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解讀:緬甸果敢問題是怎麼產生的?

解讀:緬甸果敢問題是怎麼產生的?

果敢這個地方,地方不大,只有2700平方公里,20幾萬人口,差不多就相當於我們一個縣,這個地方唐代屬於南詔,宋代屬於大理國。現在的果敢人(民族),有南明遺民,也有敗退的國軍後裔,以及其他來源的漢族移民等等,下面一一細說。?

明朝滅亡之後,南明政權不斷南逃,最終永曆帝帶著自己的小朝廷和部分死忠的老百姓逃進了緬甸,最後永曆帝被吳三桂從緬甸要了回來,用弓弦殺死,剩下來的南明遺民也失去了北返的希望,但他們又不願生活在清朝的統治下,就在果敢一帶定居,並與當地原住民不斷融合,逐漸繁衍生息,形成了當今果敢人的主要祖先。?

當時果敢地區的漢人力量相對於緬甸那邊比較弱勢,經過世代的繁衍生息,果敢地區有一個楊姓軍頭逐漸崛起,帶領大家不斷拼搏,最終楊姓被奉為當地的土司,清朝後期,道光皇帝冊封楊姓土司為「果敢縣令」,就這樣,楊家陸續統治了果敢300多年。?

不過好景不長,隨著緬甸成為英國殖民地,英國不斷滲透雲南邊境,到了19世紀末,清朝被迫把果敢地區割讓給了英屬緬甸,從此,果敢地區的人從雲南省的老百姓成了緬甸的少數民族。

二戰結束後,緬甸獨立,緬甸政府任命果敢土司楊振材為緬甸首屆上議員兼撣邦財政部長,楊振聲任果敢地區下議員,兩人也宣布果敢地區屬於緬甸。此後,緬甸著手廢除土司這種封建制度,引導各地自治,楊家主動放棄了世襲的土司職位,但果敢地區的日常管理還是在楊家為首的幾個家族手裡。?

在1950年代,還有一隻國軍殘餘曾敗退至果敢地區,並在當地建立軍事學校,除了大多後來被台灣接走,有一部分在當地也娶妻生子,定居了下來,不過他們的後裔只佔果敢居民的一小部分,微乎其微。?

緬甸政府一直希望收回北部各自治區的權力,與各少數民族武裝衝突不斷,在果敢地區,緬甸政府軍與彭家聲、彭家富兄弟領導的武裝進行了幾十年的鬥爭,成為當今果敢地區衝突的源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阿東觀世界 的精彩文章:

美國表示計劃從德國撤軍,背後有何打算?
「水火不容」的沙特與伊朗有哪些相似之處?

TAG:阿東觀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