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要冒天下之大不韙給《邪不壓正》打8分?

為什麼要冒天下之大不韙給《邪不壓正》打8分?

早在6月的影院中,就看到了《邪不壓正》的電影宣傳,於是便充滿期待,電影一上映,大眾的反饋多是「看不懂」「講不清故事」「嘩眾取寵」,甚至有「讓我一個看換十個人不看」的評價,再一看,豆瓣評分7.2,我就有預感:這會是一部電影藝術造詣高超的片子,昨晚一見,果不其然。

「藝術分兩種,一種是普羅大眾的藝術,一種是深度探索的藝術,哪怕是個農民,你讓他看蒙娜麗莎,他也會覺得畫的很好,但你讓一個普通人看畢加索,他可能完全無法理解。」——嚴伯鈞

如嚴伯鈞所說,其實不只是藝術,各行各業都是如此,每一個領域都有自己廣為大眾接受的,也有具有推動性的專業部分。電影亦然,劇情、畫面、表演這些顯而易見的是大眾最能接受的,這確實是電影的一部分,這些相當於武功的外在招式,而蒙太奇、風格、調度、運鏡、台詞設計這些是非常隱性的,相當於武功的內功,具有真正的推動力,而要看到這些就需要對電影藝術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夠看到,甚至欣賞到。

當然,如果你只想要從外在的形式看電影,就為圖一樂也行,不接受是正常的,畢竟是為了娛樂,文章到此就結束了。如果你想知道《邪不壓正》中的電影藝術,再往下看吧!

好,現在就看開始講我怎麼看待《邪不壓正》中的電影藝術。我會從三個方面來講。

一、「這劇情怎麼那麼散?講個故事都講不清?」散點式敘事結構

這是一種比較高級,但又難用的敘事結構,一般的電影敘事就像是小說,直線的敘事,這是最容易理解的,按照一個有序的時間軸往下發展,而散點式敘事結構就相當於散文,形散神不散,在欣賞的時候不能按照原來的方式去看,要像拼圖一樣,看了這段記下,看了那段記下,最後再拼接到一起,例如《兩桿大煙槍》、《雲圖》、《盜夢空間》都是這一類敘事方法,很多人在看《邪不壓正》的時候感覺劇情拖沓,散亂就是這個原因,但這部片從風格上很好的統一了起來,每一次通過人物近似神神叨叨的感覺以及間奏的背景音樂,把散的劇情有推動性的串聯起來,這樣的手法同樣姜文也運用在了《讓子彈飛》中,而這次這樣的手法更加成熟。

在劇情的安排上能看得出非常精心的設計,彭于晏身上就有幾條線,他和姜文的,他和仇人,他和裁縫的,他和許晴的。每一段幾乎都是在同時發生,這其實是對現實人際關係的還原,現實不似小說,人物只和一條故事相關,而是同是和多個人的關係同時進行,在故事的最後或有交匯,或有分離,而《邪不壓正》就做的非常好,彭于晏復了仇,和姜文亦敵亦友,

和裁縫分道揚鑣,和許晴完全斷連毫無關係了,這就是一種非常好的立體的處理情節的方式。一般的導演都不敢輕易嘗試這種敘事方式,但姜文敢,就算知道大眾也許接受不了,他也要做,電影的內功就需要這樣「叛逆」的人來勇敢的推動。

二、「都是些什麼台詞?聽不懂,鬧劇啊!」本土化的昆丁

一提起昆丁,無數人膜拜,但真正細研過他電影的人卻少之又少,如果細細的品昆丁的電影,你會發現他的電影中的台詞就是這樣,神神叨叨,有的沒的。這樣的風格其實是來自於現代主義藝術思想,因為在傳統和戲劇藝術中,注重劇情的關聯,對白的邏輯,一齣戲就講一件事,每一句台詞和劇情都一定要有實際的意義,這就是經典的戲劇敘述方式,但到了現代主義藝術,藝術家開始探索無意義,力求打破這種處處要有意義刻板形式,於是就有了「達達主義」,「抽象主義」,「表現主義」等等,這也被運用到了電影當中,所以在昆丁和姜文的電影中也充斥了這樣嘮嘮叨叨,大量堆積,甚至帶有強烈粗口密集的對白,在《邪不壓正》中,這樣的對白處理的非常好,人物看似在有一句沒一句的對話中打趣,卻在暗地裡進行了明槍暗箭的對決了,就比如姜文跟廖凡在吃餃子那一場,可謂典範。

