志認真結合文件的學習和討論,融會貫通地領會和掌握文件的精神實質,以此作為武器,深入地檢查和反省自己的思想、工作和全部歷史,以達到徹底改造本部門的工作和改進每個同志的工作作風和思想作風之目的。

延安整風運動的過程,根據黨中央的統一部署,結合本地區、本單位的具體情況,一般都經過這樣幾個步驟:首先是思想動員,然後分階段深入整頓學風、黨風和文風。整頓學風,著重從思想方法、從世界觀上作檢查;整頓黨風,著重從思想意識、從黨性上作檢查;整頓文風,著重檢查自己過去在寫作上的形式主義和八股腔調。每個階段都用幾個月時間。最後還用一個月左右時間作各單位、各部門和本人的整風學習總結。整風運動的發展過程,就是每個同志思想覺悟和理論水平逐步提高的過程。

延安整風的成果和經驗

延安整風運動取得了輝煌成果,積累了豐富經驗,為我們黨的思想建設和理論建設開創了一條新路,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在我記憶中最深刻的有五點。

第一,延安整風運動,大大提高了黨員幹部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水平,使全黨的各級領導機關和廣大幹部,較明確地掌握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這一基本方向,清晰地認識了中國的基本國情以及中國革命發展的客觀規律。延安整風運動先從學習理論開始,除了學習毛澤東的《整頓黨的作風》、《反對黨八股》、《〈農村調查〉的序言和跋》、《改造我們的學習》、《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之外;還有劉少奇的《論共產黨員的修養》、《論黨內鬥爭》;陳雲的《怎樣做一個共產黨員》等二十幾個文件。學習中,對文件要逐一精讀,寫學習筆記,小組討論,聽輔導報告,出牆報等,使黨員幹部學會應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去分析中國歷史和現實中的具體問題,去正確掌握黨的方針、政策,密切聯繫實際問題,反對死摳書本。經過這次整風運動,廣大黨員幹部增強了自覺性,減少了盲目性。

第二,延安整風運動,是一次思想上的大革命。在抗日戰爭時期,廣大黨員幾乎是清一色的農民,黨的各級領導幹部多出身於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伴隨而來的黨內矛盾主要是無產階級思想同小資產階級思想的矛盾。整風運動的過程,就是對廣大幹部深入進行細緻的思想教育、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逐步提高共產主義覺悟的過程。參加整風運動的黨員幹部,首先認真學習文件,然後深入檢查、反省本部門的工作及每個人的工作與思想,發揚優點,糾正錯誤,鞏固黨內團結,樹立正確作風。黨對於犯錯誤的同志,實行「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方針,只要他願意改正,即便是在進步中尚不免有錯誤,也應鼓勵他,幫助他。這次整風運動,幫助廣大農民和小資產階級出身的黨員,從原來的小資產階級立場,轉到無產階級立場上來,增強了黨性,從而保證了黨的鮮明的無產階級先鋒隊的性質,空前地提高了黨的戰鬥力。

第三,延安整風運動,全面地總結了 20餘年來黨的歷史經驗,澄清了黨內重大路線是非問題。我們黨從誕生之日起,即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科學社會主義作為自己進行革命鬥爭的思想武器;但由於黨在幼年時期理論準備不足以及黨中央領導成員政治思想素質參差不齊等原因,如上所述,黨中央領導機關曾在1924年至1934年先後發生多次右的和「左」的嚴重錯誤,給黨和革命造成重大挫折和危害;直至1935年1月黨的遵義會議之後,我們黨才開始走向政治上的成熟,戰勝了重重困難與險阻,奪取了萬里長征的勝利,開創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全國團結抗日的大好局面。在這種有利形勢下,從正反兩方面科學地總結黨的歷史經驗、澄清黨內重大路線是非,是延安整風運動的一項重要任務。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歷史實踐表明,在馬克思主義隊伍中,總是有真馬克思主義者、半馬克思主義者和假馬克思主義者這樣幾種人。我們黨的情況也充分地證明這一事實。我們黨經過延安整風運動,大大地增強了全體黨員幹部明辨是非曲直和辨別真假馬克思主義的能力。

第四,延安整風運動,從正反兩方面總結了黨內鬥爭的經驗,創造了一種完全適合中國國情和中國共產黨情況的進行黨內鬥爭和開展對黨員思想教育的新的形式和方法:「團結——批評——團結」,即從團結的願望出發,經過批評或者鬥爭,達到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基礎上的新的團結。我們黨在實踐中所創造的整風運動這一新形式和新方法,是對馬克思主義思想建黨的一項重大發展。

