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怎麼選到對的英語教材

怎麼選到對的英語教材

本文3668字,需要9分鐘閱讀

我以前在出版社工作,主要的內容是研究各種英語教材,然後根據客戶使用教材的疑問,提供診斷式的培訓和諮詢。後來隨著職位的發展,主要工作變成將為全球市場設計的英語課程做本地化的包裝、增補以及落地的方案設計者。我想,我對於英語教材,還是有一定的認知的。

上一次我和大家介紹了英語課程的種類。根據學習環境分,可以分為EFL, ESL和ELA;根據課程目標分,是EGP, EAP和ESP。今天我們就來進入到具體的細節,如何來去看懂和評價一本EFL的EGP教材。

如果拿過來一套教材,你主要看的是大綱、辭彙量、語法結構、達到的出口語言水平,那麼你就走偏了。關於看教材,我總結出了「十二看」,也就是看教程的十二個角度。你可以根據你的目標,在這十二項中做優先順序的排序,然後根據實際情況選出適合你的教材。

1. 看Main target

當拿到一套EFL的教材後,首先要看的是它的main target。也就是說,這套教材主要幫你解決什麼問題。有的是用CEFR的某一個band來做目標描述,我們就可以知道這套教材要交付的是一般生活場景下的英語運用能力,因為CEFR就是由各種can-do statements來構成的。can-do statements指的是聽說讀寫的各種能力描述。有的課程除了CEFR之外,還會用21世紀能力框架來描述,於是我們知道,這本教材除了語言使用目標,還有思維、意識等等的軟性能力目標。但是,也有掛羊頭賣狗肉的教材。封皮寫著CEFR,但是裡面的大綱都是以語法結構為主線,單元內部的所有內容都是為了語法的準確性服務的,很少有英語應用的環節。那麼,這本書其實是以知識學習為導向、而非語言技能為導向的教材。

2. 看主線

一套教材除了看封皮上寫什麼,還要再看看它的主線是什麼。所謂的主線,就是正本教材是圍繞什麼展開的。有的教材是故事主線,story based,比如HHH。整本書講一個故事,每單元都是一章,學完了故事也就讀完了。它的優點在於趣味性很高,很容易抓住孩子的興趣;缺點在於所有的知識點和語言技能點,都要依附於故事。由於故事體裁的單一性,很多關鍵的內容很難做到自然呈現。所以你會發現,HHH教材中,故事只是其中的一個版塊,每單元還要再添加幾個版塊來呈現故事中無法承載的內容。

除了故事以外,比較常見的主線是場景,theme-based。比如第一單元是in the zoo, 第二單元是at school,第三單元是I love food. 場景主線的課程,設計的目標是語言應用能力。語言是在場景中運用的,從特定場景中來的語言,使用時必定匹配相應的場景。這其實解決了很多語言學習者學了語言不知道該什麼時候用、怎麼用的問題。

另外還有以tasks為主線的。每一個單元,要完成一個任務、解決一個問題。如果說theme-based的課程目標是孩子們在日常場景中的交流能力,task-based的課程目標就是孩子們用英文來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對於孩子的要求更高了一個級別。

還有一類課程,是inquiry-based learning,以提問問題為主線。整個一個單元就著一個topic一個問題一個問題的問,最終引導孩子們對主題做到深度理解。這與IB課程的異曲同工。IB是全球認可的一種國際課程,最開始是為了駐外外交官的隨行子女學習,以便於他們長大以後可以對接本國的大學教育體系。IB不針對特定國家的大學,但是卻受很多國家的大學承認。現在很多國際學校使用的都是IB課程。

所以,看課程的主線,也就是課程開展的邏輯,有助於我們了解它到底培養的是什麼能力。如果一個課程的主線是語法知識的展開和深度學習,那麼這是典型的以語言知識為目標的課程。它更適合需要系統學習英語的成年人,而不是以運用語言為目標的兒童。

3. 看教學法

既然是看英語教材,那麼必不可少的是要看這套教材中所使用的教學法。我之前介紹過幾種主流的教學法,例如audio lingual,grammar translation和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最近discovery approach和我們剛剛提到的inquiry-based learning也非常流行。教學法和教師的交付能力非常相關。我以前見過國內很多機構、很多學校的很多老師,無論拿了一本什麼樣的教材,都會把它講成grammar-based的新概念。也就是說,如果教師的交付手法沒有與時俱進,教材的設計也無法落地。

4. 看流程

評價一本教材,還可以看它的Procedure,也就是流程。我見過一份小學教材,它的單元結構分為8個lessons,Level 1的第一步上來就是讀寫,聽說要安排到lesson 7和Lesson 8,也就是最後兩課。我非常難以接受。小學階段的孩子,雖然是需要開發讀寫能力的時候,但聽說還是非常重要的基礎。尤其在起始的小學前半段,聽說更是非常重要的先決技能。並且,順序上要先通過聽說打開話題與語言適應度,再縱深發展到讀寫版塊。這套教材的procedure設計,是典型的重讀寫輕聽說。

5. 看Techniques

Techniques也是看一本教材設計好不好的一個角度。所謂的techniques,就是實現每一個學習目標的具體方式。比如說,我想讓孩子對顏色的學習不僅僅停留在認知這幾個顏色單詞的層面上,還想讓他們能夠用顏色去探索和表達,那麼我的設計環節就不僅僅是指認圖片輸出顏色的辭彙,還需要設計探索和表達的活動。比如,用顏料來滴染布料、用不同顏色的橡皮泥來混合捏出新顏色。這些結合動手的活動可以更深程度上刺激孩子的大腦和認知,並且創造使用語言的自然情境,孩子們可以主動使用語言而不僅僅是被動的跟讀。