本片最重要的一個詞:黑色幽默,姜文是我見過能把美國來的黑色幽默本土化最好沒有之一的導演,本片好多地方都是亮眼的黑色幽默,小的地方比如,姜文第一次出場時,他騎著自行車在北京的衚衕里唱聖誕歌曲。再比如北京的四合院里有西方的火爐,但火爐上竟然掛著北京烤鴨,還動不動就吹自己住的地方是當年曹雪芹寫紅樓夢的地方,還有日本人教論語,本來就是影評人的史航扮演裁縫助手,卻在影片里諷刺影評人,廖凡把朱元璋的卡通圖紋到前讓我想起了小豬佩奇……這就像一道道精美的小甜品。

幾個大的黑色幽默場景可謂精彩絕倫,姜文和根本一郎談判的時候,根本一郎為了展現自己對輿論的操縱能力,喊來三個日本人,當著姜文的面槍殺三個拉人力車的,緊接著出現警察、記者、報社,把可能是姜文手下特務的人力車夫栽贓成漢奸,明天就能登報,可謂一氣呵成。這一幕兩個人坐在法國人開的露天咖啡廳,街道就像是一個舞台,極具戲劇化的展現,讓人拍案叫絕,稍微一想影片中的百姓看了這樣的報道他們怎麼可能知道事情是這麼發展出來的?這不就是現實嗎?網民被各大大V,公眾號帶著輿論的節奏,都紛紛占邊,站在正義和道德的角度去評論,但根本沒有人關心這件事是怎麼產生的。

另個大的黑色幽默場景則是姜文和廖凡兩個人在彼此的車裡,相互對峙,雙方的手下用槍拼的不可開交,子彈橫飛,結果廖凡來了一句:要不躲躲?這句亮的不行,在昆丁的黑色幽默中,所有人是寧願死都不要丟氣場,但在姜文的電影中,所有的人在關鍵時刻都會小慫一下,這才為什麼說姜文真的能做到昆丁式的幽默本土化。

另外,本片大量的場景在房頂完成,在這裡,房頂就像是一個舞台,上演著各種各樣的戲劇,有武打、有感情,或許是小說本本來的創作,把屋檐房頂做成了一個舞台的存在,很有戲劇性。

作為中國僅有的CUT片,對爆頭,砍頭,性場景直接的描寫能夠看得出姜文對CUT片的把握成熟了很多,也看得出中國電影審查制度也開放了不少。

三、邪不壓正

這裡涉及到這部片深刻的主題,為什麼叫邪不壓正,其實有幾層寓意,直接的來看是廖凡和根本一郎代表的反派方,而彭于晏姜文代表正義方,最終戰勝反派方。

另一層講的是女權的覺醒,有很強的女權覺醒的意識。許晴扮演的唐鳳儀是一個極具風韻的女人,她本是完全臣服在男權之下,但在法國餐廳上打了廖凡,奉還了廖凡的不尊重,甚至在最後,在城牆上,在一群日本女人中踏出毫無畏懼的一步,從城牆跳下,砸死下面的日本軍官。

關巧紅是一個為了尋找仇人而變成裁縫的女人,她在最後毅然決然的選擇一個人離開,拒絕了彭于晏,這裡一樣看到了獨立意識的覺醒。

最後是民族大義的,日本人看似用各種方式滲透,影響北平,但最後無論是根本一郎還是入侵的軍官,最終都不能騎在中國人的頭上,騎在獅子上的人本兵被落下來的唐鳳儀砸死了。姜文在這點上依舊用了戲謔式的方式去描繪種種衝突,比當年的《鬼子來了》成熟了很多。

從電影風格來講,這是一部獨一無二的作品,沒人能像姜文能做到風格如此統一的作品,從電影藝術上來說,這是一部難得的作品,當大部分導演都還未迎合大眾而不去嘗試藝術探索和推動時,姜文一次又一次任性的貫徹,不讓電影藝術完全屈服於資本和大眾認可,也許有太多的非議,但在這個時代的中國電影發展期,真的要對姜文說一聲,謝謝,謝謝你的勇敢!

一點小細節,彭于晏和根本一郎對決的時候,根本一郎用的刀法是日本獨有的「居合」,這是一種瞬間拔刀斬殺敵人的方式,所以一郎才會在砍完一刀之後就入鞘準備下一刀,並且拔刀之前不斷的切換手勢,以掩藏自己的真正的拔刀角度,光這點就能看得出,講究!

所以,光看片子,有8分,如果加上姜文的勇敢和任性,8.5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昧讀書會 的精彩文章:

TAG:三昧讀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