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澳洲生活到底好在哪裡?作為一個來澳多年的普通人我會這樣回答

澳洲生活到底好在哪裡?作為一個來澳多年的普通人我會這樣回答

作者簡介:海邊小妹,坐標澳洲,自由撰稿人兼中文老師。用心記錄在異國他鄉的生活感悟。文字真實不做作,在多家雜誌發表文章。

國內的朋友最常問到的就是:在澳洲的生活到底怎麼樣?

每次我都無法用一個「好」或「不好」來概括,就好像有人問你在中國的生活到底怎麼樣?真的不好回答,因為不同的人感受肯定是不一樣的。

大家的好奇也很正常,畢竟是文化迥異的不同國度。放寬眼界,看看遠方的世界,品味不同的人生嘛。今天,拋開澳洲的政治、經濟、文化、娛樂、體育之類的不說,我就站在一個普通小老百姓的立場,如實記錄身邊人最最真實的感受。

當然,本文涉及的主要是從中國移居到澳洲的華人,至於在澳洲土生土長的人,不管是什麼膚色的,感受肯定會有差別。移居來的人,正因為有了兩邊的對比,才更能體會兩國生活的差異之處。

我會從正反兩方面分別介紹,先從好的說起吧。


自然環境好

這一點幾乎是所有人的共識。純凈的空氣、通透的藍天、熱情的陽光、清澈的海水、乾淨的沙灘、隨處可見的大片綠地,可以說是所有人對澳洲的印象,確實是貨真價實毫不摻假的。

澳洲生活到底好在哪裡?作為一個來澳多年的普通人我會這樣回答

澳洲相對地廣人稀,可以說是人類住進了大自然之中。

家裡常會跑出大個兒的蜥蜴、蜘蛛,甚至有一次我的卧室不知哪個角落藏了一隻蛐蛐,一到晚上就叫,天天給我唱催眠曲呢。我家附近有個叫狐狸山的小高爾夫球場,一直沒想過為什麼起名叫狐狸山。直到有一天,發現一隻狐狸屍體直挺挺地躺在路邊,才驚覺原來真的有狐狸生活在我們身邊啊。它們在夜間出沒,所以不為人知。

至於房前屋後的樹上,每晚都嘶叫活躍的一種澳洲特有的負鼠,就更是普遍,如果它們鑽進屋頂,相當惱人,半夜會聽到天花板上面有腳步聲,剛來澳洲時令我毛骨悚然。後來知道是怎麼回事就不怕了,請專業的公司來把它們趕出去就好。

毫無疑問,對於像我這樣特別喜愛大自然和動物的人來說,澳洲是個好地方,每天叫醒我的是窗外嘰嘰喳喳歌唱的鳥兒。澳洲養各種寵物的家庭也很多,隨處可見貓貓狗狗,關鍵是它們的生存環境和待遇很好,看著它們活得那麼快樂,每個愛動物的人都會感到欣喜。

當然,這裡也適合像我這樣喜歡清靜的人。因為人口密度低,每戶人家間隔大,平時外面也沒人,很難得聽到人聲。有時我貓在家裡對著電腦一天,耳朵里除了窗外的鳥叫聲,就只剩下鍵盤的敲擊聲了。感覺這樣的時光特別超脫,斯是陋室,勝似桃花源。

下圖是女兒和小夥伴們,正在跟野生袋鼠賽跑呢,離市區遠一點兒的地方,就能找到野生袋鼠,根本不用去動物園看關在圍牆裡的。

澳洲生活到底好在哪裡?作為一個來澳多年的普通人我會這樣回答

相對公平,按規章辦事

雖說沒有絕對的公平,但在澳洲,至少表面上不會讓你感覺到被不公平地對待。至少,整個社會都視公平、公正、尊重為美德。雖不能保證每個人都能真正做到,但至少大眾的認同是一致的。

