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抗戰時,偽軍將領為何大都是西北軍出身?

抗戰時,偽軍將領為何大都是西北軍出身?

孫良誠、石友三、龐炳勛、吳化文等偽軍確系出自馮玉祥系統,整個抗日戰爭期間西北軍有46名將領投敵,幾乎占國軍投敵將領的一半左右,「降將如毛,降兵如麻」,也是個奇觀。

當然也不能一棒子打死整個西北軍,抗日名將張自忠也是西北軍出身,關鍵還是在是否具備愛國思想和民族精神,西北軍投敵較多也有歷史原因。

(大漢奸汪精衛)

一,群龍無首,各奔東西。

中原大戰蔣介石勝利後,馮玉祥的部隊要麼被張學良收編,比如張自忠所屬的宋哲元部;要麼投靠蔣介石,比如獲封山東的韓復榘部,馮玉祥下野,再也沒能翻身。從此,幾十萬軍隊分成若干大小股,再無領袖統帥。

他們首先考慮的是生存問題,而無論蔣還是張,都不會真正信任他們,屬於「後娘養的」。抗日戰爭爆發後,蔣介石為消滅異己,將所有西北軍系統的軍隊全部安排在華北地區和黃河流域,基本不許進入江南和西南腹地,面對優勢的日軍,部分西北軍將領面臨要麼死、要麼降的境地,曾經在台兒庄死戰日軍的龐炳勛如此,孫殿英和吳化文也如此。

(汪精衛校閱偽軍)

二,只有派系,沒有國家。

西北軍作為一個整體雖然失敗了,但40萬軍隊的大部分仍然保留下來,雖然暫時接受了改編,但在這些西北軍將領心目中,蔣介石和中央軍仍然是他們的宿敵,充滿不服與怨恨,而國家觀念比較淡泊。

所以侵華日軍在兵力不足的情況下採取「以華制華」的政策時,抗日意志堅決的黃埔系中央軍是策反不來的,那首選就是對蔣有怨氣的雜牌軍西北軍,相比較其它地方實力派,由於缺乏政治領袖,西北軍已是一盤散沙,汪偽參謀總長劉郁芬,汪偽第二方面軍司令孫良誠,都是西北軍大將。

三,貪圖享樂,見錢眼開。

西北軍出自苦寒之地,糧餉向來不豐,馮玉祥又故意以所謂樸素作風要求部下,所以部下什麼「五虎將」、「十三太保」都沒有什麼家財,與蔣介石的大手筆相比較,確實相形見絀。在中原大戰中,蔣介石擊敗馮玉祥除了用子彈和炮彈外,還有「銀彈」和「肉彈」。

抗日戰爭爆發後,富庶地區大片淪陷,生活條件更為艱苦,中央軍都發的半餉,雜牌軍更是糧秣可憐,部分西北軍將領在日本人的高官厚祿引誘下,紛紛叛變。

四,上行下效,內部鬆散。

這個小編不方便展開說了,總之西北軍將領受馮玉祥影響,軍人榮譽感和忠誠度較差,或許他們覺得,投蔣和投日沒什麼區別。

還有部分投敵者,其實是在蔣介石默許下「曲線救國」的,抗日戰爭勝利後,搖身一變又成了國民革命軍正規部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震驚事 的精彩文章:

銀金花:最神勇抗日女戰士,白刃戰幹掉七個鬼子,106歲仍健在

TAG:歷史震驚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