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五胡亂華的原因 五胡亂華怎麼結束的

五胡亂華的原因 五胡亂華怎麼結束的

原標題:五胡亂華的原因 五胡亂華怎麼結束的



五胡亂華,指在西晉時期塞外眾多游牧民族趁西晉八王之亂,國力衰弱之際,陸續建立的非漢族政權,形成與漢人政權對峙的時期。

天災人禍,少數民族又受到當時士族統治者極端壓迫,內遷諸民族乘機舉兵紛紛尋求獨立謀生,造成五胡亂華,永嘉亂後士族百姓紛紛南渡自保。其中「能建邦命氏成為戰國者」有十六國,分別是:成漢、前趙(漢趙)、後趙、前燕、前秦、前涼、後燕、後秦、西秦、後涼、南涼、南燕、西涼、北涼、大夏、北燕。後世由此統稱16國諸多列國的那段混亂時期為五胡十六國時期。


五胡亂華前北方外族分布圖,當時外族有匈奴、羯、鮮卑、氐、羌、盧水胡、烏桓、巴人及高句麗人。八王之亂期間,地方勢力不斷膨脹,少數民族中的分裂分子陸續叛變,氐族李雄在益州逐漸勢大,於304年稱王,兩年後稱帝,國號成,與羅尚在巴郡對峙。304年司馬穎遭王浚和司馬騰圍攻,遣匈奴領袖劉淵回并州發兵支援,劉淵乘機宣布獨立。308年劉淵稱帝,國號漢,割據山西西南部。由於晉朝在中原解除武備,無力平定叛亂,加上嚴重的自然災害,嚴重動搖了統治基礎。晉室在八王之亂後面臨一場覆亡危機。


劉淵為了要擴充版圖,遣子劉聰攻打洛陽,多次被擊敗。石勒及王彌掠奪關東各州,石勒吞併王彌,脫離劉淵轉戰南下。310年劉淵去世,劉聰殺新帝劉和自立為帝。同年,石勒經宛城、襄陽,掠奪江漢一帶,隔年北返。當時關東又有蝗災,洛陽缺糧,鮮卑拓跋部猗盧等欲派兵防禦洛陽,司馬越以無糧推辭,並率朝中重臣及諸將東討石勒,懷帝困於洛陽。


311年晉懷帝與司馬越的矛盾爆發,密詔苟晞伐之,隨後司馬越病逝,王衍率軍歸葬封國。當他東行至苦縣(今河南鹿邑縣)時,遭石勒襲擊,晉軍精銳受屠盡亡,重臣降後被殺。此時洛陽空虛,被劉聰、王彌兵攻破,殺害官員百姓三萬餘人,擄走晉懷帝,史稱「永嘉之禍」。313年晉懷帝被殺,晉愍帝於長安繼立帝位,劉聰派劉曜持續攻打。316年晉愍帝投降,最後受辱被殺,至此西晉亡。而後,各族陸續在北方建立國家,史稱「五胡十六國」。

西晉亡後,在北方尚有多個忠於晉朝的地區,即并州北部劉琨、幽州段匹磾、冀州的邵續、青州的曹嶷、徐龕;東北還有慕容廆、段眷;北方還有代王;西北涼州還有張氏集團。然而,并州劉琨先被石勒擊潰,投靠幽州段匹磾。段匹磾則奉東晉王敦密令將劉琨處死,之後段匹磾也被石勒擊敗。劉聰死後,部將分裂,叛逃的多達二十萬戶,晉軍也一度攻打到離其都城不遠的絳縣,靳准殺劉粲,建立晉藩天王制度,向晉朝臣屬,不久遇害。石勒佔領了河東,劉曜也拋棄漢旗號,兩人都自立為趙國。劉曜載記:在涼州張寔去世之後,其弟張茂向前趙的劉曜稱臣(張軌傳記載張茂未降並打敗了劉曜)。與晉朝對立的三個割據勢力,在當時佔領了晉朝五分之一的國土。



五胡亂華的原因:


1、是東漢時遷徙大量胡人進入內地;


2、是士族制度,這個歷史更悠久,東漢就是在高門士族的支持下建立起來的,曹操雖然唯才是舉但是也無法動搖士族的根基,畢竟他自己就是在士族的支持下起兵的,而曹丕的氣量就更加無法使得其採取措施來限制士族的實力。沒有賈后亂政和八王之亂,還會有別的導火索的;

3、由於當時面臨全球性氣候寒冷,草原上很難生存,游牧民族為了活著只有南下入寇中原地區。東漢末年天下大亂,中央政權的力量被嚴重削弱,地方州郡各自發展自己的軍事勢力,分裂其實已經形成.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擊潰各路皇族勢力與割據豪強,以及北伐鮮卑,的確是奸雄大才,但是畢竟他不是不死超人,有生之年不可能將反對勢力與其他割據統統消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眼流年 的精彩文章:

曹操建銅雀台真的是為了二喬嗎?
慈禧墓中被盜的夜明珠:真有防腐作用?

TAG:一眼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