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入伏前,做好5件小事,讓你健康度夏

入伏前,做好5件小事,讓你健康度夏

GIF

還沒有入伏

不少地方已經熱火朝天

打敗我們的不是天真,而是天真熱!

每天躲進空調房裡足不出戶,

西瓜冷飲更是必不可少。

殊不知,

長期的冷飲、空調、冷熱交替,

很容易讓我們的身體體寒濕燥,

「空調病」接踵而至。

三伏天,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謂的「六邪」中的暑邪。

【2018年三伏天時間表】

頭伏10天:7月17日——7月26日

中伏20天:7月27日——8月15日

末伏10天:8月16日——8月25日

炎熱的伏天就要臨近了,伏天的暑熱已經開啟,這個時候不妨做好入伏前的養生準備,讓你安然度夏。

01.少食寒食

七月份是一年之中濕氣鼎盛的季節,人體此時最脆弱的部位是脾臟。如果長時間處於濕熱環境,身體疲勞,運動減少,心情不暢,就會加重脾胃的功能失調。因此,夏季濕熱重在預防腸胃病,健脾化濕。

調理脾胃、祛濕化熱的飲食應該以清淡為主,少吃辛辣、油膩的食物,比如牛羊肉、狗肉。綠豆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清心安神的功效,南瓜具有清暑解熱、生津益氣的功效。大家平時應該多吃綠葉蔬菜。

02.注意養陽

在氣溫較高、濕度較大的情況下,大家更要保護好體內的陽氣。陽氣作為人體的動力,隨著季節與氣候的變化而變化。在濕熱的氣候下,陽氣旺盛且浮於外,反而容易被濕邪之氣所傷。

03.重在靜心

悶熱、濕氣對人體的心理也會產生影響,容易使人出現焦慮、煩躁、抑鬱等情況。很多中老年人,因為生氣造成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壓升高。所以,大家在此時更要注意心態的調整。保持節慾守神、樂觀開朗的情緒,這在濕熱的夏季尤其重要。

04.健康運動

很多人為了躲避濕熱天氣,紛紛選擇在早晨進行鍛煉。其實,早晨是心臟病發作的高峰期,因為血液凝聚度相對較高,更容易增加血栓形成的危險性。黃昏是大家進行日常鍛煉的理想時間。氣溫逐漸降低、濕熱逐漸褪去,黃昏時人體的心跳、血壓趨於平衡,聽覺、視覺也非常敏感。此時,人體的應激能力是一天中的最高峰,體內化解血栓的能力也達到最佳水平。

05.起居規律

夏季作息,宜晚些入睡,早些起床。午飯後,需安排午睡。一則避炎熱之勢,二則可恢復疲勞。夏日易受風寒濕邪侵襲,睡眠時不宜扇類送風,不宜夜晚露宿。有空調的房間,也不宜室內外溫差過大。夏日天熱多汗,衣衫要勤洗勤換,久穿濕衣或穿剛曬過的衣服都會使人得病。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權健自然醫學 的精彩文章:

權健呼籲:讓淚水遠離毒品,讓幸福拒絕毒品

TAG:權健自然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