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伏!三伏!你真的認識嗎!

三伏!三伏!你真的認識嗎!

順時養生

如何應對三伏濕熱天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稱,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每年出現在陽曆7月中旬到8月中旬。

三伏推算

按曆法氣候規律規定:「夏至後第三個庚日開始為頭伏(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二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三伏)」。頭伏和末伏各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三伏」共三十天或四十天。

初伏: 2018年7月17日 庚戌日 至 2018年7月26日

中伏: 2018年7月27日 庚申日 至 2018年8月15日

末伏: 2018年8月16日 庚辰日 至 2018年8月25日

三伏內涵

「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地下。氣候特點是氣溫高、氣壓低、濕度大、風速小。陽為熱,陰為濕,濕熱膠著,濕不得散,熱不得去,典型濕熱互結瀰漫伏郁的氣候特性。

胸部痞悶,周身乏力,汗出粘滯不爽是濕熱襲人的典型表現,久久不去又可中暑。

三伏防暑

不要以為避開陽光,就可倖免於「中暑」。中暑是指在高溫和熱輻射長時間作用下,機體體溫調節障礙,水、電解質代謝紊亂及神經系統功能損害的癥狀的總稱。只要是在高溫、通風不良且濕度較高的環境下呆久了,同樣容易「中招」。防止中暑的法寶就在於「降溫、除濕、通風」。因此,在溫度較高的環境中,保持通風尤為重要。

藿香正氣

如今曝晒中暑相對較少,而吹空調、電扇,吃冷飲等導致的暑、寒、濕等傷人多見。造成「內濕外熱」的情況,用藿香正氣液再合適不過。「藿香之芬,以開胃,名曰正氣,謂正不正之氣」,主要運用藿香、厚朴等具備揮發、升騰作用的藥物,通過中藥芳香療法,把「內濕外熱」的封閉病理體系打開,揮散掉體內的濕氣、抵禦體外的熱氣,臟腑運行功能恢復正常,正常排汗,中暑癥狀也就消失。

三伏養生

1.扶陽去火

夏令三伏,陽氣旺盛,此時人體處於「陽盛於外而虛於內」的境地,汗液增多,暑氣逼人,常致人體陽氣宣發太過,出現體內陽氣匱乏的夏令體質特徵。此時因注意防暑降溫時過度貪涼,以至於體內陽氣更衰。

炎熱易致人火氣上升,情緒煩躁、焦慮、易激動、失眠等。「去火」也是夏日食補的必備功課,上佳選擇有綠豆、苦瓜、西紅柿等性涼、清暑的食物。

2.多酸多甘

夏季暑濕對脾胃非常不利,所以夏季應適當多吃一些味甘宜脾的食物,如山藥、薏米、菠蘿、西瓜等;夏季歸心,而心喜涼,宜食酸,適當地多吃一些酸性的食物,如小麥製品、李子、桃子、橄欖、菠蘿、芹菜等。

請留下你指尖的溫度

讓太陽擁抱你

記得這是一個有溫度的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伏 的精彩文章:

我有個簡單方式過三伏
好消息!好消息!戶部鄉衛生院三伏貼預約開始了

TAG:三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