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孔子的弟子子路該不該死?為何傻到用一死換了個成語典故?

孔子的弟子子路該不該死?為何傻到用一死換了個成語典故?

原標題:孔子的弟子子路該不該死?為何傻到用一死換了個成語典故?


古今智謀讀歷史,懂智謀,成為智者點擊關注


要說子路之死,其實我覺得他是自找的啊。他明明有機會逃走的,當時衛出公也跑掉了,我覺得他的死除了給後人留下了「結纓而死」的典故外,其實並沒有什麼意義啊。

公元前492年,衛靈公去世,衛靈公夫人南子欲立靈公少子公子郢,公子郢不答應,認為廢太子蒯聵之子公子輒還在,於是衛國大臣立公子輒為衛出公。昔日衛靈公在位時,太子蒯聵得罪靈公夫人南子,欲殺南子而不成,逃跑出國,公元前481年,公子蒯聵與孔悝在晉國卿大夫趙簡子幫助下殺回衛國,衛出公得知父親來和自己爭奪權利,畏懼之下逃跑出衛國,到了魯國去,當時孔子也已經周遊列國多年了,大概在這一時期被魯國季桓子迎接回魯國。



(電影《孔子》中的衛靈公夫人南子)


當時孔子的兩個弟子子路和子羔在衛國輔佐衛出公,子羔得知公子蒯聵和孔悝殺回來,衛出公已經逃跑到魯國,就從衛國城門出逃,準備回去找自己的老師,在路上遇到了正在往城中趕的子路,子羔就勸說子路逃出避難,子路卻說:「

食其食者不避其難。」――〖司馬遷《史記·七十列傳·仲尼弟子列傳》〗,這句話或者寫作「求利而逃其難。(仲)由(字子路)不然,利其祿,必救其患。」――〖司馬遷《史記·三十世家·衛康叔世家》〗,子羔知道自己勸說不了執著的子路,就自己走了。子路就入城怒斥公子蒯聵,要公子蒯聵殺了奸佞孔悝,他就可以繼續輔助蒯聵治理衛國。公子蒯聵不聽子路的話,子路就準備焚燒公子蒯聵所站的高台,公子蒯聵又生氣又害怕,就讓部下石乞和壺黶攻擊子路,二人下台來,斬斷了子路的冠纓〖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結纓而死。〗――〖司馬遷《史記·七十列傳·仲尼弟子列傳》〗,孔子聽說衛國內亂,料到了子路一定回不來了,又正趕上子羔從衛國逃回來,於是說道:「(高)柴(字子羔)也其來,(仲)由(字子路)也死矣。」――〖左丘明《春秋左氏傳·(魯)哀公十五年》)。據說子路被殺後,孔悝讓人把他剁成肉醬送給魯國孔子,孔子看了後從此不再吃肉。於是公子蒯聵在外面流亡十二年後終於在趕走自己親兒子後,回國即位為衛後莊公,和之前的衛獻公差不多,比晉文公姬重耳少七年。


其實公子蒯聵和衛出公不過是父子之間權而已,這個和子路關係也不大,在說國君自己都跑了,你就可以去魯國找他啊,順便還可以和老師見面,換作是伍子胥和申包胥,就不會做這種無意義的犧牲。


話說對孔子一生影響比較大的可能有兩個人,一個是和他長的很相似的陽虎,一個是衛靈公夫人南子。陽虎在魯國政變失敗逃跑到齊國,晏嬰勸說齊景公殺陽虎,於是陽虎畏懼之下又跑到了晉國趙簡子那裡,在經過匡地時候對當地人非常不友好,昔日治理匡地時候,也是一大堆苛捐雜稅。只因為孔子長的陽虎很類似,所以等到孔子打算從匡地去魯國時候,還被圍困在當地,差點沒有被餓死,這也是孔子周遊列國的常態,子貢曾經和孔子在鄭國失散,子貢向鄭國人打聽孔子,結果得到這樣的回答:「東門有人,其顙似堯,其項類皋陶,其肩類(鄭國大夫)子產,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喪家之狗。」――〖司馬遷《史記·三十世家·孔子世家》〗,可見有多狼狽不堪了。陽虎到了晉國後被趙簡子收留,趙簡子還很好的駕馭了這個人,畢竟是趙氏孤兒趙武孫子,手段不一般啊!趙簡子護送公子蒯聵回衛國的時候,陽虎恐怕是先鋒吧?另外一個就是南子了,孔子去見衛靈公夫人南子的時候,子路還是最不開心的那個呢,主要是他覺得南子這個女子聲名狼藉吧,在宋國的時候就有不少緋聞了啊。



中國古代的這些士人很注重氣節,很多時候明明可以不用死的,非要用這種方式流芳百世,比如魏高貴鄉公曹髦手下的王經,比如建文帝朱允炆的翰林學士方孝孺等等,可是子路這個我是真的不理解的,他都在外面了,子羔也告訴他衛出公跑掉了,幹嘛還進去送死?子羔和他都是孔子學生,這種事情沒必要欺騙他吧?

作者:伯禽 (資深歷史愛好者、古今智謀、歷史智謀特約作家)

誠邀有志之士投稿,原創或推薦好文章,我們將第一時間發布您的內容,郵箱:107000701@qq.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今智謀 的精彩文章:

霸氣!一戰致日軍傷亡35000餘人,陣亡9名大佐、31名中佐,近100名中隊長和小隊長
盤點歷史上那些大智們滿滿的套路

TAG:古今智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