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道教百科 道教音樂

道教百科 道教音樂

道教音樂,從上古時的祭祀禮樂,隨之成為與經懺(經典)科儀相結合的經韻道樂,構成了傳遞道教文化信息特有的道樂語言。這些語言的腔調以及聲音的高低、語勢的輕重緩急和聲調的抑揚頓挫而形成的韻律,構建出了具有道教特色的、顯著的經韻曲調及神仙樂章。

道教音樂,追求自然、恬淡、空靈、虛靜,彰顯出不為物累,超凡脫俗的精神境界。聽之有漫步雲際、天人合一之感,品之則有返樸歸真之念。道教音樂,長期以來一直被譽之為「天籟之音」。其無論是莊嚴肅穆的讚頌神仙、飄渺恬靜的心性修鍊;還是威嚴雄壯的仰啟天真或悲嘆垂憐的追薦亡魂,不同情感的經韻、經詞都有相對應的韻律形式來抒發。此正如清代音樂大師徐大椿在《樂府聲傳》中所說:其聲其音「飛駁天表,遊覽太虛,志在沖漠之上,寄傲宇宙之間」。

唐代是道教音樂發展的鼎盛時期。唐高宗曾令宮內樂工製作道調。玄宗親制《霓裳羽衣曲》《紫微八卦舞》並親自教授道樂。還命道士、大臣獻道曲。當時蜀中女詩人薛濤在《試新服裁製初成》詩中有「長裾本是上清儀,曾逐群仙把玉芝;每到宮中歌舞會,折腰齊唱步虛詞」之句。可見當時道樂流行之盛。宋代太宗、真宗、徽宗編寫了《步虛辭》《散花詞》《白鶴贊》《玉清樂》《太清樂》等道樂。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道樂總集《玉音法事》,即於其時編成。元代,全真重清修,道樂多清幽出世;正一重齋醮與符籙,道樂雄渾古雅。明初道樂逐漸規範化,清代沿襲明制。

總之,道教音樂高雅而不流於世俗,注重內在的精神修養而不失華麗,其大體風格旋律起伏不大,曲調平穩猶如行雲流水,莊嚴肅穆、寧靜飄逸。充分反映了道教見素抱樸、清靜無為,不尚奢華的思想特徵。

貼吧:道教第一洞天吧

微信號:JYSyangtaigong

新浪微博:@濟源市陽台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濟源市陽台宮 的精彩文章:

道教詩詞 仙境
道教詩詞 九曲雜詠

TAG:濟源市陽台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