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此男堪比段正淳,一生撩過十多個女人,卻讓最愛的出家為尼

明朝此男堪比段正淳,一生撩過十多個女人,卻讓最愛的出家為尼

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辟疆堪稱真人版的段正淳:他多情也長情,一生撩過十多個女人,對那些曾在他生命中激起過漣漪的女子,他都真心地付出過、愛過;但他也見一個愛一個,易結新歡卻不忘舊愛。他風流,卻並不薄倖。

明朝此男堪比段正淳,一生撩過十多個女人,卻讓最愛的出家為尼

在他愛過的眾多女子之中,唯有一人與他相知、相愛、相望,卻不能相親、相守。她為了他遁入空門,孤獨終老;他則為她建廟築樓,寫劇立傳,銘記一生。這個女子就是吳蕊仙。

吳蕊仙出生於長洲(今江蘇蘇州)一戶世宦人家,自幼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工詩擅繪,是個美貌與才情兼備的女子。在父母的安排下,她和一位復社才子結為夫妻。婚後,兩人讀書潑茶,掃黛添香,如一對神仙眷侶。但是,這一切的美好在清軍鐵騎踏入江南的那一刻戛然而止。丈夫因為反清事敗而死,家產也在亂世之中散盡,為了生計,她只好前去投奔丈夫的好友冒辟疆。

初見之時,冒辟疆和她一樣,正經歷著與摯愛的人死別的傷悲—那時,董小宛也剛剛謝世不久,雖然他納了董小宛為他買來的婢女為妾,但他痛失小宛的傷痛並沒有平復。

冒辟疆將吳蕊仙安排在清幽雅緻的水繪園住下。除了在衣食住行上處處照顧以外,他還常常前去勸解蕊仙,畢竟兩個有著相同悲哀心事的人最能同病相憐。

起初,他們只是相互勸慰安撫;漸漸地,他們也開始聊一些詩詞繪畫,兵書史略。隨著時間的推移,兩人的話題越來越多,也越來越投契。冒辟疆非常欣賞蕊仙的繪畫,為了讓她在水繪園中住得安心,他特意讓管家的女兒隨著她習畫,這樣,蕊仙就有了長居園中的理由。

明朝此男堪比段正淳,一生撩過十多個女人,卻讓最愛的出家為尼

細心的冒辟疆還特意介紹了當地一位著名的女詩人與蕊仙結識。因為有著相同的喪夫經歷和共同的興趣愛好,兩位才女很快就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不久,蕊仙的另一位好友、也是詩人的才女前來探望她,也受到了冒辟疆的周到接待。三位經歷相似的才女相憐相惜,常常在一起吟詩對句,答酬唱和。

有了她們的陪伴,蕊仙的生活又變得安穩妥帖,有聲有色起來。漸次明媚的心境讓正值美好華年的蕊仙煥發出了新生。冒辟疆看她的眼神越來越淪陷,而她看冒辟疆的眼神也越來越深情。

初春時節,女友家中的一樹玉蘭束素亭亭花開滿枝。女友特意備下茶點,邀蕊仙前去賞花吟詩。正在情動時的她寫下了「初翻素影因風動,淡寫新妝待月媒」的句子。她知道冒辟疆會懂得她的心意。但是,她卻不知道冒辟疆心中的種種顧忌:他雖動情了,卻欲言又止,畢竟蕊仙曾是他好友的愛妻,更重要的是,好友是因為反清才遇難,娶了他的未亡人,很可能會給自己和家人帶來隱患。

遲遲等不到承諾的蕊仙卻看到了冒府被一樁反清案件牽連、有名在案的事實,終於明白了自己和冒辟疆之間橫亘著的距離。她一直生活在冒辟疆羽翼下,此時,她下定了保護冒辟疆遠離政治漩渦的決心,哪怕付出捨棄自己愛情的代價。於是,她決絕地寫下「琦羅自謝花鈿影,笠缽聊為雲水人」的句子,表明自己要出家的意願。

無奈的冒辟疆只能在楊花橋為蕊仙建起了一座庵。庵的名字是「別離庵」,取意於屈原的「悲莫悲兮生別離」。冒辟疆將自己沉鬱的心思都寄寓在庵名中,活著分離是他心中最難癒合的傷。別字「佛眉」的蕊仙從此易名「上鑒」,成了法號「輝宗」的尼師,她真的靜默成佛前的一彎眉月,在清冷幽寂的歲月中獨自晦明。

明朝此男堪比段正淳,一生撩過十多個女人,卻讓最愛的出家為尼

庵中日子枯寂,蕊仙對冒辟疆的感情卻並沒有隨著時間磨逝,她只是把這份情意深深地埋在心裡,裝著已經遺忘。康熙九年(1670年),恰逢冒辟疆虛歲60歲生日。蕊仙特意在庵中寫了兩首七言律詩為他慶賀生辰:「元亭書帶草何繁,秋水襟期氣若蘭……」……骨染煙霞稱壽者,露桃銀燭養天真。」詩的用典極多,文采斐然,她把畢生的才情都傾注在了筆端,贊他的好,也祈願他能平安。他懂得,卻無以回報她十幾年來的相守相望。

兩年後,蕊仙在庵中孤寂地離開了人間。得知消息後,冒辟疆失聲痛哭,他率領著眾人前去弔唁。然而別離庵中清冷寂寥,已是物在人亡。


有趣,有料,有深度

作者|姜靜

來源|《百家講壇》雜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淘歷史 的精彩文章:

民國女裝大佬,寫艷情詩忽悠京報主編,魯迅調侃:抱歉我搶風頭了
美少女郭襄為何是個大叔控?只因她爹媽的愛情太平淡了

TAG:淘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