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曾國藩第一次覲見兩宮太后 回去後在日記里如此評價

曾國藩第一次覲見兩宮太后 回去後在日記里如此評價

原標題:曾國藩第一次覲見兩宮太后 回去後在日記里如此評價


1868年12月,躊躇滿志的晚清重臣曾國藩奉召回到了他闊別17個年頭的北京。17年間,曾國藩奉命組建湘軍,與太平軍、捻軍作生死搏殺,強行為處於風雨飄搖之中的大清王朝續命。如今,他回來了,作為大清王朝的中流砥柱回來了!


對於北京,曾國藩很熟悉。畢竟,從27歲高中進士開始,他在北京工作、生活了差不多有14年。他熟悉這裡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這次故地重遊,如何不感慨萬千?


晚清時期,外省總督、巡撫等封疆大吏回京,一般都住在位於東安門外金魚衚衕的賢良寺,方便入宮覲見皇帝。曾國藩也不例外。他住進賢良寺的當晚,就有人送來諭旨,讓他次日凌晨進宮,覲見同治皇帝和兩宮太后。


諭旨里特別說明,「賞曾國藩紫禁城騎馬」。


紫禁城就是皇宮,朝廷官員不允許在裡面任意行走,騎馬乘轎。只有德高望重的大臣,才能獲得皇帝特別賞賜後,得以在紫禁城內騎馬上朝。曾國藩當了多年京官,深知這一點,內心感到無比舒暢。17年的浴血拚搏、千里赴京的車舟勞頓,頓時煙消雲散。

第二日,12歲的同治皇帝和慈安太后、慈禧太后在養心殿接見了曾國藩。在接見過程中,同治皇帝一言不發,形如傀儡。慈安太后問的都是一些瑣屑事情,就跟婦人聊天一樣,毫無頭緒。倒是慈禧太后,所問的均是很尖銳的問題,如「拆撤湘軍」「湘軍將領」「直隸練兵」等,讓曾國藩不由後背冒汗。



然而,也僅此而已。在曾國藩看來,慈禧太后根本就不關心戰爭過後老百姓家園重建、洋務運動、邊防建設等家國大事,只是一門心思想及早解散湘軍,重新在直隸地區打造一支新軍來保衛京師的安全。自私自利的性格,昭然若揭。


這是曾國藩第一次覲見兩宮太后。回去後,曾國藩在日記中寫下了對兩宮太后的評價:「兩宮才地平常,見面無一要語。」至於同治皇帝,則是「皇上沖齡,亦無從測之。」


曾國藩在北京期間,還見到了各位軍機中樞:恭親王奕欣、文祥、寶鋆。曾國藩敏銳地察覺,「時局盡在軍機恭邸、文、寶數人,權過人主。」他們控制著晚清政局,權傾朝野。

恭親王奕欣時任領班軍機大臣、領班總理衙門大臣。對於這位炙手可熱的王公貴族,曾國藩怎麼評價的呢?只有12個字:「恭邸極聰明而晃蕩不能立足。」是說恭親王奕欣雖然很聰明,但由於受到慈禧太后的猜忌,在朝廷裡面處境較為艱難,「不能立足」。



曾國藩與恭親王奕欣的關係非同一般。當曾國藩最困難的時候,恭親王奕欣給予了義不容辭的幫助。在這段話里,曾國藩沒有更多非議,只是遺憾他沒有將自己的聰明化為幹事創業的能力。


長期擔任軍機大臣及總理衙門大臣的文祥,在曾國藩眼裡,為人很正派,然而「規模狹隘,亦不知求人自輔」,是說他不具備朝廷重臣的格局,也不知道團結其他人來幫助自己。


至於軍機大臣寶鋆,曾國藩認為他「不滿人口」。

曾國藩放眼看朝廷,說:「朝中有特立之操者尚推倭艮峰(即倭仁),然才薄識短。余更碌碌,甚可憂耳。」朝廷文武百官,只有一個倭仁還能入曾國藩法眼,然而才學和見識都有限。至於其他人,就是一些碌碌無為之輩,更不用提了。


【參考資料:《能靜居日記(三)》《清史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勇哥讀史 的精彩文章:

他勸岳飛後代反清 被雍正赦免 乾隆一上任就凌遲處死
李鴻章與十一國談判辛丑條約時 為什麼要住在賢良寺

TAG:勇哥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