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北洋水師的洋顧問 如沒被逼離開中國 甲午海戰結局或將改寫

北洋水師的洋顧問 如沒被逼離開中國 甲午海戰結局或將改寫

原標題:北洋水師的洋顧問 如沒被逼離開中國 甲午海戰結局或將改寫


1888年12月17日,近代中國的第一支海軍部隊——北洋水師正式組建成軍。北洋水師擁有主力軍艦有25艘,輔助軍艦50艘,運輸船30艘,官兵4000餘人,在當時排名東亞第一,世界第九的海軍艦隊。


然而,有了定遠號、鎮遠號等先進的鐵甲艦,並不會自動形成強大的戰鬥力。那時候,自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以下,絕大部分軍官都是陸軍出身,沒有水上作戰經驗。因此,在李鴻章的推薦下,清廷聘請了英國海軍軍官琅威理作為北洋水師的軍事顧問。


琅威理是一位資深的海軍軍官。他14歲就進入皇家海軍學校學習,16歲就進入英國海軍實習,實習期滿後就一直在英國海軍服役,長達20多年。


琅威理最初來到中國,是因為中國從英國購買軍艦,他負責將軍艦帶到中國。琅威理在華期間所表現出來的勤干明練作風,讓李鴻章很欣賞。幾經交涉,在李鴻章的推薦下,琅威理於1882年正式入職北洋水師,頭銜是總教習、副提督銜,主要負責艦隊的組織、操演、教育和訓練。


毫無疑問,琅威理是一位優秀的軍事顧問。他非常勤奮,日夜操練,「刻不自暇自逸,嘗在廁中猶命打旗傳令」,在廁所里都不忘工作,與那些尸位素餐的中國軍官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琅威理治軍極嚴,北洋水師一度流傳「不怕丁軍門,就怕琅副將」的說法。在琅威理的督促下,北洋水師官兵認真操演,沒人敢請假,也沒人敢出差錯。


在琅威理的嚴格管理和訓練下,北洋水師軍容整肅,讓英國、法國這些老牌的海軍強國都刮目相看。


1886年,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率隊對日本進行友好訪問。期間,發生著名的「長崎事件」。琅威理極力鼓動開戰。他認為,此時北洋水師的實力遠勝對手,「即日行動,置日本海軍於不振之地。」


日本倒頗有自知之明,他們深知實力不及中國,就軟了下來。次年2月,中日雙方簽訂協議,日本賠付中國52500元,算是了結此事。


隨著北洋水師訓練水平的提升,劉步蟾、林泰曾等軍官開始不滿琅威理的管理風格,圍繞指揮權發生了爭執。

1890年2月,北洋水師南下期間,發生了「撤旗」事件。琅威理認為,這是劉步蟾、林泰曾等軍官對自己的侮辱,向李鴻章提出辭職。李鴻章也不欲一個外國軍事顧問過多染指艦隊,隨即照準。於是,琅威理就離開了中國。



琅威理離開中國後,英國專欄作家幹得利這樣評論:「中國的一些軍官相信自己能夠管理自己的艦隊,便發動了一次陰謀,迫使琅威理辭去指揮之職。」


這種說法或許有些偏頗,但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琅威理辭職後,北洋水師訓練鬆懈,軍紀廢弛,艦隊戰鬥力嚴重下滑,最終在中日甲午海戰被日本重挫,一蹶不振。


這一點,連清廷都心知肚明。1894年中日甲午海戰後,清廷發布的上諭中說:「琅威理前在北洋訓練海軍,頗著成效。自該員請假回國後,漸就廢弛,以致本年戰事未能得力。」


雖然歷史不容假設,但我們不妨猜想一下,假設北洋水師一直留用琅威理為軍事顧問,堅持正確的訓練方法,還會在中日甲午海戰中一敗塗地嗎?


其實,日本海軍在成立之初,也聘請了許多外國軍事顧問。其中,英國人英格斯上校居功至偉。


英格斯在日本期間,日本政府對他非常尊重,還封贈他為貴族,給了他很大的權力和地位。直到日本海軍真正成熟後,日本政府才請他以體面的方式告退。而且,當英格斯走後,日本海軍還堅持他的訓練指導方法,使得艦隊戰鬥力持續增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短歷史 的精彩文章:

慈禧過生日,放生的鳥不飛,李蓮英反應太快了,否則會死很多人!
空城計後,司馬懿並非輸家?原來是三國最聰明的兩人合謀騙了曹操

TAG:短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