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凍融泥石流

凍融泥石流

1、凍融泥石流是什麼?

凍融泥流指凍結的飽水鬆散土層和風化層解凍後,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發生緩慢流動或蠕動的現象。

其堆積物稱凍融泥流堆積。主要由粘性土和砂礫組成,是一種沒有層理和分選性的雜亂尤章的堆積物,成分與坡地的岩性一致,常有泥炭、古土壤夾層。

在滑移過程中遇阻,常出現小型褶皺、斷裂或形成台階狀的泥流堆積體,稱泥流階地。

2、發生的條件

發生在消融季節者為塊體運動,年流動速度一般

(1)氣候

融凍泥流見於多年凍土區。多年凍土下部處於凍結狀態,而近地表冬季凍結、夏季融化。如有雨雪作用,加劇表層物質崩解進而運動。

(2)地表物質組成

若地表物質粗大,沒有粘性土,水分可自由下滲,融凍泥流即不會產生;。

(3)坡度

坡度>30°的山坡,細沙土不易聚集,含水性差,不利於融凍泥流的形成。故在坡度為5~20°、地表物質以細沙土為主、含水量較多的坡地,最適於形成融凍泥流。

3、有什麼影響?

凍融作用引發泥流對工程建築造成的危害。

凍融泥流的危害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1)在滑移、堆積過程中,對,房屋、鐵路、公路以及農田等產生破壞,造成工程設施變形位移;

(2)泥流堆積物具有特殊的工程地質條件,如作為建築工程地基,容易產生沉陷、滑移。

※凍融泥流和冰雪融化形成的冰川泥石流是兩種小同的現象:凍融泥流是凍結層融化後自身發生小規模蠕動、滑移的現象;冰川泥石流是冰雪融化後的水流挾裹大量泥砂石塊形成的具有一定流速的特殊洪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理知識精選 的精彩文章:

蒙古四大汗國是否包括元朝?窩闊台汗國是如何消失的?
世界上最長的兩大山脈:一座4800公里,一座8900公里

TAG:地理知識精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