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為什麼要逼死自己的生母?
原標題:雍正皇帝為什麼要逼死自己的生母?
雍正皇帝即位不到半年,他的親生母親康熙帝的德妃烏雅氏就暴亡了,她的死因成謎,後人也眾說紛雲,到底她是怎麼死的呢?小編認為她是抑鬱自殺而亡,原因如下:
一、只生不養,親子關係冷淡
德妃烏雅氏出身低微,她的祖父曾經做過膳房總管,因此她只是一名包衣(指家奴)的後人,後來經過內務府的選撥,14歲的烏雅氏成為了一名服待康熙皇帝的宮女。
幾年後,她生下了四皇子雍正,按清朝的規定,德妃是沒有撫養權的,只能看著雍正被佟貴妃抱走。佟貴妃一生只生下了一個女兒,還過早夭折,所以佟貴妃對雍正是視若己出,將全部心血都花在了他的身上。
雖然在雍正十一歲的時候,佟貴妃就因病去世了,但雍正對她的養育之恩是極其感念的。直到他登基稱帝後,仍然在諭旨中極力頌揚佟貴妃,並授予她的弟弟隆科多以高官厚祿。
俗話說「生恩沒有養恩大」,雍正與養母佟貴妃感情十分深厚,與生母德妃的關係卻不怎麼好。德妃後來生下了二子三女,更加無暇顧及雍正,因此母子倆關係淡漠。
而且雍正從小性格孤僻,喜怒無常。這樣的性格,長大之後很難表現出對生母的親近,而德妃也並不喜歡他,甚至不希望他稱帝。而是希望當時戰功赫赫的十四阿哥奪得皇位,她也說過她只有十四阿哥一個兒子,足見她很討厭雍正。這樣的母子情分很讓人心寒。
二、骨肉相殘,德妃心中有傷
大多數的母親都會特別疼愛溺寵幼子,這是她們天生的情結。六阿哥胤祚是德妃所生的第二個兒子,他在世的時候她疼胤祚,胤祚死了她自然就疼小兒子十四阿哥胤禎,而對於長子雍正她卻甚少關心,想必雍正心中對此也一直耿耿於懷,母子間的死結越來越大。
康熙在世時,十分喜歡雍正和十四阿哥胤禎,德妃一心期盼胤禎可以奪嫡,誰知道最後卻是雍正繼承了皇位,而且胤禎還被削掉了兵權,並被派去看守康熙的陵寢。德妃覺得是雍正害死了康熙,違背康熙皇帝傳位於十四阿哥的意願,奪得了皇位。
兄弟相爭,骨肉相殘,最痛心的莫過於母親。丈夫新喪,幼子又被打壓,備受打擊的德妃心灰意冷,曾一度想不開,想以身殉死追隨康熙帝而去,後來被雍正多方勸阻才作罷。
三、隔閡日深,母子形如陌路
雍正登基時,德妃烏雅氏拒不接受皇帝給自己行禮,害得登極大典差點都開不了場,而且德妃也斷然不肯接受「仁壽」皇太后的尊號,也不肯從自己原先居住的永和宮移居到太后應住的寧壽宮去,如此種種讓雍正很是為難。
雍正與德妃之間的隔閡越來越深,兩人雖名為母子,實則形同陌路,他們之間本就沒什麼話說,甚至大多數時候都是話不投機針鋒相對的,但是為了避免背負不孝的罪名,雍正只能趕在每天五更,即凌晨三至五點這個時候去給母親請安。實際上就是走個過場,趕在母親尚未起身的時候前去「請安」,大家互不碰面才能免生尷尬。
後來德妃烏雅氏病倒之後,雍正焦急萬分,親自到永和宮,衣不解帶,晝夜侍奉。可是德妃積怨太久,心中悲痛欲絕,對雍正的成見太深,始終無法釋懷,最終帶著對小兒子的無盡牽掛,先以絕食相逼,然後在雍正給她請安的時候,突然撞柱自殺身亡,死在了雍正面前。
母子之情本是世界上最神聖的情感,也是一種血濃於水的親情。而德妃與雍正的母子關係卻勢同水火,最終演變成了生死相逼的局面,這是何等的悲哀!
造成這樣的局面是因為缺乏有效的溝通,親子關係既是親密無間的,有尊重、信任、愛,有頻繁的溝通,有經濟、情感上的相互支持,也可能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壓力、憤怒和不滿。
當出現問題和各種不良情緒時,應該相互理解,相互接納對方本來的面目,並且真誠的表達自己的感受,不要壓抑自己心中的不滿,而是要正面的表達自己的悲傷、怨恨,只有通過正確的表達,大家敞開心扉進行有效的溝通,才有修復的機會,才能更好的維護親情關係。
龍應台說「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是啊,人生不過短短几十年,對於父母子女親情,又有多少人都能夠做到心中無悔呢。


※徐福明明找到了不死葯,為何寧死都不敢給嬴政?
※事實告訴你曹操殺害華佗的真正原因?
TAG:容嬤嬤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