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研究地域文化,尋求設計靈感——我們雅

研究地域文化,尋求設計靈感——我們雅

設計師個體的「我」,到地域、群體共性的「我們」,設計家傳媒希望在更廣闊的背景下,以更廣泛的視野關注並推動中國設計的正向成長。

——許曉東

GIF

▲活動動圖

【我們】是設計家傳媒全新推出,以凝聚中國設計和合之力的系列活動。6月29日下午,由設計家傳媒主辦,喜盈門承辦的第三場【我們】雅|作——2018上海蘇派設計家雅集、「蘇派設計名家訪談及作品展」圓滿落幕。

設計家傳媒特邀張力、蔣興國、章進、陳峰分享蘇派文化和精作匠心的美好傳承。

江天詩景好,姑蘇人相聚。倪振華,蔣雷,巫俊逸,王有誥,沈笑婕,葉承關,徐曉東,呂小兵,許家豪,張民峰,范華,金丹鳳,趙彥良,朱虹,翁樟美,蔡慧琳,楊旭鋒,孫浩晨,歐陽波勇,蘇權偉,李樹亞,李亮,凌愉,孫汝俊,張研,張吉祥,朱瓊,孫凱旋,潘虹,呂黎萍,黃峰,鍾凱,蘇國強,郁許鈺,周偉芹,張益達,朱雲鋒,王東,紀曉明,李傑,姜峰,曹曉暉,張勝,辛舉鵬,謝漱墨,李丹,梁銘,夏安建,時瑜,張耀天,孫毅,高瓊等五十多位設計師上海「鄉聚」,連接設計文化與情感記憶。

《設計家》雜誌主編許曉東致辭

許曉東:

【我們】——中國設計和合之力的活動,這是第三次舉辦。第一次是徽派,第二次是贛派,這次是蘇派雅集。中華文明博大精深,上海文化海納百川,上海設計界彙集了全國乃至全世界各具地域特質的精英設計力量。【我們】活動的緣起就是希望藉由代表各地域文化的設計師智慧分享,向設計界、向公公展現不同地域文化在設計中的美好傳承。

今天的主題叫「雅|作」,這是我們為蘇派設計師度身定製的。蘇式文化最著名的特點便是江南的文人文化和優雅的生活方式,江蘇地大物博,地域跨度廣,呈南北交匯之勢,文化的包容性很強。另一方面,我們談到蘇派文化與設計,不能避免的是它的匠心精作,它與園林、與空間環境的關係。希望我們今天邀請到的嘉賓能很好的闡釋這個主題,並與我們當下的設計、生活方式結合。

其實今天我站在這裡,心情是有些沉重的,大家知道,最近在上海,就在這個會場附件發生了一件非常不幸的惡性事件。我本人是警察出身,經歷過很多犯罪現象,我經常會思考這個問題:我認為很多罪惡背後的緣起是源於人性中的貪婪,源於對金錢、享樂、權利,甚至對情感的慾望。我在主持設計家傳媒的時候非常警醒我們的團隊——我們要傳播什麼樣的價值?因為設計無法避免與物質聯繫,我們是要通過設計來彰顯物質的慾望呢,還是通過設計傳播一種讓人內心安寧的力量?這是我們常常要面臨的選擇,而我們的選擇非常非常堅定,我們要通過設計傳遞人世間的真善美。

(下拉查看更多)

微建設計創始人宋微建致辭

宋微建:

我是一個蘇州人,那麼我作為一個設計師能不能談一下對蘇州的看法?這個活動非常有意義,它是關乎地域文化重建與再生的文化雅集,它的意義在於我們不再討論東方、西方、南方、北方,也不再討論風格、樣式,而是關注一個城市、一個區域的某個文化現象,這是有深度的。

