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趣味 > 5 個卡夫卡冷知識,微笑抑鬱症比葬花的林妹妹還叫人心疼

5 個卡夫卡冷知識,微笑抑鬱症比葬花的林妹妹還叫人心疼

原標題:5 個卡夫卡冷知識,微笑抑鬱症比葬花的林妹妹還叫人心疼


如果讓你給林黛玉介紹男朋友,你會把林妹妹介紹給誰?在中國當代文學大師、畫家木心眼裡,與林姑娘最般配的是西方現代主義文學先驅——卡夫卡。

我小時候讀到這裡,感動。卡夫卡境界是高的。我從小也想寫,寫後燒,真是少年不知「燒」滋味。燒不得的!但境界真是高。卡夫卡像林黛玉,肺病,也愛焚稿,應該把林黛玉介紹給卡夫卡。

木心為他們配對更多地是從性格和人生態度方面考慮。如果稍稍庸俗一點,把外貌考慮進去。濃眉大眼、身高 182 的卡夫卡與「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的林姑娘還真是一對璧人。


卡夫卡一生三次訂婚,三次悔婚,離 41 歲還有一個月的時候,因肺病引起喉嚨疼痛,無法吞咽食物而餓死。他筆下的主角總是孤零零的,要麼一覺醒來變成了被家人嫌棄的甲蟲(《變形記》),要麼剛起床就被逮捕(《審判》),要麼莫名其妙成了全村的敵人(《城堡》)……


他的人生經歷和他的作品相互交叉,人們似乎認定了,卡夫卡就是那個為了文學而保持單身的孤獨王子。但其實,卡夫卡的孤獨是隱形的。


1


如果卡夫卡生活在今天,他拿起手機,看到「隱形抑鬱人口」這六個字,肯定會會心一笑。



按照隱形抑鬱人口的定義「喜歡社交,喜歡放肆大笑,與人為善,不爭不搶,『一切都很好』的背後是無數個夜晚的垂頭喪氣、撓牆焦慮與默默哭泣」,卡夫卡是這類人的典型代表。


和朋友在一起,他特別喜歡講笑話,而且總愛在大家剛討論完嚴肅話題時搞突然襲擊。他的好基友布洛德說,卡夫卡是他見過的最有趣的人之一。他那一群朋友總是湊在一起辦小型朗誦會,每次在朗誦會上搞事的人總是他。卡夫卡喜歡朗誦,也是個感情充沛的好朗誦者。在他心裡,朗誦比音樂更美。



在保險協會的辦公室里,他人緣也很好。上司欣賞他的認真負責,同事們喜歡他的老實沒心機。卡夫卡的朋友,哲學家韋爾奇筆下的他幾乎沒有缺點:

他身材修長,性情溫柔,儀態高雅,舉止平和,深諳的眼睛堅定而溫和,笑容可掬,面部表情豐富。對一切人都友好、認真;對一切朋友忠實、可靠,……沒有一個人他不傾注熱情;他在所有的同事中受到愛戴,他在所有他所認識的德語、捷克語文學家中受到尊敬。

但是,一回到家中,他就變成了一隻不受父親待見的甲蟲。卡夫卡的父親赫爾曼·卡夫卡完美地繼承了猶太人善於經商的基因,白手起家,從經營一間高檔時裝禮品店到擁有自己的品牌。卡夫卡算是一個非典型富二代。像很多富二代一樣,小時候的他缺少父母的陪伴,長大後的他因為職業被父親討厭。與典型的富二代不一樣的是,他想買什麼,父親就不給他買什麼。在卡夫卡家裡,父親掌握絕對權威,父親說什麼全家人就必須照著做。



父親看不上卡夫卡在保險協會的工作,認為那只是個能不餓肚子的事。對於卡夫卡寫的東西,他不是看不上,而是一點都不關心。


然而,卡夫卡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裡都和父親住在一起。在朋友面前時不時就皮一下的卡夫卡,回到家裡就成了個「隱形人」。他也曾努力與父母親近。父母喜歡打撲克,他坐在他們身旁,當記分員。但或許是因為童年留下的陰影太重,類似的努力沒有給他任何回報。



