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一出軌女謀殺親夫,皇帝都親自過問了,結局讓人大跌眼鏡

清朝一出軌女謀殺親夫,皇帝都親自過問了,結局讓人大跌眼鏡

清末筆記《清稗類鈔》中記載,道光年間,河北涿州某縣令接到報案:縣城一個商戶家中的男主人上吊身亡。接到報案後,縣令帶著屬吏們前往商戶家中勘驗,見死者被一根繩子拴著脖子掛在房樑上,從表面上看符合自縊而死的特徵,但縣令仔細一看死者脖子處的勒痕,又起了疑心,因為若是自縊,死者的脖子上不應該有兩條相交叉的勒痕。

清朝一出軌女謀殺親夫,皇帝都親自過問了,結局讓人大跌眼鏡

縣令於是悄悄派幾名差役到死者家周圍打聽消息,結果,鄰居們紛紛反映:死者的妻子是個水性楊花之人,與當地人姜通長期保持不正當的男女關係。縣令據此懷疑死者是被其妻及姦夫姜通合謀殺害的,便將姜通抓到縣衙審問。姜通一開始不承認,但在縣令的再三追問下,他還是招了。死者果然是被其妻及姜通合謀害死的,二人趁死者熟睡之際,用繩子勒住了死者的咽喉,使其氣閉而死,然後偽造出死者自縊的現場。真相大白後,死者妻子及姜通便被依法定罪,等待秋後問斬。

按照流程,秋後問斬的案子要報刑部審查,當時的刑部侍郎是耆齡。耆齡是個極愛在皇上面前邀功的昏官,在查看卷宗時,他突發奇想:「這不又是一個在皇帝面前表現的大好機會嗎?我如果把這個案子推翻重審,皇帝一定會對我另眼相看!」於是,他不顧案件已經真相大白的事實,下令重查此案。

清朝一出軌女謀殺親夫,皇帝都親自過問了,結局讓人大跌眼鏡

兩名罪犯的家人聽說刑部要重查此案,便組織了一幫家屬到都察院「喊冤」,弄得盡人皆知。眼看渲染效果差不多了,耆齡順水推舟地將自己「平反冤案」的功績向皇帝奏報了。道光正想革除斷案中的積弊,再加上他特別寵信耆齡,於是也不加調查,只聽信耆齡的一面之詞,將此案定為冤案,並特意獎賞耆齡頂戴花翎,又對初審此案的縣令給予了貶職。就這樣,兩名罪犯被釋放回家,而耆齡也因在此案中「公允神明」的表現而名聞天下。

令人大跌眼鏡的是,沒過兩年,被害人的妻子和姦夫姜通組成了新的家庭,霸佔了死者的全部財產,堂而皇之地過起了日子。被害人的家屬實在看不下去了,再次到官府告發他們。按理說,當地官府應該再把它翻過來,讓姜通夫婦認罪伏法。然而,儘管被害人家屬到處喊冤,卻沒有人敢翻這個案子,因為此案是皇帝欽定的,如果翻過來,讓皇帝的臉往哪兒擱?所以,誰也不敢翻。

清朝一出軌女謀殺親夫,皇帝都親自過問了,結局讓人大跌眼鏡

這個案子其實從一開始就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只要有人敢翻,事情很快就能再次真相大白,但只因有了皇帝的欽定,這個案子只能永遠成為冤案。道光可以隨便對一起案件進行「欽定」,如此濫用權力,不得不說是封建專制制度的悲哀,也是當時冤假錯案層出不窮的原因所在。

故事雖然已成為歷史,卻有著非同一般的現實意義,尤其是在當今逐步健全的法治社會,法院辦案更應嚴格按照辦案流程,用證據說話,把辦案的權力交到真正負責的辦案官員手上,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控制「欽定案件」的發生。


有趣,有料,有深度

作者|唐寶民

來源|《百家講壇》雜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淘歷史 的精彩文章:

華盛頓警局派此人執行保駕任務,致美國第16任總統林肯被槍殺身亡
清朝王健林,政府欠債逼著他出錢,晚年吐槽:老子要移民

TAG:淘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