說完了以上這些標準,最後我再看的才是這套教材中所涉及的辭彙和語法結構。所有的辭彙和語法結構都是為了實現目標而服務的,他們本身並不是目標。

6. 看Topics

由於現在的教材越來越先進和全面,還有更多的方面可以讓我們參考。

Topics,很多的教材會選擇孩子們最喜歡的主題,比如動物。僅是動物,就可以分為zoo animals,sea animals,farm animals和pets等等。靠譜的出版社會定期做孩子興趣調查,確保課程內容和孩子的興趣點最大程度的貼合。

7. 看Focused Skills

Focused skills是指這套教材在聽說讀寫這幾項技能中的亮眼特色。比如,有的教材的focused skill是reading,有可能整個教材的主線都會是按照reading的技能一點點展開的。有的課程配了專門的寫作線,每個單元都會有版塊專註練習寫作能力。

8. 看Illustrations and Photos

是指教材中的插畫或者所配的照片。有的教材中插畫特別多,照片比較少,其實這是不利於孩子認知真實世界的。好的教材中的照片不僅能達意,而且可以對整套教材起到點睛的作用。

9. 看認知線

Cognition,是指教材中的認知線在和孩子們水平一致的基礎上,還能有發展。回想當年我初中一年級開始學習的英語教材,李雷與韓梅梅,為什麼我們會覺得不是很感興趣?那是因為那套書的語言水平和認知水平都在小學程度。一旦認知水平脫節,失去的是動機,而這是學習的最核心要素。

10. 看Assessment(測評)

一套好教材一定配有完備的測評體系,既包括過程性的也包括終結性的;既包括每個細分skill的,也包括整體holistic的;既包括不同級別的placement test,也包括在同一scale(通常是CEFR)上的placement test.

11. 看MODE,即學習模式

一套課程的模式可以有很多,到底是offline,還是online,哪一部分offline,哪一部分online,哪些集體學習,哪些自己學習,一套好的課程是都可以有這些場景的定義的。

12. 看Components

Components,也就是課程中除了主教材以外的其他構成部分。

先是老三樣。Audio,是配套的音頻,是指課文、故事、單詞等等文字部分的音頻。Workbook是練習冊,teachers book是教師參考書。這三樣是幾乎所有的教材都會配備的,有的教材還會配備幾個版本,比如audio分為英音版和美音版,workbook分為技能練習類和知識練習類的,teacher』s book分為教案類和教學指導類。

Music,現在幾乎所有的兒童英語學習內容都包括了music,像songs,chants,有的還配了MV。音樂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好的音樂可以幫助孩子們理解、應用目標語言,更可以幫助做更好的發音練習。可惜的是,並不是每套教材都把music的作用看得很高,很多情況下,music都是一個擺設,為了語言學習而music,他們更看重的是music中對於目標語言的呈現,而不是孩子們engage的程度。好的教材,會請專門在童曲童謠領域的團隊來製作songs,chant和MV。孩子越喜歡越愛唱,越愛唱語言越進步。

Video,包括故事動畫、小卡通片、小紀錄片和情景劇等等的形式。現在的很多教材,每單元都有漫畫形式的小故事,這些故事通常都配有動畫片。還有基於每兩單元知識點的以教材IP為主角的開通片。前者的內容和書中一模一樣,後者會適當添加創作。小紀錄片通常是為了給語言創設更現實的場景,基於每單元核心內容而製作的小小紀錄片。比如當講到了顏色的時候,可以設計一段video,在菜市場中尋找不同顏色的蔬菜,在大自然中找到不同顏色的物體,在家中找到不同顏色的物品等等。情景劇是另外一種創新,類似於老友記形式的小情景劇,通過主人公使用目標語言來製造各種笑點,引得觀眾大笑來增加喜劇效果。這些都是用video的形式來增加語言使用的場景、製造語言的娛樂元素,增加孩子學習語言的動機。

Readers,語言學了是要用的,但是課文中通常提供的都是學習場景,很少有使用場景。配套的讀本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應用方式。通常配套的讀本在主題、語言難度、認知層次等等方面都有匹配。

Game,是指配套的遊戲。以前的老教材會配一些例如bingo遊戲、boardgame、小卡片之類的紙質版遊戲。現在已經上升到了電子版遊戲。有functional的,例如連連看來做單詞的音形意的匹配;有theme類的,類似於超級瑪麗那種用英文完成各種任務的場景遊戲。現在的平台不僅有PC段、web段,還有基於手機和ipad的mobile端。未來還會有更多技術元素融入,學與玩可以更好的結合。

教具和手工。有的教材會給老師和學生配備豐富的教具和手工包。

課件。有的教材會配備PPT形式的課件,有的則基於互動白板技術提供各種互動功能的E-book,有的也叫Active Teach,相當於集合了音頻、視頻、互動遊戲、白板功能的教學軟體。

說了這麼多,我們簡單總結一下。挑選教材,最重要的是看它的培養目標是什麼,能力方向還是知識方向;用多久的時間、多大的頻率來實現這個目標;課程適應於什麼模式、什麼場景。這些元素弄清楚以後,再去看知識點這些細節的內容。

最後我想說,教材是適用於學校的學習場景,不適用與家庭場景中。有很多媽媽問我應該在家裡給孩子講什麼教材,我都會告訴她們,家裡不需要上課。家裡需要創造的是更加輕鬆和溫馨的語言使用場景,而不是學習場景。所以,在家裡,建議爸爸媽媽們多帶孩子唱唱教材中的歌曲和童謠,多讀一讀英文的繪本,多看看配套的MV和卡通片,甚至陪孩子多玩玩配套的電子遊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英語教與學 的精彩文章:

語言啟蒙,資源、方法和學習模式,一個都不能少

TAG:英語教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