1999年蘇州博物館誕生,貝聿銘當時的設計理念是「中又蘇,蘇又新」,在我們一致向西方看齊的那個時代,沒人覺得有什麼了不起,但今天看來,這個理念是對中國設計的細分。蘇州是什麼?我雖然長時間在蘇州生活,但我對蘇州的了解也不能說很透徹,大家知道小蘇州在哪裡嗎?小蘇州就是上海市,小上海又是哪裡?小上海是無錫。你們看,我們一旦進入到文化領域,事情就會變得非常有意思。我們再來看貝聿銘設計博物館的理念——不高不大不出突出,非常奇特,我們在座的都是做設計的,你們敢做這樣的設計嗎?這種與當時整個時代格格不入的觀點,也只有貝聿銘敢提出來,這是什麼意思呢?我們不要上當,它不是指物質的,而是指精神上的高和大,所以說貝聿銘不愧是蘇州的兒子,他對蘇州文化的了解太深刻了。蘇州博物館和世界文化遺產的蘇州園林只有一牆之隔,但他沒有做任何模仿或形式上的借鑒。他是理念、概念的傳承,我們向貝聿銘學習的也不是他的樣式,而是他對文化吸取的方式。

明代蘇州有一個大文人文震亨,他出了一本書叫《長物志》,主張寧古勿時,寧拙勿巧。現在有的設計整時髦、使巧勁,你們看,在明代的時候就有人告訴我們了,這個是不主張的,主張的是古拙。古不是老土,是深遠,哪個設計師不需要呢?拙是材料的本質,巧了,本質就沒了。我們再來思考一下,主張拙樸、簡潔是因為那個時候經濟不行嗎?不是的,在明代的時候,蘇州的經濟是全國第一名,沒有第二,在物質這麼豐富的時候,相反他們主張的是思想高度,而不是物質高度。今天呢,我們的物質很富裕了,但追求的還是財富,你們說我們是倒退了還是進步了?

蘇州古時就傳誦著一句諺語,叫「蘇湖熟,天下足」。所以在那個年代誕生了明代的傢具、玉雕等傳世之作,包括我們最熟悉的蘇州園林,它被評價為「咫尺之內,再造乾坤,取自自然而超越自然」。有人到蘇州看園林,說假山假水,這是完全錯誤的。文學作品裡的山水是真的假的?都是真的,因為所有物相反映在腦海里用什麼方式去表達,是外部方法的問題,主觀來說都是真的。

蘇州博物館充分反映了地域文化對設計師的影響。那麼,設計的靈感來源於哪裡?設計的靈感來源於項目本身,這就是我們今天的主題。我們研究地域文化,就是要尋找靈感。今天為什麼叫雅集,因為我們大家聚在一起,沒有高低,沒有先後,是朋友的相聚,沒有主講和聽講。最後,我期待我們在座的各位蘇派賢士,能為蘇派設計做出貢獻。預祝雅集圓滿成功。

(下拉查看更多)

上海喜盈門國際商業連鎖企業、上海精品館副總經理何偉致辭

喜盈門代表感謝各位設計師百忙之中來參加「雅I作」活動,預祝活動圓滿成功。

演講嘉賓:

飛視設計創始人張力

文人之雅,匠心製作。設計師在傳承地域文化精神時如何把它運用到設計上來?張力以與國內知名地產商合作的設計經驗分享了他對匠心傳承的理解。「以平和的匠人心態面對設計,對業主負責」。傳承與精作,張力無保留分享「精裝修全屋收納功能設計研發」等內部設計資料——玄關、廚房、卧室、衛生間到智能設備的功能分析與信息迭代。從追求細節的完美落地上傳達了他的設計態度。

張力:

江蘇南通是建築之鄉,每個匠人都致力把工藝做到極致。傳承家鄉本土藝人的匠心和手藝精作,再運用到設計中來,是我的思考。我希望通過我們這一代人正在做的事情,去更好地傳承家鄉的文化精神。

我們是一家純做地產項目的設計公司,從開始的小工作室到現在一百多人的設計團隊,靠的是對設計的精工細作和對項目的理性深化。其實我們並不能都去做理想中特別文人雅士的項目,我們與開發商合作,更多時候是一種服務角色,以滿足客戶的需求為目標。和開發商合作,不是衡量項目的數量與大小,而是形成一種長時間的黏性,與開發商一起成為奮進的組織者,變成他們的合作夥伴,這種定位很重要。

