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雍正駕崩前連下兩道密詔,文武皆嘆服,讓乾隆穩坐江山63年!

雍正駕崩前連下兩道密詔,文武皆嘆服,讓乾隆穩坐江山63年!

康乾盛世,又稱康雍乾盛世,是中國古代史中最後一個盛世,也曾盛極一時,在中國史中佔有重要的一個篇章,在世界史中也是璀璨奪目的一個時代。有人說,康雍乾盛世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一個迴光返照,是最後的輝煌,歷經3代皇帝的勵精圖治,持續長達一百三十四年,同時也是清朝史中的最高峰。在此期間,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在原有的體系框架下達到極致,改革最多,國力最強,社會穩定,經濟快速發展,人口增長迅速,疆域遼闊。

雖說大清盛世是由三代清朝帝王的努力下造就的,但其中在位時間最短的雍正皇帝可謂功不可沒!承上啟下的雍正帝既是個過渡者,也是「康乾盛世」的重要締造者。雍正在位期間,整頓吏治,勤於政事,一系列社會改革對於康乾盛世的連續具有關鍵性作用。他既然選擇了歷史,同時也給歷史譜寫了一個完美的篇章。

但雍正帝,在歷史上是一位十分招恨的皇帝,是一位被清代文人黑慘了的皇帝。表面上,文人們黑雍正是因為他大搞文字獄,實行文化專制,但實際上,文字獄不過是雍正整治對抗官僚集團的無奈之舉。

公元1723年,雍正從九王奪嫡的鬥爭中脫穎而出,繼承大統。雍正在位的十三年期間,不論從朝廷機制,還是吏治整合,都做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假如我們翻看雍正朝的硃批,就會看到很多雍正夜間辦公的記錄,比如「日間刻無寧晷,時夜漏下二鼓,燈下隨筆所書」;再如批鄂爾泰折「燈下批寫,字跡可笑之極」等。因此,雍正帝的勤政毋庸置疑。

雍正在位短短十三年,據記載,雍正不好女色。他的後宮也不是很多,與他老子和兒子的後宮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康熙35子20女,雍正6子4女3養女,乾隆17子10女。)所以雍正才是「康乾盛世」重要的紐帶,但是正是因為在位期間短,所以常常被人忽略甚至惡搞,比如《甄嬛傳》,試問雍正皇帝忙政務都已經累的半死,竟然還有那麼多的時間和後宮這一群爭風吃醋的女人們談情說愛?

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雍正在北京圓明園突然暴病,性命攸關。在雍正奄奄一息之時,把當時認為最終要的四位大臣(分別為二位重臣:大學士張廷玉,鄂爾泰,二位親王:庄親王允祿,果親王允禮)叫身邊,對繼承皇位進行後續安排。"我這裡有二個密詔,待朕駕崩之後,你們四人同時打開第一個密詔,把新皇帝人選昭告天下。之後把第二個密詔交給新皇帝。"雍正說。

雍正死後,為了安定大局,四位顧命大臣宣讀了第一封密詔。內容就是讓皇四子寶親王弘曆即皇帝位,就是後來的乾隆皇帝。然後,四人把第二封遺詔交給了乾隆皇帝。

乾隆登基後,宣讀了第二封遺詔,密詔上寫著:「雍正八年六月內,欽奉皇考諭旨,張廷玉懷抱純全,忠厚供職,宣力獨多每年遵旨鈔繕上諭,悉能詳達朕意,訓示臣平易近,其功甚巨。鄂爾泰志秉忠貞,才優經濟,安平易近察吏,綏靖內地,洵為不世出之名臣。此二人者,朕可保其一向不渝。朕萬年以後,二臣著配享太廟。今朕欲將皇考此旨入於遺詔內揭櫫。」

第二道密詔中雍正的意思很大白了,他為乾隆留下了四位顧命大臣,這四位將成為乾隆麾下的國度棟樑。令人覺得不測的是,雍正在密詔中故意將漢臣張廷玉放在鄂爾泰的前面,是為了提高張廷玉的地位。因為在清朝舊制中,滿人的地位要比漢臣高,漢人做官再高終歸還是外臣,所以雍正這樣的安排是為了讓張廷玉制約鄂爾泰。

這是為乾隆留下來了兩位治世能臣,一漢一清,相互制約而又相互協同,意思是乾隆在此二人的輔佐之下,必可使國家鼎盛,百姓安樂。雍正精心策劃不僅讓乾隆順利繼位,又為他留下了左右手,良苦用心非同一般。清朝的康乾盛世歷經三朝,長達130餘年,國力強盛、社會穩定。雖然這三位帝王之中,雍正在位的時間最短,但是他在其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他是康乾盛世最重要的締造者,很讓人佩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周秦漢唐明 的精彩文章:

武則天跟了李世民13年,卻為什麼一直沒懷孕?原因只有四個字
揭秘:嫁給「相撲手」啥感受,為何日本女人都以嫁「野獸」為榮?

TAG:周秦漢唐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