這也是為什麼在澳洲要小心被人控告種族歧視,有時候我跟女兒說起某個黑人,原本並無歧視的意思,只是用膚色來區別我指的是誰而已,女兒都會趕緊打斷我,提醒我不要種族歧視。一個十歲的小孩子對此這麼敏感,可見學校對這方面的教育是很重視的。

作為既無關政治又不做大生意的普通工薪族,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在澳洲辦事完全不需要找關係託人情,任何政府機構辦事都是公事公辦,完全按照規定操作。只要資料按清單準備齊全,就很簡單,不用陪笑臉討好什麼工作人員。

澳洲生活到底好在哪裡?作為一個來澳多年的普通人我會這樣回答

關照弱勢群體,慈善工作深入民眾

對小孩老人和行動不便的殘障人士,無論是從公共設施還是人文關懷,都做得非常到位。不是口號喊出來的,而是落實到細節,處處可見,包括專供他們使用的通道和設施,這一點我將在另一篇文章詳細介紹。

我知道的朋友就有兩個正在做有關弱勢群體的服務工作。她們就職於政府機構,其中一位是專門為新移民提供幫助的。

另一位朋友在婦女兒童緊急救助中心工作,那裡專門接收遇到重大困境無處可去的婦女兒童。

比如:遭遇家庭暴力的女人,會帶著孩子投奔他們;沒有合法簽證滯留下來,因為被丈夫拋棄等原因無處可去的婦女兒童......避護所無償為他們提供臨時的住處,保證他們的溫飽和基本生活,還會為他們找律師、申請難民簽證等等。

澳洲人工不便宜,雖然物資可以從募捐中獲得不少,但僱傭這麼多工作人員為他們服務,就要花費政府不少錢。澳洲稅收不低,但相對來說,已經有不小的比例是用在百姓身上了。

我朋友就職的婦女兒童緊急救助中心,英文名稱是Women"s & Girls" Emergency Centre (簡寫為WAGEC)。下面兩張是官員到中心探訪的照片,摘自該中心官網。

澳洲生活到底好在哪裡?作為一個來澳多年的普通人我會這樣回答

澳洲生活到底好在哪裡?作為一個來澳多年的普通人我會這樣回答

澳洲大大小小的慈善機構特別多,並不是做秀搞形象工程, 幾乎每個購物中心都有他們的臨時攤位,售賣東西,收益都用於慈善。平時在家,也會有人上門來宣傳,要你捐點小錢。

最常見的是慈善機構設立的二手店,店裡的東西都是捐的,清潔消毒後售賣,裡面的工作人員大多是義工,沒有薪水,賣得的錢款用於慈善事業。

說是二手店,其實也有許多全新有吊牌的東西,有的是不合適的禮物,用不上就捐了,也有廠家商家的尾貨捐出來。我自己也會光顧這樣的店子,給孩子淘書,反正書是多多益善的,二手一手無所謂。

體力工作同樣受人尊重

在澳洲,明顯地感覺到工作是不分高低貴賤的,這不僅是表面上說說而已,確實深入人心。因為,藍領人士的收入往往秒殺那些看起來體面光鮮的白領。而且,他們的工作不那麼操心,心理壓力小,甚至時間上更為靈活自由。

當然,高學識、有頭腦、有專業、有技術、有能力的人,在什麼社會都會活得很滋潤。如果你不那麼聰明,沒什麼學歷,也沒什麼擅長的技術,也不用怕,只要你肯賣力、肯吃苦,就一定能掙到錢。

比如,打掃衛生不難學會吧?可以說是零入門成本的。我們在購物中心隨處可見的清潔工人,拿著掃帚拖布四處巡視,保證自己負責的區域的乾淨衛生,這不難吧?就是這樣一份工作,薪水並不比辦公室文員低。也絲毫不會被人看不起。

