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廣西貴縣來土械鬥之爭,爭出一個太平天國?
兩廣地區是清王朝最晚征服的南方地區,因為這地方遠離皇權中央,山高皇帝遠的,又是沿海地我,也經常受到外國的影響。所以在清朝年間,尤其是清朝末年發生了許多動亂。
1850年前,在廣西桂平、貴縣、武宣、平南等地區,經常發生「來土械鬥」。「來」,主要是明末清初從廣東、福建地區遷入廣西的客家人;「土」,主要更早之前就已經居住在廣西當地的本地土著居民,包括漢族和少數民族,當然主要還是漢人。
首先要說明的是, 「來土之爭」絕對不是什麼民族之爭,因為廣西本地的壯族、瑤族並無鮮明立場,有些人支持「來人」,有些人支持「土人」。說白了也就類似兩個團伙,因為些摩擦矛盾或利益或信仰而干仗。
廣西地區山多地少,地貌是八山一水一分田。客家人遷入廣西地區後,肥沃的平原地帶早就被原居民「土人」佔據了,沒辦法,誰讓自己是後來都呢。客家人就只能跑到荒涼貧瘠的深山裡,與更早之前就被「土人」趕上山的瑤族、苗族等為伍。客家人在深山裡,慢慢站穩腳跟解決溫飽問題以後,就想往山下肥沃的平原地區發展,炒一下地皮,投資一下房產什麼的。
這時候,本地人就不爽了,你們不好好獃在老家跑到我們廣西來討生活,來就就來了,那就好好在山裡,大家互不干擾也行,可現在你們又想到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盤上爭地爭房,這可不行。這時,客家人的向山下擴張之舉,已經初步導致起來土雙方不滿。
其次,來土兩族人保留著自己的傳統,有不同的方言、習慣和生活方式,這些短時間內是很難融合或同化的。且客家人除了傳統的祭祖、拜神,到十九世紀中的時候,許多客家人也吸收了西方基督教,而本地人則更加信奉鬼神,神仙遍地、巫術盛行,雙方之間的宗教信仰不同,也導致雙方不和的局勢加劇。
實際上,剛開始來土雙方其實也沒有過多大規模的激烈衝突,頂多是打打小群架。但是隨著清政府的持續腐敗、第一次鴉片戰爭的慘敗以及1847年河南旱災、1849年湖北安徽江蘇浙江的水災、1849年廣西的饑荒,老百姓本來就苦不堪言。此時,還有大批廣東、福建、湖南遊民進入廣西,地少人多的局面更加嚴重。這時候,爭一塊地,就是爭口糧爭生存。
1850年的時候,廣西貴縣大墟村一戶本地「土人」為了彩禮,把本來已經許配給另外一家本地人當正配的女兒,又許配給了一戶有錢的客家人當小妾。事發後退掉了客家人的親,但彩禮錢被花沒了,也仗著人多勢眾,就是不退錢。
剛開始雙方還跑到貴縣官府協調,這清政府的地方官也是吃閑飯的,一來覺得這是小事,你們自己解決去。二來,也有挑撥離間的小算盤。地方官故意偏向本地人,因為本地人知根知底,好管理,而客家人跟這一時期大量湧入廣西的廣東、福建等外來的天地會等反清勢力中的客家人沾親帶故。如今來土雙方有矛盾,而且本地「土人」人多勢眾,如果跟「來人」打起來,說不準就能幫清政府解決不少反清勢力,省時省力又省錢。
雙方一看,官府也不管,談又談不攏,於是雙方都召集親朋好友同族來打群架。客家人本來就比較團結,一聽說打群架,附近許多客家村寨以及居無住所的遊民都跑過來幫忙。「土人」一時沒反應過來,被打了個措手不及,等反應過來了,也立馬開始四處團結人手進行反擊。雙方你來我往,打著打著就停不下手了,多年的積怨在這一瞬間也被點燃釋放,事件已經從打架鬥毆升級到了小規模戰爭的局面。
本地人畢竟人多勢眾,一個多月的時間,就佔據了絕對上風。「土人」屠殺大量的客家人,把攻下的的客家村寨統統燒為平地,好讓他們永遠回不來,再也無法跟自己爭土地。
由於多年的積怨,地方政府的無能挑撥,退親這件小事成了直接引爆點,最終演變擴大成了席捲貴縣數百村寨、波及數萬戶來土村民的戰爭。
戰敗後從貴縣逃出來的客家人有三千多人,無家可歸,這時就只有一個選擇了。人多勢眾聚集桂平紫荊山的拜上帝會成了他們的避難之所,畢竟都是客家人。
而這時,洪秀全、馮雲山、胡以晃等剛剛在平南縣花州率領數千會眾重創清兵和地主團練的圍攻,順利創建了花洲團營。三千多人對於創業初期的拜上帝會來說,是很大的一支兵力,且這批客家人無家可歸,沒有退路,他們的加入,為洪秀全次年發動金田起義,建立太平天國,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TAG:西樓青門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