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冠中的畫里江南
▼點擊播放器收聽音頻▼
文 | 大發 · 主播 |張菁
煙雨朦朧,黑瓦白牆,羊腸小道,綠樹紅裝,一個安靜祥和的江南村落在這幅畫里徐徐鋪開,它鋪得很滿,滿得好像並沒有給天空留下多少空間,滿的連村莊里的房子都要一個個擠在一塊兒,然而你依然會感受到整幅畫傳出來的溫和與靜謐。
這幅油畫的作者是吳冠中,一位生在江蘇宜興的江南畫家。常年離開家鄉的他對江南風景有著一種鄉愁般的懷念,江南也成為他的創作生涯里最重要的主題,其中古鎮、村落和民居是他的江南風景畫里貫穿始終的主角,它們也許在現實中只是些破舊的房子,在高樓大廈中逐漸被隱沒,但是在吳冠中的畫中它們卻是綿延千年的詩意,有著永恆不滅的美。
嶗山松石
這種美首先來自於吳冠中與世不爭的性格和堅守自心的執著。1950年從法國回國後,吳冠中先後在中央美院等幾所高校任教,面對「藝術為革命服務」、「藝術為政治服務」的時代洪流,他難以自適。他選擇去全國各地寫生、畫畫,足跡遍及了大江南北,甚至西藏。如果把他創作的風景油畫彙集起來,你將會看到一部中國的手繪遊記。然而儘管吳冠中的作品空間跨度很大,莽莽神州都是他的畫板,但他最具代表性、反覆表現、數量最多的主題始終是江南。所以,有時候你看他的畫,會感覺畫里的江南跟他一樣拙於人情世故,遠離各種繁雜圈子;和他一樣在寂寞中堅持,在慎獨中前行。
江南小鎮
除了情感和外部環境,江南民居之所以能成為吳冠中風景油畫中最重要的元素,還在於他一生的藝術追求。吳冠中一直在探索中西融合、取長補短的「油畫民族化」藝術道路,他在自己的畫里同時使用東方墨彩和西方油彩,繼承了國畫空靈、含蓄、意境悠遠的特點,同時又引入了色彩凝重、表現力強的油彩來彌補國畫虛處單薄、整體容易僵化的缺陷,使畫面更具形式感。這樣的畫法極大地增強了作品裡實景的質量感和虛景的豐富性,而江南民居白牆黑瓦的特點與水墨的特點不謀而合,它們用吳冠中中西合璧的油畫技法來表現就顯得遊刃有餘、令人耳目一新。
江南水鄉
吳冠中說:「我這一生,陸陸續續總在畫江南。」在他的畫里,江南總是沉靜優美,總是簡約質樸,優美得像是僅存於他的畫布上,簡樸得比現實中的江南更純粹,它總是貼合著你對江南的所有幻想,總是寄託著吳冠中的遊子鄉愁。


TAG:槌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