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蘋果在印度做著最後的倔強

蘋果在印度做著最後的倔強

印度是庫克最為重視的市場,這個國家擁有龐大的人口和迅速增長的中產階級,同時這也意味著 Apple 設備的巨大增長潛力。

但印度巨大的銷售潛力卻沒有為蘋果帶來貨真價實的受益。相反,印度市場更像是蘋果在全球範圍內一路攻城略地的順境中滑鐵盧。

他們並不是第一批離開蘋果公司印度團隊的高管。早在去年 12 月,蘋果公司印度業務部門的負責人就離開了公司,後來由 Michel Coulomb 接任。Michel Coulomb 曾擔任 Apple 南亞業務的董事,在 Apple 工作超過了 14 年。但根據彭博社的說法,雖然 Michel Coulomb 在主導運營商的銷售方面擁有著豐富的經驗,但他的團隊在印度市場上沒有建立主要的業務關係,一直處於「萎靡不振」的狀態,導致 iPhone 在印度銷售計劃停滯不前。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一月,Apple 計劃提供部分資金,讓緯創在印度建造工廠,擴大其製造業務,減少 Apple 在印度的進口關稅和增值稅,而工廠地點將位於印度第三大城市班加羅爾,用於生產 iPhone 6s 和 iPhone SE。

但是,由於印度市場正處於三星和國產手機廠商全面攻佔的情形,讓 Apple 無法尋找他們想要的銷售模式。根據 Counterpoint 的報告,2017 年,蘋果公司在印度銷售了 320 萬部 iPhone,市場份額僅占 2%。而到目前為止,iPhone 今年在印度的銷量不到 100 萬台。即使下半年 iPhone 銷量出現大幅增長,預計總銷售額仍將落後於去年。

Apple 在印度銷量慘淡最主要的原因是 iPhone 的售價過高。

在印度,目前佔據手機市場的主要產品價格在 5000 盧比到 20000 盧比(約合人民幣 500 - 2000 元)左右;而 iPhone 的售價為 600 美元左右,是普通手機售價的八倍。由於印度進行了 GST 全面稅改,所有從國外進口到印度的手機整機,除了繳納 10% 的基本關稅之外,還需繳納 35% - 40% 的增值稅,而印度本土生產的整機繳納的增值稅稅率僅 12%。所以 Apple 急切想在印度本土進行生產,增加利潤率,適應印度的消費市場。

Apple 正處於銷量最慘淡的時期,與此同時,國產手機銷量持續在印度走高,小米、OPPO 等 14 家國產手機廠商已經在印度建廠並開足馬力生產新機,瘋狂攻佔了印度市場,而蘋果仍在做著最後的掙扎。

正如財新在《掘金印度》文章中講的那樣,中國手機廠商在印度正處於貼身肉搏的狀態,互聯網公司正在搶賽道和複製商業模式,競爭程度堪比中國國內。

計劃趕不上變化,市場等不了蘋果公司的「印度速度」,消費者更等不了,或許蘋果公司在印度已經失敗了。不過。在宣布失敗的時刻到來前,蘋果在印度還有著它最後的倔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pingwest中文網 的精彩文章:

「中年海漂」歸國潮漸起:在矽谷養老,還是回中關村搏命?
美光稱尚未收到中國晶元銷售臨時禁令

TAG:pingwest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