第五,更為重要的是,這次取得輝煌成就的延安整風運動,為勝利召開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從思想上、政治上和組織上莫定了良好基礎。延安整風以後,無論前方、後方,都出現了生氣勃勃,心情舒暢,團結一致的大好局面,黨在全國廣大人民群眾中的威信進一步提高了,黨的戰鬥力大大加強了,解放區更加鞏固和擴大了。這樣,就使得我們黨立於不敗之地,任何困難都能夠克服,任何強大敵人都能夠打倒。

關於延安整風運動在黨的歷史上以及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歷史上的重要地位,毛澤東曾這樣指出:「我們黨,經過延安整風,教育了廣大幹部,團結了全黨,保證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勝利,這個傳統,我們一定要發揚。」(《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12冊,第387頁)

延安整風的現實意義

現在,延安整風運動已經過去60多年了,至今仍有偉大的現實意義。

延安整風昭示我們,對於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來講,堅守思想陣地,加強意識形態工作至為重要。當前擺在全黨和全國人民面前一個需要高度重視與警惕的問題是:我們必須能夠經受住長期執政、對外開放和面臨市場經濟的考驗。我們的黨員和幹部,面對著長期執政和對外開放的新的複雜環境,能不能夠正確使用手中的權力和始終不渝地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能不能夠堅定不移地抵制資產階級糖衣炮彈的襲擊及其反動腐朽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的侵蝕;能不能夠徹底地粉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敵對勢力用「西化」、「分化」與「和平演變」的伎倆實現其破壞和顛覆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圖謀;——這是關係到我們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大是大非問題。

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在經歷「文革」動亂,在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陷於低潮之後,我國知識界一些所謂「資深學者」和「著名經濟學家」,他們紛紛著書立說,帶頭在神州大地颳起了一股強勁的「抹黑風」、「栽贓風」和「翻案風」,充當了反馬克思主義、反社會主義的「吹鼓手」和「急先鋒」。他們全盤否定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隨心所欲地往毛澤東頭上潑污水,百般歪曲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否定和醜化中國社會主義的制度和實踐;竭力鼓吹在我國實行私有化,千方百計地美化資本主義制度;顛倒黑白地為陳獨秀、王明、張國燾、高崗、林彪等人翻案,在黨內外造成思想上的混亂,後果是極其嚴重的。我們回頭想一想:蘇聯是怎麼垮台的?不就是因為蘇共「二十大」之後,在蘇聯的知識界帶頭颳起了全盤否定斯大林和醜化蘇聯光榮歷史的狂風惡浪,首先在意識形態領域打開缺口,從而在短短30多年時間內,就導致了亡黨、亡國的慘劇。我們中國共產黨人,必須從中汲取沉痛的教訓。

延安整風運動對全體黨員幹部的要求是: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總結歷史經驗,樹立堅定、明確的共產主義世界觀。全國解放後,毛澤東曾多次說過:長期處於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國社會的中國共產黨人,必須過好「戰爭關」、「土改關」和「社會主義關」這三大「關口」。「戰爭關」和「土改關」是搞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社會主義關」是最終消滅階級,消滅剝削,廢除私有制,是搞無產階級革命。只有在頭腦中樹立了堅定、明確的共產主義世界觀的同志,才能過好這三個「關口」。所以,徹底改造世界觀,是中國共產黨在思想建設上一項意義深遠的重大任務。當我們黨和革命在前進征途中遇到巨大困難和遭到嚴重挫折,尤其當發生如蘇東劇變,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處於低潮之時,有些人便會暈頭轉向,不知所措,在思想上和行動上發生彷徨、動搖和分化。在此形勢下,其中大多數人能夠通過學習和實踐提高馬克思列寧主義覺悟,成為共產主義者,但也會有少數人依然頑固堅持其舊有的立場,而與黨分道揚鑣。

時代是不斷發展的,人們的思想也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對於共產黨人來說,學習馬克思主義和改造世界觀是一輩子都要堅持不懈的事情。正如周恩來所指出的:必須做到「活到老,學到老,改造到老」。所以,延安整風運動的好傳統,好作風,我們必須代代相傳,並不斷地發揚光大,使之永遠成為我們黨的傳家寶。

來源:《環球視野》 2007第6期《中華魂》)

作者:肖一平

《我所親歷的延安整風》以親歷者的口述回憶,從個人視角記錄了延安整風運動中的所見所聞,為我們了解20世紀延安時代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原始材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首陽讀書 的精彩文章:

穆濤《大蘿蔔》
一部史詩般的紙上文化紀錄片:《月光下的微笑》

TAG:首陽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