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什麼寺院的鐘要敲一百零八下?

為什麼寺院的鐘要敲一百零八下?

原標題:為什麼寺院的鐘要敲一百零八下?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唐朝詩人張繼《楓橋夜泊》這首詩使寒山寺揚名天下。每逢新年,寒山寺都要敲鐘一百零八下,為新年祈福。為何寺院的鐘要敲一百零八下呢?這其中是有緣由的。


鍾,莊重平穩,端正安詳,自古即為寺院中重要的法器之一。寺院的鐘分為梵鍾、喚鍾兩種。梵鍾專司召集眾人,或為朝夕報時之用;喚鍾則為法會、節慶通告佛事開始之用。


佛寺大殿前左右兩邊通常都建有鐘鼓樓,分別放置鍾、鼓。寺院僧人於每日朝課與熄燈之前都會敲擊鐘鼓,稱為〝晨鐘暮鼓〞。


據《百丈清規.法器》中載∶〝曉擊則破長夜、警睡眠;暮擊則覺昏衢、疏冥昧。引杵宜緩,揚聲欲長,凡三通各三十六下,總一百八下。〞


所以敲鐘也有講究,晨曉敲鐘,是警醒世人自無明長夜中覺悟;晚暮敲鐘,是喚醒世人的昏暗迷惑,又稱為幽冥鍾。

寺院敲鐘是早晚各敲一百零八下。晚上先擊鼓再敲鐘,一邊擊鼓一邊持咒,擊鼓後再敲鐘,晚上的敲鐘先慢後快,慢十八下,快十八下,反覆三次,計一百零八下。早上則反之,先敲鐘後擊鼓,鍾先快後慢。


為什麼鍾要敲一百零八下,這裡有多種說法。一種說法是,《易經》認為〝九〞寓意吉祥,一百零八是九的倍數,是至高無上的像征。



另一種說法是,佛教認為人在一年中有一百零八種煩惱,鐘響一百零八次,則除盡人間所有的煩惱。因而,佛珠也是一百零八顆,念經或持咒都是一百零八遍。


漢朝班固撰《白虎通義》中記載∶〝鍾者,動也,言陽氣於黃泉之下,動養萬物也。〞大意是說,鍾能聚集地下的陽氣,敲鐘可以把陽氣從地下喚出來,滋養萬物。

古人有除夕夜〝撞鐘祈福〞的傳統習俗,人生的一百零八種煩惱,隨著悠揚的鐘聲〝隨夜盡〞,新的一年〝破曉來〞。


還有一種說法是說,撞鐘一百零八下,即為一年之意。因為一年有十二月,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五日一候),共一百零八,像征年年循環不息,天長地久。


明朝學者郎瑛撰《七修類稿.事物類.鐘聲數珠》上記載∶〝鐘聲,晨昏扣一百八聲者,一歲之義也。蓋年有十二月,二十四氣,七十二候,正得此數。〞


據傳,寺院撞鐘的傳統源自於南朝梁武帝,他曾向高僧寶志和尚請教∶〝如何才能擺脫地獄之苦?〞

寶志和尚回答∶〝人的苦痛不能一時消失,但如果能聽到鐘聲敲響,苦痛就能暫時停息。〞於是,梁武帝就下詔令寺院每日都要撞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風明月逍遙客 的精彩文章:

出賣楊靖宇將軍的4名叛徒為何只有2個被槍決?
林彪、「四人幫」為何沒動粟裕?是誰保護了他?

TAG:清風明月逍遙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