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越成熟的人越少曬生活?
GIF
昨天看了一篇《為什麼心智越成熟的人,越少在朋友圈曬生活?》的文章。
文章大致內容說的是——很多人都希望能活在別人的尊重里,享受著別人投來艷羨的目光。為此不惜無底限在朋友圈展示著自己的地位,賣弄著自己的才學,炫耀著自己的擁有,吆喝著自己的成就。
而一個真正心智成熟的人,不會刻意炫耀自己擁有的成就、頭銜、家產,因為他們深知這個世界還有不如他們的人。也正是這份體諒與理解,才使得他們很少將自己的生活曬出來。
首先,我要明確定性這篇文章是一篇十足的毒雞湯。
雖然文章里的觀點並不全錯,但將發朋友圈頻率和心智是否成熟直接掛鉤,不免讓我覺得這種硬扯出來的關聯本身就很心智不成熟。
一條朋友圈是否讓你感到厭煩本身就是一個很個人很主觀的事情。
如果這條狀態的主人是你暗戀的對象,哪怕ta一天發100條動態,你也有可能每個標點符號都在做閱讀理解。反而如果是你討厭的人,哪怕是只發了個逗號,你都會覺得這人是在無病呻吟,噁心至極。
我們早已習慣於每天打開朋友圈,漫無目的地刷動態。看見頻繁刷屏的不相干的人,會莫名心生厭倦,也會屏蔽。但心裡也期待某些人,渴望知道他們的動態,知道他們的生活現狀,在做些什麼,吃些什麼,人在哪裡,心情如何...
朋友圈已經成為你和這個世界產生聯繫的紐帶。
一旦有些人幾個月,甚至幾年不發一條狀態,每當我偶爾想起這個人時,跑去看他的動態,發現都是幾年前的狀態,曾經那麼熟悉的人突然在我的生活中人間蒸發,心中不免會有些失落。所以有些時候,我很希望身邊的人能多發些朋友圈,讓我知道你們過的很好,讓我人生中這些相交線沒有斷裂。
這篇文章強行將心智不成熟的表現全部栽贓給一款社交軟體,這個罪名未免有些過於沉重了。
說說那些頻繁發朋友圈的人,這類朋友圈我們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發工作內容;一類發生活內容。
頻繁曬工作相關內容的人,大多都是因為工作職能需要,比如銷售、微商或者是主管。雖然他們的內容大家看來都是冗長乏味的信息,但是這些信息對這些人而言其實是就是他們的奮鬥目標。他們明確知道自己的方向,將工作置於自己人生中很高很重要的位置。他們有危機意識,對賺錢、升職的渴望幾乎佔領了他們生活的全部。這類人進取意識更強,生活態度更為現實,而且發這些信息時同樣不在乎別人的評價。而你面對這些人,能說他們的心智不成熟嗎?恐怕這類人要比好多朋友圈裡看客人心智更成熟...
而生活喜歡曬生活相關的人,也要看他們曬時的心態,你今天曬男朋友帶你去了一家好的餐廳,他會曬今天多讀的一本好書。你在曬你娃娃的九連拍,他在曬咖啡館裡午後的陽光。對於可分享的喜悅,你們有完全不同的定義和標準。
而那些什麼都不曬的人,也並不能代表他們的心智有多成熟,可能他們比曬朋友圈的人更敏感,更脆弱。他們害怕得到關注,不喜歡別人的評論和點評,也許他們會把自己的動態發到其他更關注者少的地方,目的就是避免了別人的評論,這只是他們抒發自己情緒獨有方式,和別人無關。他們害怕被別人知道,更不想被人知道。這些行為都很個人,但和成熟不成熟完全沒有必然聯繫。甚至有些人因為太在意別人的評論和目光,這種心理反而更不成熟。
心智成熟的人明白,別人的生活,99%與自己毫無關係。自己的生活,也與99%的人毫無關係,而一條朋友圈並不能涵蓋一個人的全部。
就像知乎網友說的那樣:我們年輕時,看到的往往是我們生活帶來的表象,而隨著年齡的逐漸增大,看到隱藏的部分開始逐漸增多。落在一個人一生中的雪,我們不能全部看見。
文字源自|保安007
「請多給他人一點寬容」
GIF


TAG:大忘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