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核泄露30年後,一隻年輕的野狼首次走出了切爾諾貝利隔離區……

核泄露30年後,一隻年輕的野狼首次走出了切爾諾貝利隔離區……

這裡有

最前沿的科學新聞

最精彩震圖片

全文字數:2058

閱讀時間:6分鐘

GIF

導讀

1986年4年26日,切爾諾貝利核電站4號機組反應堆爆炸。核能的潘多拉魔盒打開,敲響了前蘇聯第一聲喪鐘。

文/新浪科技:不走心的筆名

30年來,切爾諾貝利核事故殘留下一塊巨大的有毒區域。但科學家最近報告稱,他們觀察到該區域有一些「不一般」的跡象——最新的發現是一隻年輕的野狼走出了切爾諾貝利隔離區。

切爾諾貝利,凍結在1986的「鬼城」

800年、9.3萬人、27萬人、34萬人、50萬、20億人......

看到這些數字,你可能不了解這個城市發生了什麼?切爾諾貝利,曾經人們眼中最安全、可靠的核電站。但1986年一聲巨響後煙火衝天,徹底擊潰這一神話。

由於操作人員違反規章制度,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第4號核反應堆在進行半烘烤實驗中突然失火,引起爆炸,其輻射量相當於400顆美國投在日本的原子彈。而此事故也間接導致了前蘇聯的瓦解。

據專家表示,消除切爾諾貝利核泄漏事故後遺症需800年,而反應堆核心下方的輻射自然分化要幾百萬年;20年前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造成致癌死亡人數約為9.3萬人左右;27萬人因切爾諾貝利核泄漏事故患上癌症,其中致死9.3萬人;之後,這裡的人們談核色變,這座城市成為了一座死城。

動植物接管了這座死城

核事故後,這裡的人們談核色變,這座城市就成為了一座死城。雖然是世界著名的「死城」,這裡的一切看起來並不只有死亡的氣息。春日陽光中,這裡繁花盛開,地上經常能看到螞蟻和蜥蜴。有人甚至看到過野馬,人類撤退的地方,大自然接管了一切。

雖然是世界著名的「死城」,這裡的一切看起來並不只有死亡的氣息。春日陽光中,這裡繁花盛開,地上經常能看到螞蟻和蜥蜴。有人甚至看到過野馬,人類撤退的地方,大自然接管了一切。

但是,雖然有很多動物在這裡棲息,但是研究人員懷疑植物、昆蟲和蘑菇從受污染的土壤中吸收銫-137,受污染的食物在這裡蓬勃生長,而且有可能出現在人類的餐桌上。所以部分科學家擔心,核輻射會對當地造成幾個世紀的影響。

科學界的研究進展

2015年2月,研究人員將GPS全球定位器安裝在13隻野狼身上,開始監視它們的一舉一動。通過GPS定位,科學家們可以更多地了解核衰變是如何影響這些野生動物的。

不久前,科學家意外發現一隻3歲大的雄性野灰狼身上的GPS定位器遠離了核輻射區——它闖蕩到了大約369公里的地方。這是科學家們首次追蹤有狼離開放射性切爾諾貝利區,達到了這麼遠的距離。研究人員認為,這項發現可能預示著未來野生動物數量有進一步擴大的跡象,但同時,其攜帶的變異基因也可能會擴散開來。

密蘇里大學哥倫比亞分校科學家邁克爾·拜爾納,是監控並分析那批戴了GPS定位器的狼群的科學家之一。他表示,在切爾諾貝利地區,狼的數量是其他未受污染地區的7倍。

這很可能是因為人類大面積撤出,對當地生態的壓力和干擾也隨之銳減,為動物重返棲身地提供了一定機會。一些較為大型的哺乳動物幾乎是即刻就出現在這裡,而且在無人區肆意繁殖,數量快速增長。

但這項研究還發現,其他12隻戴有GPS的狼都留在它們的「家鄉」。一般來說,狼作為群居動物很少「離家出走」,何況是走到數百公里之外。不排除是狼群數量過密,某隻野狼迫不得已向外擴散。目前,科學家尚不清楚逃離的狼發生了什麼情況。

爭議的問題還很多

儘管有攝像頭、定位器和一直未中斷的調查,但實際上,科學家們還不清楚切爾諾貝利之災對當地野生動物種群的總體影響,研究曾發現某些動物突變率增高的證據,但總體情況仍是模糊的。

這也是科學家們監控這批灰狼的原因,它們在此地已經蓬勃發展,數量驚人,頗具代表性。

現在,一隻大膽堅定的狼,足跡已遠遠超過了隔離區。這位逃逸者所攜帶的輻射量,對它出現地區的人類幾乎不會有什麼影響,但通過它,科學家可以進一步揭示基因突變如何進入更廣泛的動物群體,換句話說,野生動物受核輻射突變的基因到底能傳播多遠。

不過,這種「突變」現在發生到了何種程度,是科學界另一個頗有爭議的問題。

2016年一項研究認為,這場事故對於周邊生態環境的影響不會消退,甚至是永久性的。一個來自南卡羅萊納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小組發布的報告顯示,切爾諾貝利核事故中所泄露的輻射已經導致周邊區域的生物生態系統產生異變。

但拜爾納證實,他的團隊跟蹤的狼全都有四條腿、兩隻眼睛和一條尾巴,並沒有周身發出綠光——但可惜的是,他們迄今沒有掌握這些狼與其它未受輻射的狼在遺傳上存在差異的任何「硬數據」。

切爾諾貝利,還有自然恢復的可能嗎?自然界的能力是否可以把事故的陰霾掃空?杳無人煙的區域何時真正復甦?這些問題,或許還要花上多年才有答案。

了解更多信息 歡迎關注科學探索微信公眾號及微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探索 的精彩文章:

NASA「好奇號」正追蹤規模浩大的火星沙塵暴 「機遇號」缺電暫時停工
為了航天任務,規定一門國際通用的語言有必要嗎?

TAG:新浪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