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不壓正》姜文依舊張狂,依舊自我,愈加炫妻
很多年前,第一次看姜文的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
字幕走完,依舊激動的心潮澎湃。
它承載的不是一個簡單的私人記憶和傳記故事,而是一代甚至所有人青春期的本質。
迷惘、躁動、性啟蒙和試探。以及對這個世界的浪漫和熱愛。
當循著目錄看完姜文的《鬼子來了》《太陽照常升起》,我深深地折服於這個充滿哲思卻不按照套路表達的電影鬼才。
姜文,就算只有這三部電影,也可名列華語電影導演名錄前列。
是最特立獨行,別具一格的那個。
巧合的是,大學時候,讀過很多所謂圍繞北京城的文學作品,包括汪曾祺、老舍,唐魯孫還有張北海。
當聽說姜文要改編張北海的《俠隱》,而不是拍攝《施劍翹傳》時。
我其實心中既激動又莫名的有點失望。
因為比起姜文,我更期望李安來改編拍攝那本「不講故事」的小說。
《俠隱》披著的是武俠小說的外衣,但很多人看完都不會把它當做武俠小說看待。而是風土人情的散文。
書中有熱豆汁、涮羊肉、碗豆黃,也有四九城的街角衚衕,如乾麵衚衕、煙袋衚衕、前拐衚衕、西總布衚衕、月牙兒衚衕。
世俗的老北京,上下階層的生活面貌,一覽無餘。
那樣的節奏和描述,呈現出的畫面,對姜文來說,都是不需要的悼念。
《讓子彈飛》是姜文最接近大眾的一次電影實驗,他通過凌厲的節奏和快意恩仇的故事對抗,讓普通觀眾高潮,讓所謂精英分子看出無限解讀。
姜文,那時候已經憑藉「張牧之」封神。
但四年後的《一步之遙》則讓站在神壇上的姜文,搖搖晃晃。
這倒是讓人不禁為《邪不壓正》電影里的那兩尊雕像而唏噓、一笑。
莫不是姜文在調侃人民群眾,看不到真相,只是在宣洩自己的情緒,不是封神就是踩成狗屎。
看罷姜文的《邪不壓正》,會油然生出一種半夢半醒,恍恍惚惚的「北洋一夢」的感覺。
這是一部標準的姜文式電影,他有著姜文以往所有電影中的影子和意象,也有諸多讓人莫名的情節、台詞、隱喻和暗諷。
冬季的北平,大雪覆蓋,格外寂靜。
正陽門、大柵欄,枯樹枝,白雪皚皚,寒氣凌冽。
一聲火車鳴笛之聲從車站傳來,緩緩停在北平火車站。
從美國歸來的李天然懷著滿腔憤恨和冤屈回到兒時長大的北平,化名身份是小亨得勒大夫。
名為做醫實習,實則為尋機刺殺大師兄朱潛龍和日本間諜根本一郎以報師父滿門被殺之仇。
姜文像改編《盜官記》成為《讓子彈飛》一樣,大刀闊斧到除了主要人物關係和復仇主線,《邪不壓正》和《俠隱》已經全然不同。
所以,這段夾雜復仇殺戮和浪漫情愛的故事,在姜文的操刀下,自帶一種濃濃的姜文氣息。
無論電影的畫面、音樂、台詞還是人物性格,故事內核,都很難找到一個與之相似的導演。
《邪不壓正》表面上在講述著復仇,其實還是姜文以往電影有過的那些東西。
釋放和張狂
荷爾蒙滿溢和肆意的噴發,是姜文留給很多觀眾的典型印象。這次到了《邪不壓正》,片名都是充斥著一決雌雄,生死較量的意味。
槍戰、格鬥、追車、情色、權利、陰謀,在民國的北平城,危機重重之下,輪番上演,你方唱罷我登場。
林林總總的建築,象徵著北平城的國際化和複雜性,
而不論是日本的根本一郎還是辛亥遺老藍青峰,哪怕是兩個女性角色,都有著自己的謀劃和目的。
他們的對決,從詞鋒話語到舉止神態,再到血腥四濺,都透著狡黠。
除了李天然。
所以,片中快節奏的敘事和時不時的暴露,依舊是在張揚的釋放著過剩的荷爾蒙。
