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獨角獸大逃亡:割不到韭菜就只能喝西北風

獨角獸大逃亡:割不到韭菜就只能喝西北風

炎熱的夏天、徹骨的寒冷,中國科技公司掀起史無前例的上市風潮。

7月12日,映客、齊家網等8家公司同時在港交所上市,港交所的場地都不夠用了,不得不兩家共敲一面鑼。其中三家上市當天股票就跌破了發行價。

除了已經上市的小米、獵聘,目前還有150多家企業在港交所門前等待敲鐘上市,其中就包括美團點評、陸金所、寶寶樹、同程藝龍等大批來自內地的新經濟明星公司。

為什麼在這個夏天,這些原本並不著急上市的獨角獸們就像商量好了一樣開始扎堆上市了?而且,它們上市的地點不約而同地選擇了香港主板。

1、為什麼都跑到香港上市?

以往,中國互聯網公司喜歡到納斯達克上市,它們復刻了美國互聯網公司的生意模式容易讓華爾街找到參照物,而且也便於背後的美元風險資金退出。

如今納斯達克指數已經從金融危機泥潭中走了出來,從2009年最低谷的1200多點一路上漲到今天的7800多點,它正在創造一個史無前例的大牛市。這個時候到納斯達克上市,勢必能夠乘著這輪牛市行情獲得一個不錯的估值,拿到更多的融資。

奇怪的是,除了拼多多、虎牙等少數幾家公司,大多數科技企業都選擇香港上市。

獵聘、雷蛇、匯付天下、等新經濟公司在港交所上市當天都遭遇破發。因為定價過高而破發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今年在港股上市的100家公司中75家出現了破發。小米就算以低於最高預期一半的估值上市也沒能避免破發。

由此可見今年的大環境有多嚴峻。恒生指數從年初的34000點跌到現在的28000多點,還處於歷史高位下降的通道當中,作為香港股市的頂樑柱騰訊股價也隨之下跌了20%。

可見,現在去香港上市並不是最好的時候,它們為什麼冒著殺估值風險也要到香港上市?

第一個原因,港交所修改規則,放開了同股不同權的限制。香港人辦事嚴謹,但是嚴謹過了頭,就是腦子軸。前幾年,因為不願意改變約束規則,放走了阿里巴巴這個大魚。今年4年,港交所允許「同股不同權」的公司上市,對於那些原本計劃海外上市而採取VIE架構的新經濟公司來說,少了最大的障礙。

所以雷軍在上市當天特地感謝港交所和香港證監會:「我們從第一天開始就設置了同股不同權的制度,如果沒有香港資本市場的創新,我們很難有機會在香港掛牌上市。」

第二個點,時間和地理的接近性。香港與內地同屬於一個時區,地理和文化上也更為接近,公司上市以後的市值管理相對便捷,突發情況也可及時處理。

更重要的是香港上市時間快。與內地的上市審批制不同,港交所採用註冊制,上市流程透明度很高,上市進度也更加可控,不需要像A股上市那樣排隊等待很長的時間,比如小米從提交IPO申請到完成上市只花了兩個月,可謂非常的高效。要知道創造A股最快上市記錄的富士康,從提交資料到通過審核就花了36天時間。

為了儘快上市,犧牲一點估值,就成為一個兩害相權取其輕的次優選項。

二、資本市場的天變了

上市是一家公司的第二次誕生,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但是今年,天公不作美。

去年,平安好醫生在香港上市時獲得653倍超額認購,閱文集團也獲得了620倍超額認購,但是到了今年7月9日小米登陸港交所的時候,行情已經發生了大逆轉,小米僅僅收穫了9.5倍超額認購,相比前兩者這簡直是給獨角獸概念蒙羞。

雷軍實話實說:「最近資本市場跌宕起伏,小米能夠成功上市就意味著巨大的成功。」

轉折點發生在今年6月。特朗普推動貿易戰愈演愈烈,美聯儲年內第二次加息,並且還留下了進一步加息空檔,美元升值的預期變得格外強烈,人民幣對美元快速貶值到6.7。

多種因素疊加,資本市場的天變了——對於未來的預期也發生了逆轉。

對未來市場規模、盈利能力的預期,讓資本市場願意給出眼下還不賺錢的公司高估值。所以連年虧損的京東也能闖入納斯達克。虎牙帶著8000萬人民幣的虧損登陸紐交所。同樣的原因,美團2017年凈虧損了28個小目標,卻敢於報出600億美元估值。2017年虧損9.1億的寶寶樹也向港交所提交了IPO申請。

但是,隨著資本風向的突然轉變,這一套互聯網新經濟公司打怪升級的玩法行不通了。

創立8年,小米已經經歷了9輪融資,並且與投資人簽署了優先股贖回協議,也就是對賭協議,背負著沉重的資本壓力。所以就算比4年前450億美元的估值高不了多少,它也必須上市。它的面前別無選擇,只有上市這一條路。

