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蘇軾:幾時歸去,作個閑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

蘇軾:幾時歸去,作個閑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

行香子·述懷

(宋)蘇軾

清夜無塵。月色如銀。酒斟時、須滿十分。浮名浮利,虛苦勞神。嘆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

雖抱文章,開口誰親。且陶陶、樂盡天真。幾時歸去,作個閑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

突然發現《行香子》是個音節非常優美的詞牌。遂百度了一下。南宋程大昌《演繁露》云:「行香即釋教之謂行道燒香也。行道者,主齋之人親自周行道場之中;燒香者,熟之於爐也。」從南北朝開始,朝廷即舉辦「行香」法會。唐張籍《送令狐尚書赴東都留守》詩:「行香暫出天橋上,巡禮常過禁殿中。」調名本意即以小曲的形式歌詠拜佛儀式中的繞行上香。

春天的時候,本平台推薦過一首《行香子·樹繞村莊》,口齒留香至今。今天推薦一首東坡先生的述懷。

這首詞作於宋哲宗元祐時期(1086—1093)的作品,元祐元年(1086)蘇軾被召還朝,任翰林學士、知制誥的重位。政敵多次陷害雖未得逞,卻使他對官場生活無比厭倦,感到「心形俱悴」,產生退隱思想。

全詞大意如下:夜氣清新,塵滓皆無,月光皎潔如銀。值此良辰美景,把酒對月,須盡情享受。名利都如浮雲變幻無常,徒然勞神費力。人的一生只不過像快馬馳過縫隙,像擊石迸出一閃即滅的火花,像在夢境中短暫的經歷。

雖有滿腹才學,卻不被重用,無所施展。姑且借現實中的歡樂,忘掉人生的種種煩惱。何時能歸隱田園,不為國事操勞,有琴可彈,有酒可飲,賞玩山水,就足夠了。

東坡先生多次在作品中表達過「人生如夢」的主題思想,但在這首詞里卻表達得更明白、更集中。他想說明:人們追求名利是徒然勞神費力的,萬物在宇宙中都是短暫的,人的一生只不過是「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一樣地須臾即逝。作者為說明人生的虛無,從古代典籍里找出了三個慣用的比喻。《莊子·知北游》云:「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古人將日影喻為白駒,意為人生短暫得像日影移過牆壁縫隙一樣。《文選》潘岳《河陽縣作》李善《注》引古樂府詩「鑿石見火能幾時」和白居易《對酒》的「石火光中寄此身」,亦謂人生如燧石之火。《莊子·齊物論》言人「方其夢也,不知其夢也,夢之中又占其夢焉,覺而後知其夢也;且有大覺而後知此其大夢也,而愚者自以為覺」。唐人李群玉《自遣》之「浮生暫寄夢中身」即表述莊子之意。將古人關於人生虛無之語密集一處,說明作者對這一問題是經過長期認真思索過的。

善於從困擾、紛爭、痛苦中自我解脫,豪放達觀,這正是蘇軾人生態度的特點。「且陶陶、樂盡天真」是此時的方式,可幾時能功成身退,做個閑人,彈琴、飲酒,賞玩山水,吟風弄月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醉美古典詩詞 的精彩文章:

白居易:深藏,做一個濃蔭中的隱士

TAG:醉美古典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