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颶風營救1565: 奧斯曼帝國進攻馬爾他島之戰

颶風營救1565: 奧斯曼帝國進攻馬爾他島之戰

原標題:颶風營救1565: 奧斯曼帝國進攻馬爾他島之戰



對於中世紀和近代早期的穆斯林世界而言,來自歐洲的十字軍就如同一群面目可憎的洪水猛獸。但更加讓人討厭的是這些十字軍和騎士團成員不斷加固的違章建築。


這些十字軍釘子戶,在13世紀被強拆了他們位於巴勒斯坦與黎巴嫩沿岸的眾多違章建築,轉而又游擊到了與土耳其隔海相望的羅德島。當羅德島的違章建築被新崛起的奧斯曼帝國強拆後,島上的醫院騎士團成員又轉移到了地中海中部的重要小島馬爾他。


本文的故事,就是這麼開始的。

報復社會的釘子戶



當代郵票上的醫院騎士團艦隊


自醫院騎士團總部於1530年遷址馬爾他島後,他們就一刻不停的開始自己報復社會的行動。每年都會派出槳帆船,襲擊地中海各地的商船。從北非沿海的馬格里布到夕日輝煌過的黎范特之間的廣袤海域,都是他們的作案區域。騎士團的批鬥對象不僅是穆斯林還有基督徒,特別是那些靠和穆斯林貿易而發財的威尼斯人。


正因為如此,不僅以穆斯林世界的保護人自居的奧斯曼帝國,看他們不順眼。連同樣可以結成同盟的一些基督教國家也不待見他們。不過這些流言蜚語和白眼都阻擋不住他們的非主流人生。


熟悉西方那一套的他們,早就習慣了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人生座右銘。一邊想著弄對面的大新聞,一邊還要再把對方批判一番。而且因為部眾規模小,犯案後的他們往往跑的比誰都快。


1564年6月4日,這幫報復社會的騎士團海盜們終於在屬於奧斯曼帝國的希臘沿海,弄出一個大新聞。騎士團艦隊司令官羅姆加帶著自己的小弟們,俘虜了奧斯曼帝國的巨艦蘇丹娜號。這艘船裝滿載了價值8萬杜卡特的貨物,船上還有兩位高貴的乘客:奧斯曼帝國的開羅大區經理和一位一百零七歲的老嫗--她曾是蘇丹女兒的奶媽。騎士團很自然的收拾船上細軟後就跑,隨手也將開羅大區經理及那位百歲老嫗一併綁票。


這下奧斯曼帝國的大當家蘇萊曼大帝終於坐不住了。他馬上拿出了穆斯林世界的基本法《可蘭經》,宣布一定要強拆馬爾他島上的騎士團釘子戶。



帶著華麗頭冠的蘇萊曼大帝

當然,更重要的原因是,馬爾他島在地中海地區那價格不菲的身價。何況蘇萊曼本人在1521年就指揮了奧斯曼帝國羅德島拆線辦,取得了傲人的政績。現在他要再輝煌一次。


新一屆奧斯曼拆遷辦



鼎盛時代的奧斯曼版圖


1564年,已經70多歲的蘇萊曼顯然沒法繼續親臨一線指揮。他為新的拆遷辦配備了足夠的人手和裝備:


6000名奧斯曼帝國近衛軍


300000多名來自帝國各地的軍人


8000名負責支援的臨時工


他們可以使用包括巨炮在內的62門火炮,10萬發炮彈,2000噸火藥,大量火繩槍及彈藥,頭盔鎧甲,無數的弓弦箭矢。


拆遷大隊總隊長是穆斯塔法帕夏,副隊長皮雅利帕夏。還有技術顧問,來自馬格里布的海盜圖爾古特。

他們需要拆除的違章建築,幾乎遍布馬爾他全島。最大的比爾古要塞,是醫院騎士團的城中村總部,周圍環繞著帶有棱堡的城牆和深深的壕溝。一海之隔的地方有一個森格來阿要塞。島上還有騎士團大當家的辦公室小城堡聖安傑洛堡。