當他們過來清潔你眼前的餐桌時,我們都會非常客氣地表達感謝,從他們臉上,你看到的是自信和淡定,偶爾還會快樂地和你打招呼聊兩句。

都知道在西方國家,醫生和律師是高薪又體面的職業,因此考這些專業特別不容易,大學讀書的時間也比普通專業更長,許多華人移民最希望自己孩子從事的,就是這類體面穩定高薪的工作。因此從孩子很小開始,就參加各類補習班,要在成績上拼出路。在咱們華人傳統思維里,就算藍領工資再高,都不太情願讓孩子做。

但大多數普通的本地西人,從心裡並不認為孩子必須從事文職。

我家鄰居大男孩兒,就是高中畢業沒考大學,去TAFE(類似中國的職業學校)學了汽車維修,估計他很喜歡干這個,成天在家搗鼓一台已經被他半拆了的車。做個修車師傅,也算是有一技傍身,而且收入高,基本不用擔心失業。澳洲沒車就像沒腿,每家至少一台汽車,車輛保養檢修是鋼需。

記得曾看過報道,澳洲普通的搬磚工人,每月收入可達2到3萬澳元。當然,這也是真正的血汗錢,風吹日晒,還要有強健的體魄,人家付出了就應該得到回報。我每天接送孩子,路過附近的建築工地,常看到工人們有說有笑,邊聽音樂邊幹活,感覺他們是很快樂的。

想不那麼累,可以學點簡單的技術,比如當個電工、水管工、鎖匠、裁縫、修鞋匠之類的,這些工作相對輕鬆,時間靈活自由,一樣能過上舒服的小日子。

我有個朋友忘帶了鑰匙,打電話叫人過來幫她開鎖,人到了以後,不到兩分鐘搞掂,花了60澳元。人家現從家裡跑出來專程為你服務嘛。

所以,在這裡,只要願意努力,不能說多富貴,但豐衣足食住個大別墅是一定可以的。關鍵是不用靠人脈拉關係,簡單清爽自由,只要是憑勞動掙錢,不管是腦力還是體力,沒人會瞧不起,更沒人笑話。

下圖的每小時平均工資,摘自2017年10月25日的《Daily Mail》(每日郵報澳洲版) 官網:

澳洲生活到底好在哪裡?作為一個來澳多年的普通人我會這樣回答

自由的多元文化國家,新移民更容易融入

澳洲是移民國家,移民來自全世界各地,政府也很重視各國家各民族傳統文化的保護。每年有多元文化節,就是對此的重視。

在這裡生活,感覺自由簡單。只要不觸犯法規,不妨礙別人,你想怎麼活都行,自己舒服開心最重要,不需要過多考慮別人的眼光,包括穿著打扮、行為方式。世界那麼多不同地方來的人,真是什麼樣的都有,大家都習以為常了,誰也不會對你的生活品頭論足。

對我們普通人來說,最大的方便就是生活上的便利。

你能吃到世界各地的美食,買到世界各國的食物。像我們長著中國胃,離了中國那些傳統食物真是沒法活,只要有華人居住的地方,就一定能找到華人的食品。現在就連澳洲本地的超市都有專門的亞洲食品貨架了,我竟然連咱們的海天醬油都看到了。

政府對新移民也提供許多幫助服務,比如有免費的翻譯熱線,在醫院有翻譯服務等等。哪怕你一句英文都不會,在這裡也能活得不錯,這真不是誇張。當然,最好住在華人聚居的區,餐館什麼的全是同胞,很方便。

說了這麼多讚譽之辭,澳洲在你心目中是不是特別完美呢?別急,凡事都有兩面,我們也得客觀公正地看到它不那麼完美的一面。比如:生活單調,移民過來之後社會地位不如國內高,生活過於安逸等,我將在下一篇詳細介紹,歡迎繼續關注。

本文為移民幫原創,轉載請申請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移民幫 的精彩文章:

南澳132/188簽證重開,名額搶佔刻不容緩,請速速出手
孩子在美醫院喝杯奶竟收到近2萬$賬單!避免被宰你需了解這些

TAG:移民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