幽默和惡趣味
比起狂放恣意,姜文的黑色幽默,台詞和動作的邏輯錯位,以及夾帶私貨的無厘頭。則讓更多人品味,咂摸,樂此不疲。
比如在《讓子彈飛》里這樣的台詞和橋段比比皆是。
「世界上本沒有路,有了腿便有了路。」
「你給我他媽的翻譯一下他媽的到底什麼是他媽的驚喜!」
到了《邪不壓正》,我們更可以看到姜文對歷史人物的揶揄,溥儀、蔣介石、甚至張學良,都成為他調侃戲謔的對象。
三三倆倆的金句依舊會偶然出現,引人一笑。
像彭于晏飾演的李天然,本是要去燒鴉片煙,結果卻偷了根本一郎的刀和印章。還蓋在了朱潛龍的女人唐鳳儀的屁股上。
實在是孩子一般的神來之筆,卻又惡趣味十足。
而對於史航飾演的所謂影評人潘公公的刻畫,則讓人覺得他有點不體面,真真的惡趣味變噁心了。
孩子和女人
在姜文的電影里,男性角色都是被女人引導的角色,除了男主往往像個孩子般童真,其他的男性角色,不是殘缺就是全黑化。
《一步之遙》里舒淇飾演的完顏英說:男人都應該回到女人的懷抱。
《太陽照常升起》里周韻和房祖名,就是一對所謂母子。
《陽光燦爛的日子》里馬小軍遇到過米蘭和於北蓓。
到了《邪不壓正》,李天然簡直是被關巧紅從精神上完全統治的孩子,
一個是聖母,一個是幼兒。
姜文說,「我願意仰視女人」、「每一部作品都把女人拍成神」。
看完《邪不壓正》,你一定會絕對相信此言不虛。
孤獨和悲涼
每個與眾不同的有才華的藝術家,一定都是孤獨的。
姜文也不例外,就像他以往的電影,我們看到《讓子彈飛》里送走兄弟的張麻子,《太陽照常升起》里的攀爬和奔跑。
這次,這種孤獨感其實一點沒有減弱。反而是極為鮮明,甚至割裂的。
李天然,總是喜歡在屋頂跳躍,奔跑,甚至騎著自行車,都要在屋頂上翻騰。
而當他遇到同樣內心有仇恨和恐懼的關巧紅,他們兩個在屋檐上的世界,自在,暢快。
恰恰反襯著現實世界的殘酷和無情,骯髒和喧鬧。
孤獨感,也就自然湧出銀幕。
直到最後,兩個人還是分道揚鑣,李天然失去所謂的兩個爸爸,也沒有收穫愛情。
在末日來臨的北平城徒留一聲吶喊。
歷史社會的隱喻、解構
對於社會、歷史、政治等命題的呈現和表達,在姜文的電影里,同樣是不可缺少的元素。
尤其是《讓子彈飛》,讓這種解讀變得更加豐富和狂歡。
姜文在《邪不壓正》里有對抗日的堅持,也有對昔日中國各種思潮的調侃。
種種或明或暗的隱喻、呈現,令人來不及思索。
要想真正品出味道來,只能是有興緻的人二刷、三刷後去琢磨發現了。
其實,說了那麼多,很多人可能還是要問一句:電影到底TMD怎麼樣啊?
《邪不壓正》還是兩極的評價,以至於有人為此爭吵,甚至謾罵。
在豆瓣,電影從一開始解禁的8.2分,滑到7.5分,截止到現在,只有7.2分。
預測,可能還會下降。於我如果打分,可能也是7分的水平。
這可能就是因為姜文的敘事方式和情節展現本身,就像看《讓子彈飛》和《太陽照常升起》的雜交體。
一會兒各種商業元素、套路,層出不窮。一會兒魔幻到似夢似幻,難以捉摸。
不過,可以確信的是,姜文是真的愛周韻。
《邪不壓正》最多的特寫,最美的鏡頭,最完美的人設,幾乎都給了周韻。
這樣的姜文,是要競爭中國好老公嗎?
-END-
十三看電影(dianyingssm)原創,多謝關注


※上半年最後的進口佳作卻彰顯皮克斯原創乏力,除了孩子好玩,沒了
※《為了你》配角男神,他同樣是最有男友力的一個
TAG:電影十三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