卡夫卡不敢當面與父親說話,只能在信中說出心裡話:

在您看來,事情彷彿是這樣的:您一輩子含辛茹苦,為子女,尤其是為我犧牲了一切,我才得以過著「奢侈放縱」的生活。您要求我們至少態度親近點,而我卻從來就躲著您,埋頭書本,與癲狂的朋友交往;我從來沒有跟您推心置腹地談過話。


……就我而言,您做父親太堅強有力了。特別是我的兄弟們幼年夭折,妹妹們又是多年以後才出世,於是我一個人就首當其衝。而我又太虛弱,大有不堪消受之感……


最初那幾年中,只有一件事我至今還記憶猶新。有一天夜裡我嗚嗚咽咽,吵著要喝水,當然並非真的口渴,多半是為了慪氣。您聲色俱厲,幾番呵斥未能奏效之後,您就將我從被窩裡拽出來,挾到陽台上,關了房門讓我一個人穿著背心在那兒站了很久。我不想說這樣做不對,當時要保持安靜也許確實沒有別的辦法,可是我的心靈卻因此帶上創傷。我的父親,那最高的權威,他幾乎毫無道理地走來,半夜三更將我從床上揪起來,挾到陽台上,他視我如草芥。在那以後好幾年,我一想到這,內心就受著痛苦的折磨。

在家,卡夫卡擁有的只有喪和抒發喪的筆。

2


卡夫卡活在 100 多年前,但他卻活出了現在年輕人的風采。他不僅是隱形人口的一員,還喜歡熬夜。可是,他豐富的夜生活只獻給寫作。他喜歡晚上 11 點坐在桌子前,開始寫作,寫到上下眼皮打架為止。他只用一個晚上就寫出了《審判》,彷彿只有夜晚才能給予他噴涌的靈感。


大學畢業後,卡夫卡來到一家義大利大型保險公司工作,在那裡呆了快一年。可是,他活得很喪。他對自己的工作時間表——從晚上 8 點到早上 6 點——感到不滿。這讓他錯過了寫作的黃金時間。辭職後,他在波希米亞王國工人意外保險協會找到了一份下午 2 點就可以下班的工作。



如果說夜貓子卡夫卡還不足以成為現在年輕人的一員,那麼下面這一點能嗖的一下拉近他和現在年輕人的距離。


他邊熬夜,邊把養生掛在嘴邊。他喜歡運動,經常組織朋友們徒步,是可以參加比賽的騎手、游泳選手和賽艇手。他也是什麼流行,追什麼。二十世紀初,一位叫穆勒的丹麥運動員、體操教師靠一本《我的體系》走紅德國。這位健身大師紅到成了體操的代名詞。所以,卡夫卡在信中說「練穆勒」,也就是做體操。

需要什麼傢具?當然是一扇屏風或者一個墊子,好練「穆勒」。那樣就可以敞著窗戶赤身練穆勒,而且對面的人也無法趁機跟著一起做了。

這種穆勒體操必須對著窗戶做,所以卡夫卡最需要的傢具是一扇屏風。


除了穆勒,卡夫卡還迷戀過咀嚼大法。當時,一個冒牌營養學家弗萊徹提出一種萬能養生法——每吃一口東西就咀嚼數百次,直到把食物「蹂躪」成液體才可以咽下,這樣能獲得更多的營養成分。卡夫卡是弗萊徹大師的粉絲。


出於倫理學和美學的考慮,卡夫卡吃起了「草」。他本來是吃肉的,但在觀察一條魚之後,他再也吃不下了,「一個人坐在桌邊談笑風生,與此同時,牙齒之間的微小肉絲會產生腐爛和發酵的病菌,就像一隻死老鼠被壓在兩塊石頭之間一樣」。


怪不得卡夫卡那麼瘦,1 米 82 的個子,最胖的時候也就 110 斤。


3


一陣風就能把卡夫卡吹走,但是瘦弱的身體並不能阻止他在工地跑來跑去,幫助工人領到工傷保險金。


有種說法是,某次跑工地調查時,卡夫卡看到工人們在大晴天穿著雨衣工作,他一問究竟。那一片鳥特別多,工人們怕鳥屎落一身就穿上了雨衣。在這個故事的啟發下,卡夫卡他發明了一種帽子,使工人們更加安全。這就是第一批平民可以用上的安全帽。