我始終認為設計是藝術與技術的結合。重視項目的最終呈現,追求每個細節的完美落地。客群的需求也是關鍵,研究人的本源需求,深入挖掘更多亮點,再反饋到圖紙中,使落地效果更好。與開放商合作,每個項目的亮點都要不同,這也是我們自己在與自己「競爭」,不斷思考「新東西」。

▲精裝修全屋收納功能設計研發玄關圖例

設計師要對自己嚴苛,我們的設計與業主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畫的每一條線都是業主花的每一分錢。以匠心做設計,為客戶負責。

(下拉查看更多)

敘品設計創始人蔣國興

以現代設計手法表現對江南文化的感悟,並使之與空間氛圍相契合。蔣興國以「江南——禪悟、鄉愁、歸隱、春色」為主題,分享他設計中的「秀美江南」。江南意境之美與詩情之畫在設計中一一顯現。

蔣興國:

我十幾年前曾有幸參加過設計家的活動,當時我在台下聽,感覺受益匪淺。設計家是一家有擔當的媒體,十幾年來一直在做偏向於學術研究的專業報道。現在雜誌、媒體雖多,但我們作為業內人士非常清楚,設計家能堅持一直這樣做,很難得。我們敘品的第一個案子是在設計家發表的,這對我們來說很重要。案子的發表,可以讓設計師找到自己、找到信心,感謝設計家雜誌在多年前給予的機會,造成了現在的敘品。

九塘日本料理是在設計家發表的案子,也是我們第一次發表案子。它體現了自然、回歸、本真、空無、領悟與智慧,關鍵是智慧,以智悟禪。

敘品崑山設計總部,是家鄉的鄉愁與江南意境的感受結合,氛圍質樸靜謐,其中最有價值的是帶有時間沉澱感的舊材料、老物件。空間作為一個基本載體,放進去的必須是與之氛圍契合的裝置藝術。

做設計不應該只是學做設計的樣式、表面,而是學它背後的方法與創作心境,不諍素食館是一個新疆的案子,同樣以江南文化的意境來表達,把國畫轉化為空間的概念,在新疆的廣袤中演繹江南的秀麗。

▲敘品新疆辦公室

敘品新疆辦公室,就像明亮的春色,簡單,充滿光影。敘品設計也經歷了去繁從簡的一個過程,我們試圖用更少但更有意境的氛圍來營造空間感受。

(下拉查看更多)

資深設計師章進

章進以「易學與設計」為題,從資深設計師、風水師的專業角度分享了設計與風水。什麼是風水學?風水與設計、生活的關聯是什麼?

章進從中銀大廈與滙豐銀行的之間的風水淵源談起了風水學在建築設計中的運用和趣事,以及一些專業的風水概念。在設計案例中他分享了住宅平面布局的風水問題,結合設計與風水解決業主問題。

明清傢具收藏家陳峰

陳峰從「明清傢具的風格簡述、坐具、經典椅子、審美特徵和新中式的探索與實踐」中分享了他與明清傢具的淵源、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實踐。新中式風格的傳承不是對前人的樣式進行簡單的「加減」,而是傳承一種文化,一種意境,一種美的志趣,如此才能詮釋東方美學的精神。

陳峰:

近些年中國傳統文化復興,新中式風格也越來越「熱」,明清傢具在空間設計中的運用很多,我希望通過一些簡單介紹,可以讓設計師更了解明清傢具的風格特點,結合實踐,更好的傳承中國傳統文化。

明式傢具是明末清初以蘇州為中心生產硬木的細木工製作傢具,因為它代表了那個時代最高的工藝與設計,被稱為蘇作。清初傢具沿襲明式傢具的風格,融合滿漢文化,受西方文化的影響,追求奇巧,材質優良,形成了獨特的清式傢具風格,被稱為京作,為宮廷生產,以蘇作為藍本。

▲明清經典椅子四齣頭式官帽椅,南官帽椅(文椅),圈椅和禪椅

以虛為實的意境美、材料之美、裝飾美是明清傢具的基本審美特徵。我在新中式方面的設計探索受中國明式傢具的啟發,並不是究其簡單的「型」,而是吸取「美」的精華,這種美正是中國明式傢具文人氣質的獨特體現,也是我們在傳承、發展新中式風格時的「必修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設計家傳媒出版 的精彩文章:

TAG:設計家傳媒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