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醫典籍目錄學

中醫典籍目錄學

這次繼續更目錄書,希望文章可以有實用的效果。然而篇幅有限,所以每本都只能簡要介紹。評價就不寫了,工具書難免會有瑕疵。

封面書籍(如上圖所示)從左到右依次是:

《宋以前醫籍考》

《醫籍考》

《中國醫籍續考》

《中國醫籍補考》

《續修四庫全書書目提要—子部》

《四庫全書總目子部醫家類匯考》

《中國古醫籍書目提要》

《現代版中醫古籍目錄1949-2012》

都是目錄書,基本涵蓋了歷代中醫典籍,可以相互參照。

《宋以前醫籍考》目錄學工具書。日本·岡西為人所編。本書根據有關目錄學的各種著作,收集了我國宋以前的醫學書目1860種,分為《內經》、《難經》、五臟、針灸、婦科、幼科、外科、養生、經方、本草、食經等23類。並介紹了這些醫書的出處、卷處、存佚、作者及序跋、考證等項。書末附有索引。儘管其中仍有個別欠妥之處,但仍不失為研究我國宋以前醫學文獻重要的工具書。現存1936、1944年,滿洲醫科大學鉛印本。1958年人民衛生出版社鉛印本。

《醫籍考》又名《中國醫籍考》,中醫目錄學著作。丹波元胤撰於1819年。本書現存刊本數種,較重要的有《皇漢醫學叢書》本、《韋修堂醫書》本及1935年日本東京國本出版社影印本等; 1956年人民衛生出版社予以重印,並將《醫籍考》改名《中國醫籍考》,末附"書名索引"及"人名檢引",便於讀者檢索。我手上這本是學苑出版社後來出的。

《中國醫籍續考》2011年7月1日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是劉時覺為日本丹波元胤《中國醫籍考》的續作。收載自清道光元年至宣統末年90餘年間的中醫古籍,分醫經、本草、食治、養生、藏象、病機、診法、明堂經脈、傷寒、溫病、金匱、臨床綜合、方書、內科、外科、傷骨科、婦產科、兒科、喉科、眼科、醫論醫話、醫案、法醫、叢書全書、史傳書目、運氣、其他共27個門類,凡8068種。各門類下以書為單位,考證了每一種醫籍的書名,卷帙,現存、亡佚、未見、闕失等情況,撰作、出版或校勘的年份:作者的籍貫、姓名字型大小和編著責任:叢書的子目:摘錄了醫籍的序、跋、題辭、凡例,原作者的傳記、墓志銘,目錄學著作關於該醫籍的提要、按語,兼及史傳、地方志、家族宗譜中有關該醫籍的記載:大多數書未有作者按語。書後附有書名索引和作者索引。《中國醫籍續考》資料豐富,內容精專,考證周密,立論嚴謹,學術挖掘深透,為中醫學術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資料,具有較高的文獻價值,是研究清末中醫醫術發展脈絡的重要學術專著,也可為從事研究中醫學、中國醫學史、中國文化史及中國歷史的人員提供重要參考。

《中國醫籍補考》全書分為:醫經、本草、食治、養生、藏象病機、診法、明堂經脈、傷寒、金匱、溫病、臨床綜合、方書、內科、外科、骨傷科、婦產科、兒科、喉科、眼科、法醫附獸醫、醫案、醫話醫論、叢書類書、史傳書目、運氣、其他,共26門,搜集載錄古醫籍3374種,現存2937種,輯佚52種,殘闕73種,未見312種,亡佚7種,較《中國醫籍考》新增2260種,涉及撰作、編撰、校勘、出版者1263人。書籍名用通用名,並標明醫籍卷數和作者對書籍的工作,內容精簡扼要,多採取節錄的方式,書後附書名索引和著者索引,以便讀者查閱。

四庫、續修四庫、《中國古醫籍書目提要》這三個,我記得以前更過了。續修四庫的問題以後閑了專篇介紹。畢竟不止續修了一次。

對了,還有一本:

這個書是年表形式的目錄學著作,其分《宋代醫籍年表》、《宋金醫籍年表》、《元代醫籍年表》、《明代醫籍年表》、《表代醫籍年表》五表,詳細載錄了宋、元、明、清以來的古代中醫典籍,書中每一條目均載有成書年代、編撰著者、流傳狀況及簡明的內容介紹,包含豐富的中醫文獻學學術資料,可用於探究醫學源流、把握醫術脈絡,亦可用於古代典籍的辨偽、輯佚等研究。

介紹就不寫了。大家會發現,《中國醫籍續考》、《中國醫籍補考》以及《宋元明清醫籍年表》編著者都是劉時覺。

所以,簡要介紹下劉時覺(個人資料源自網路)

劉時覺,男,溫州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中醫學教授、主任醫師,溫州市名中醫、浙江省名中醫、國家級名中醫。

劉時覺,又名守庸,1949年10月出生,浙江溫州市人。

1976年,在溫州中學、溫州第三中學擔任語文教師。

1979年考上浙江中醫學院研究生,在何任、陸芷青,徐榮齋、蔣文照、馮鶴鳴等名師組成的導師小組指導下從事中醫古典醫著研究,追隨吳頌康、詹起蓀門診臨床,向林乾良先生諮詢醫史,陸芷青先生則是學位論文指導老師。

1982年畢業,取得碩士學位,現任溫州醫科大學教授、主任醫師。長期在一線從事中醫臨床,以老年病與腎系疾病的中醫藥治療為特色,注重辨證層次和理法方葯一以貫之,注重中西醫臨床方法的取長補短、臨床思維的分離與結合,倡言陰陽燥濕論、腎骨髓腦一體論和辛味獨陽論,理論指導實踐,創製改制許多經效驗方,臨床療效卓著,先後發表論文98篇。

1999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中醫學教程》,闡述辨證層次,倡導理法方葯一貫,用為溫州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專業的中醫學教材,獲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後又形成專著《解讀中醫》,更為廣泛地推廣。從中醫臨床治療優勢人手,闡述中西醫臨床方法和思路,即西醫為主中醫參與、中西並重中西結合、中醫所長中醫治療三種關係,出版《中醫教程新編》、《西醫臨床運用中醫的思路和方法》二書。溫州和浙江的地方醫學文獻研究成果有《永嘉醫派研究》、《溫州近代醫書集成》、《丹溪學研究》、《丹溪逸書》。《浙江醫人考》與《浙江醫籍考》則屬浙江文化研究工程項目,既是地方醫學文獻研究,又是書目文獻研究的成果。書目文獻研究則有《宋元明清醫籍年表》、《四庫及續修四庫醫書總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咋哩書室 的精彩文章: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

TAG:咋哩書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