小米上市至今股價已經上漲了31%。似乎印證了雷軍所說的,以一個比較低的價格上市可以留出上漲空間,讓投資者有錢賺。雷軍是個實在人,出發點也許是好的。但是,什麼時候說什麼話的本事還是有的,不然為什麼上市前瘋狂鼓吹小米的估值呢?還不是趁著IPO的機會盡量從二級市場拿到更多的融資。

花花轎人人抬。小米的基石投資者:中銀資管、農銀資管、工銀資管、建銀資管、交銀資管、光大資管、保利和上海城投。清一色的中資機構。小米剛一上市,就宣布被納入港股通參考指數的「恒生綜合指數」,但是並沒有進入香港本地機構被動投資的指數,專等南下的大陸資金來接盤,幸好被港交所及時叫停。

湯師爺說:「得先讓豪紳出錢,帶著百姓捐錢,豪紳捐了,百姓才能跟著捐,錢到手後,豪紳的錢,如數奉還,百姓的錢,三七分成。」

本市場波譎雲詭,韭菜們一看股價上漲就激動得重建信仰,都是活該要被割的命啊。

不管怎麼樣,小米上市還是釋放了一個強烈的信號,驚醒了那些原本不著急上市的獨角獸們。他們被風險資本催熟、還沒來得及形成穩定盈利能力,如果不抓緊時間上市,獲得二級市場直接割韭菜的權利,它們很可能熬不過即將到來的冬天。

君不見特朗普發個推特,中國股市、債市、匯市就風聲鶴唳草木皆兵。資本的冬天來了韭菜馬上不夠割了,如果不搶在別人前面跑步上市,最後就只有喝西北風的份了。

三、留給創業公司的時間不多了

最近,ofo宣布將陸續退出中東、以色列、印度、澳大利亞等海外市場,進入戰略收縮階段。幾個月前,ofo完成了8.66億美元融資,這是它的第十筆融資。

三年來,ofo消耗了數百億人民幣的資金,但是至今還在苦苦探索盈利模式。

有意思的是,原本不被看好的hellobike,卻不斷傳出計划上市的訊息。

過去幾年,共享單車行業吸引了上千億規模的資金,但是今天,依然健在的公司屈指可數。數百家共享單車企業在錢燒完了以後匆匆倒閉,除了留下破敗的單車和滿身債務,並沒有創造多大價值——風口過後,一地雞毛。

小鳴單車成為共享單車行業的第一個破產企業。過去兩年,小鳴單車先後在全國十幾個城市投放過40多萬輛車,總共收取了用戶8億元的押金。如今,公司賬上現金僅有35萬餘元,但是拖欠12萬債權人的債務就高達5540多萬元。

押金是共享單車行業的達摩克里斯之劍,小鳴單車的轟然倒下,就是由押金管理不善引發。不健康的商業模式不僅無法創造價值,還可能毀了公司本身。

作為共享單車行業翹楚,ofo海外大撤退預示著這個熱手可熱的行業步入冰霜期。同時也表明:創業公司靠風險資本撐腰燒錢做大規模的路子走到了盡頭,盈利的預期從未來轉移到當下。如果沒有拿到上市的船票,它們要儘快找到一條盈利之路了。

獨角獸們一窩蜂地海外上市,映射出同質化競爭之中的盈利困境。然而競爭無處不在,上市只是延緩了資金枯竭導致的死亡,卻並不能阻止競爭的發生。

ofo與摩拜本是共享單車領域最被看好的兩個頭部玩家,過去三年兩家獨角獸分別進行十輪融資吸收了上百億人民幣,但是最終跑出來的卻是錢褡子不那麼飽滿的hellobike。

ofo、摩拜在一線城市打得不可開交、還把戰火燒到海外的時候,hellobike差點因為找不到融資死掉。沒錢的它只能在ofo、摩拜看不上的三四線城市默默耕耘。

不急不躁、穩紮穩打的定力,讓hellobike獲得了螞蟻金服的注資,於是一切就不同了。在螞蟻的副能下,hellobike推出芝麻信用免押金,通過支付寶直接掃碼騎車,一天就瘋狂增長了190萬新用戶。經此一站,迅速超越了ofo與摩拜。

現在,hellobike成了那個帶節奏的領頭羊,ofo、摩拜早已經亂了步點。

最近一段時間,hellobike的高管們開始出動為上市吹風,它也許能成為笑到最後的玩家,也許不能。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寄身美團旗下的摩拜已經失去了獨立發展的心勁兒,自亂陳腳的ofo也那個北大學生會主席創始人帶跑了方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商業紀事 的精彩文章:

TAG:新商業紀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