馬爾他全覽圖


奧斯曼拆遷辦需要不遠萬里的來到這裡,把這些互為犄角的違章建築全部剷平。


瓦礫間的基情



一副描繪了馬爾他圍攻戰的油畫


1565年5月18日,奧斯曼拆遷隊在馬爾他登陸。拆遷隊長穆斯塔法一踏上沙灘,就著手準備將拆遷大鏟砸向聖艾爾摩堡。但在幾次中規中矩的進攻無果後,奧斯曼人只能繼續圍困要塞。圍困期間土耳其神槍手大顯神威,這些能夠一連潛伏五六個小時的精銳近衛軍,在一天內就能擊斃30名守軍,就連騎士團總經理的親侄子也命喪他們之手。


時間就是生命,奧斯曼工程隊原本計劃4天內完成的進度,最終拖拖拉拉了一個月。錯過作戰季節就意味著戰敗。數萬名奧斯曼士兵輪番進攻聖艾爾摩堡,奧斯曼炮手不顧炸膛的危險操作火炮徹夜轟擊城防。終於在6月23日,將聖艾爾摩堡強拆完畢。


馬爾他之戰總體布局圖


隨後奧斯曼人又發動對比爾古和森格來阿德進攻。守軍物資奇缺,除了黑麵包和葡萄酒還能保證供應外,其他食物例如乳酪和水果之類的已經在菜譜在消失了。奧斯曼人就更可憐了,雖然他們在物資的準備上似乎更充足,但他們每天都要處在爬出戰壕進攻的巨大風險之中,痢疾和熱病又像蒼蠅一樣困擾著奧斯曼人。連綿不斷的秋雨讓釘子戶和拆遷隊都愁眉不展,軍營已經等同一大片民工宿舍。


哪裡有苦難,哪裡就有基情。這種痛苦的時候,罕見的人性在馬爾他這片貧瘠的土地閃現,愛情的種子在這裡生根發芽。一條路堤兩邊的士兵,對共同受苦的對方產生了特殊的情感。8月31日,一名土耳其禁衛軍冒著被狙殺的風險,爬出戰壕給自己的異教基友送去一根用手絹包裹的黃瓜。


到8月末,奧斯曼拆遷隊已經因為赤道般的暑熱而失去了他們三分之一的僱員了。


姍姍來遲的西班牙王師



西班牙人的槳帆船戰艦與方陣步兵


9月,奧斯曼拆遷隊已經失去差不多一半的人了。剩下一半的人在城牆下吃了幾個月的苦頭,疲憊不堪士氣低落。馬爾他島上的釘子戶們也到了極限,火藥和食物所剩無幾。這時候,騎士團終於盼星星盼月亮,盼來了趕來營救的西班牙王師。


全歐洲最有名的富二代,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大筆一揮,派來了60艘基督教槳帆船,上面搭載了10000名基督教士兵。


9月11日,10000名基督教士兵在西西里大區經理,阿爾瓦羅的統帥下,登陸馬爾他島。害怕蘇萊曼總裁懲罰的穆斯塔法總隊長沒有抓緊時間撤走他的士兵,反而想趁基督教援軍遠道而來,還沒有恢復體力時就殲滅他們。結果,奧斯曼拆遷大隊在西班牙人著名的方陣面前折戟沉沙。納迪姆戰役的大勝,讓西班牙人完成了這次十六世紀的颶風營救。


劫後餘生的馬爾他釘子戶們


馬爾他騎士團憑藉自己的勇氣和毅力,堅持到了西班牙人的營救,最終獲得了戰爭的勝利。他們打敗了人數比他們多得多,資源和火力都遠勝於他們的奧斯曼帝國,無愧為地中海最牛釘子戶。他們的違章建築得以在這個城中村又發展了三個世紀。(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炮歷史 的精彩文章:

明朝曾想出兵馬六甲 看看家底後就慫了!
烽火戲諸侯這事是真的嗎?

TAG:冷炮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