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苑漫步】家有石屋
有一間自己的石屋,給心儀的石頭安個家,是我多年的夙願。
江南嫣紅(黃蠟石)
這個願望今終如願,家歸夢圓。
鴻運當頭(黃蠟石)
只是因為十年前的一次「邂逅」,不經意間喜歡上了石頭,從此,就有了我與石頭的那些事,也有了今天這個「家」。
石屋不大,共兩間不足100平米,卻擺滿了各類奇石、雕件數百方。
美國電影《卡薩布蘭卡》里有一句經典台詞,「你的氣質里藏著你走過的路,讀過的書和愛過的人。」
麴院風荷(黃蠟石)
我說,我的石屋裡也藏著我的石路歷程和愛意,這裡面寫滿了撿石的時光、淘寶的快樂和石友間的友誼,當然,也有短暫的迷茫和無奈,但更多的是那份執著和深情綿長的「詩情石意」。
溪山秋色(黃蠟石)
石屋就在家裡的首層。
我與妻子有個約定,樓上的衛生請家政或歸她打掃,一樓的石屋概由自己打理,這不是為了節省工錢,而是擔心他人不懂,怕弄壞石頭。
自得(大灣石)
愛石如痴的我,對每一方石頭的擺放和保養,都自己動手,這已成了我的習慣。
項莊舞劍(黃蠟石)
石屋除了美石,還有書香。
宋真宗趙恆《勵學篇》寫到:「安居不用架高樓,書中自有黃金屋。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國色天香(黃蠟石雕件)
不久前,書法家包嘯虎先生贈來「書香石屋」墨寶,這間石屋從此有了書香,添了墨韻。
《書香石屋》
石屋收藏了上海、金華、龍游和蘭溪本地書畫、石界朋友送來的字畫,數量不多,也算不上名家、大家,但值得我珍藏。
《室無石不雅》
最有紀念意義的當是朱維康先生送的油畫作品《和尚洲》,那是我們一起快樂撿石的見證,畫中的沙灘、橋樑如今已蕩然無存,當年我們忙著撿石頭,而他忙於寫生,用畫筆定格了美麗的瞬間。
油畫《和尚洲》
喜歡石頭的雪海表哥還給我精心製作了一排書櫃。
這些年我或買或訂了一些賞石書刊,外出時協會、石友也送來不少石頭書籍,幾百本賞石書刊堆滿了書房,這次乾脆全部搬到了石屋。
石屋儼然成了我的第二書房,工作之餘我常在這裡看書、寫作,不少賞石文章就在這裡寫成,好多平台微文也在這裡推送。
守望(黃蠟石)
石屋有快樂,也心生感悟。
黃蠟石籽料(老年斑細蠟凍)
回到家,在石屋煮一壺香茗,把一方美石,守著窗外那一片風景,靜賞愜意時光,一切勞累與煩惱煙消雲散。
有時,叫上三五朋友來石屋聚聚,品茗賞石,切磋交流,一起品生活,讀人生。
歲月靜好。在城市一偶有一間石屋,鬧中取靜,獨享閑適,讀一本書,品一杯茶,聽一曲高山流水,守一屋子石頭,不負餘生,應是幸事。該感恩生活,感謝石頭,感謝大自然的饋贈。
高山流水(蘭江水石)


TAG:黃蠟石縱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