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古代史書是如何記載日本的?最少的只有67個字

中國古代史書是如何記載日本的?最少的只有67個字

原標題:中國古代史書是如何記載日本的?最少的只有67個字


中國對日本的了解最初可以追朔到秦時期,徐福為了尋找長生不老葯東渡,在那時對日本的了解不過是虛無縹緲的海上三神山罷了。對日本情況有記載的文本材料最早可以在陳壽所寫的《三國志·魏書》中的東夷部分找到,此後的大部分官修正史中都會對日本的情況有所記載。在明以前,對日本的了解都是比較少的,通過對明以前的官修正史中的對日記載進行研究我們可以發現,這些史書對日本的記載都放在了書中的「傳」部分,對日本進行比較淺顯的敘述,而且多數史書的記載都基本一致,這應該是後人寫書時抄襲前史所致。


在明以前的史書中對日本的記載有兩個主要特點:首先是在這些史書中都把日本看作是「夷」,長期以來中國在亞洲處於文明的中心,其文化對周圍的國家產生較為深遠的影響,在傳統的「華夷之辨」的思想的影響下,人們把都把日本視為「東夷」,認為日本是蠻荒之地,不懂禮儀,中國是天朝,中日關係是一種朝貢關係,日本是中國中國的的屬國,這是政治和文化上的雙重優越性,因此,對日本的稱呼基本上都是「倭國」、「倭奴國」,對日本比較輕視。



其次,這些史書對日本都是花較少的筆墨去簡單描述,最少者如《南齊書》,僅用了67個字來描述日本,對日本的描述遠不如對其他國家描述的那麼多,這可能是由於地緣因素,對日本了解不多,但這根本上是由於人們對日本的不重視,不會主動地去了解日本。因此,這些史書中的日本形象基本不變,都是「東夷小國」、「處東南大海之中」,基本上大多都是抄襲以前的史書,加入一些聽聞,對日本做簡單的描述


到了明朝時對日本有所研究,如1556年鄭舜功到日本實地考察,寫成了《日本一鑒》一書,獲得了關於日本比較真實的資料。但由於倭寇盛行,此後實行了閉關鎖國的政策。而日本「從1633年至1641年,德川幕府接連多次發布命令,嚴禁日本船和日本人渡航外國,禁止天主教傳入日本。除了保留與中國、荷蘭在長崎進行有限制的貿易,以及通過對馬藩、薩摩藩與朝鮮、琉球的來往以外,斷絕與一切外國的通商與交往,形成了一個越來越嚴密的鎖國體制」。



中日之間的交流中斷,對日本的認識回復到了以前一樣,認為日本「自宋以前皆通中國,明洪武初常表貢方物,而性狡黠」。把日本看做中國的朝貢國之一。到了晚清,魏源在其《海國圖志》中對日本進行了描述,此書中他對日本的描寫多是摘自以前史書如《明史》、《武備志》、《皇清通考》等書中有關海防的部分,加以考證注釋,其記述比之前的史書記載要完備,但總體上其所記載內容仍舊比較淺顯、模糊。可以說在十九世紀七十年代以前,中國都沒有認真地去了解過日本,在傳統觀念中日是中國的朝貢國,是一個東夷小國,對日本是比較輕視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林閑談 的精彩文章:

中國歷史上死得最憋屈的皇帝——掉茅坑淹死!
此人一字不識, 用錢買官, 卻被雍正提拔重用, 官至一品直隸總督

TAG:史林閑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