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尿液檢查關注這幾項 讓早期腎病「無處遁形」

尿液檢查關注這幾項 讓早期腎病「無處遁形」

對於慢性腎病而言,越早診斷,治療意義也就越明顯,能有效延緩進入尿毒症的節奏。而尿液作為腎臟排出雜質的主要手段,對於反應腎臟狀況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並且尿液檢查方便快捷,腎病患者也不會有什麼痛苦。因此掌握尿常規中這些指標的意義,對於及早發現病情,對症治療就由很重要的意義了。

一 蛋白尿

我們常看到的尿常規的化驗單上蛋白-,表示陰性,也就是不存在尿蛋白的可能;蛋白±表示弱陽性,再往後濃度變高就用+,++,+++這樣表示,加號越多,表示蛋白質濃度越高,這樣可以判斷出現了蛋白尿。但由於這只是測定一次尿的結果,容易受尿液濃縮及稀釋程度的影響,常常不能準確反映蛋白尿的程度。

需要注意的是還存在一種生理性尿蛋白,常見於高蛋白飲食後、精神激動、劇烈運動、長時間受寒、妊娠等,都可能出現暫時性的蛋白尿,但尿蛋白定性一般不超過+,檢查時需要結合身體情況。

二 尿微量白蛋白

這項指標主要用於腎病早期階段的蛋白量評價,由於白蛋白的分子量大,不能越過腎小球基膜,因此,在健康人尿液中僅含有濃度很低的白蛋白,具體到每升尿白蛋白不超過20mg,所以又被稱為「尿微量白蛋白檢查」。

在一些疾病的早期,如糖尿病腎病1-2期,高血壓腎損害以及一些肥胖相關性腎損害的早期,普遍合併腎小球內壓力增高現象,絕大多數患者還無任何臨床病態前,他們的尿液中就能發現大量微量白蛋白的存在,也就是說一旦這類人尿液中出現微量白蛋白尿,他們腎臟內的壓力已經開始升高了,此時及時干預相當多的患者是可以逆轉病情發展的。

三 24小時尿蛋白定量

為了進一步的確定蛋白的流失程度,需要測定24小時尿蛋白定量。這項檢查是通過收集24小時的全部尿液,來測定其中的蛋白質的含量,進而計算出24小時內的蛋白總量,因此可以準確地反映患者一天之中蛋白質丟失的情況,不易受到飲水量、尿量的影響。

正常人24h尿蛋白定量小於150mg,一般在40-80mg之間。需要注意的是偶然一次發生24小時尿蛋白定量超標,是不能確診為腎病的。經過多次檢查,存在三次及以上的24小時尿蛋白定量指標均高於正常參考範圍,才可以判定患者確實發生了腎臟病變。

四 紅細胞

包括紅細胞計數、紅細胞(高倍視野)等,是反映血尿的首要指標,正常值成人波動於0-3個/高倍視野。如每個高倍視野紅細胞在5個以上,稱為血尿,說明泌尿系統存在出血。根據血尿的程度和多少分為鏡下血尿和肉眼血尿。血尿常見於急性腎小球腎炎、IgA腎病、遺傳性腎炎、泌尿道感染、腎結核、腎結石、腎腫瘤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河南譽美腎病醫院 的精彩文章:

TAG:河南譽美腎病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