奧地利管理學教授彼得·德魯克是這個觀點的發現者和擁護者,但他沒有發現確鑿的證據。


雖然卡夫卡是不是安全帽之父仍是個謎,但是卡夫卡在職期間確實為工人們做了不少事。他親自去事發現場調查情況,竭盡全力為受工傷的工人爭取保險金。他服務的對象主要是伐木工人,卡夫卡在工業生產條件報告上畫畫,用圖畫說明是機器讓工人受傷。



他還在報告表上畫了各種各樣被截去的手指。


4


卡夫卡是隱形抑鬱人口,也是隱形插畫師。像很多大學生一樣,卡夫卡聽到無聊的課,也會在課本空白的地方畫畫。工作後,他發現畫畫能更清楚的說明工人受傷的情況,他把畫畫這個習慣保留了下來。


寫作時的他畫癮犯了也會來上一幅。他的好基友布洛德特別欣賞他的畫,跟出版社編輯說「我發現了一個偉大的畫家——卡夫卡,你是不是可以考慮一下,用他的畫做我書中的配圖」。儘管這位編輯拒絕了這一建議,但是卡夫卡去世後,他的畫出現在自己的書里,有的還被用作了封面。



卡夫卡只用鋼筆和鉛筆畫畫、寫作。有一天,他一時興起,畫下了自己的筆。



右邊是鋼筆的原型


卡夫卡畫畫不強調技巧,不強調透視關係和比例,只是「我手畫我心」。


5


歷史上有這麼一群作家,他們想一把火燒掉自己的作品。卡夫卡可能是最出名的一個。他希望自己死後,好基友布洛德燒掉自己所有的作品,不管是文學創作,還是私人信件和塗鴉。結果,布洛德選擇了做背叛好朋友的「罪人」,卻成就了偉大的文學作品。

布洛德比卡夫卡大一歲,兩人在同一個大學學習法律。但上學的時候,布洛德已經是文學新星了。兩人成為死黨,是「不打不相識」。



左 布洛德,右 卡夫卡


布洛德在學校進行了一次關於叔本華的演講。在演講中,布洛德把尼采說成是騙子。這句話激怒了聽眾中的一員——卡夫卡。演講結束後,卡夫卡找到布洛德,和他理論。一頓「互懟」後,兩個人成了最好的朋友。


神經質的猶太人、宗教的猶太人、神秘的猶太人、憎恨自我的猶太人、隱密的基督教人、諾斯替派、弗洛伊德主義反宗教品牌的信使、馬克思主義者、典型的存在主義者、極權主義或大屠殺的先知、現代主義的標誌性聲音……評論家送給卡夫卡那麼多稱號,但最適合卡夫卡的還是他最愛的那首古詩:

寒夜讀書忘卻眠,錦衾香盡爐無煙。


美人含怒奪燈去,問郎知識幾更天!

這首《寒夜》出自清代大才子袁枚。卡夫卡是袁枚的粉絲,曾經兩次在自己的作品中引用袁枚的詩。


袁枚懂在布拉格小房間里熬夜的卡夫卡,布洛德也懂想燒掉自己作品的卡夫卡。百年之後的讀者懂卡夫卡在 1914 年 8 月 2 日寫下的那句「德國對俄羅斯宣戰。下午游泳」。


卡夫卡的小說「喚醒了 19 世紀沉睡的想像」,這就是文學的魔力。


卡夫卡旋轉雕塑


參考資料:《卡夫卡的畫筆——曾是偉大畫家的弗蘭茨·卡夫卡》,生活·讀書·新知三聯出版社,尼爾斯·博克霍夫、瑪麗耶克·凡·多爾斯特編,姜麗譯

《視讀卡夫卡》,安徽文藝出版社,大衛·贊恩·梅羅伍茲、羅伯特·克拉姆著,孫文龍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在趣聞社 的精彩文章:

八九十年代北京人的生活,沒有誰比這個法國人更了解
12 個全職父親照顧孩子的心得,大家都不容易

TAG:微在趣聞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