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決賽夜,我們不談世界盃

決賽夜,我們不談世界盃

足球和中國足球是兩回事。——郝海東

文 / 華商韜略 孔令娟

世界盃今晚落幕,留守在國內的中國足球也鬆了一口氣,被不斷拿來比較、冷嘲熱諷的日子可以告一段落了。

別人家的孩子再好,操心的還是自家的孩子。

中國足球職業化二十餘年,國足水平非但沒有進步,還出現了人才凋零。從本屆世界盃亞洲隊伍的表現來看,中國足球與他們的差距好像又被拉大了。

【「真的不甘心。」】

第一個將足球效應最大化的地產老闆是王健林。

「只要扳平就算贏球,獎金翻番!」1996年大連萬達做客昆明,上半場被八一隊連灌兩球,眼看著不敗紀錄要被終結,王健林在球員休息室里心急如焚。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斯文森在下半場剛開始就建功,隨後孫偉用腳後跟磕進扳平的一球,萬達全隊也打瘋了,硬是抵住「高原優勢」,搶到一分。

這場平局讓萬達繼續保持不敗,最終他們把「神奇」延續到了55場,主場則是連續57場不敗,連奪三個聯賽冠軍。

大連萬達是中國職業聯賽的第一個王朝,當萬達集團還是偏於一隅的房地產公司的時候,萬達足球隊已所向披靡,聲震華夏。

王健林也是第一個讓足球嘗到資本力量的人。

喜歡大場面、干大事的他捨得花錢,從1994到1999,六年間投入3.5億。與那些低調的國企贊助商相比,他這個民營企業老闆是絕對的土豪。

在被各種演繹的版本里,他每到球隊就帶著一個裝滿現金的密碼箱,走進更衣室啪的一聲拍在桌子上,「贏球就全是你們的」。剛有職業球員的時候,月薪高的才3000元,萬達一出手就是數十萬的獎金,對他們的激勵可想而知。

在「金元政策」下,大連擁有最好的國內球員、最好的外援、最好的教練,國家隊里萬達的人也佔據半壁江山。在客場打進萬達兩球的八一球員郝海東,第二年就以220萬元的當時最高轉會紀錄,被王健林招致麾下。

這個班底讓大連隊(包括後來的實德)2011年里拿下8冠,領先後來者廣州恆大。

王健林摯愛足球,激動的時候還要下場指揮。但他進入足球的最初目的還是為了蓋樓。

曾是大連體委副主任,被委派到萬達擔任俱樂部主任的任舉一對媒體回憶,1993年,王健林找到大連市體委,想在體育場附近蓋樓,為表誠意,他願意贊助大連足球隊400萬元。

但這件事後來因為某市長反對而擱淺,不過王健林仍然願意贊助球隊。

因為慷慨和會做人,1994年中國足球推行俱樂部制時,大連市體委找到了王健林。「否則根本不會找他,那個時候放眼大連市肯定有比他更適合的。」

大連,也由此成為中國只有一座的真正的足球城。

足球是大連人生活的一部分,他們擅長踢球,也熱愛足球。鼎盛時期,大連成建制的球隊有2000多支,家長們也喜歡把孩子送去學足球,即使基層足球教練,找媳婦都特別有優勢。「哪怕你只是一個廠隊的明星,半個城的姑娘都會知道。」

大連人對足球的熱情,讓當地政府看到了通過足球提高政績的可能,王健林則從中看到了讓萬達崛起的良機。

當時沒有土地使用權制度,拿地靠領導批條,微妙的政商關係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足球則成為一座橋樑。1996年,大連萬達去天津比賽,市裡五大班子到機場送行。

大連萬達球員還是王健林的銷售利器。他把房子獎勵給球員,而這些球員所在的樓盤,則受到大連群眾的追捧。1997年,萬達住宅銷售量占當時大連的近1/4。

跟政商脫離不了關係一樣,中國足球也不是單純的足球。直到2016年2月24日撤銷「國家體育總局足球運動管理中心」,中國足協一套人馬、兩塊牌子的局面才不復存在。

職業化是標準化、規範化、制度化,但在雙重甚至多重標準下,在多方勢力和利益的角力下,中國足球不僅沒有實現真正的職業化,反而成為暗灰地帶,滋生出「假、賭、黑」。

走過最初的黃金年代後,中國足球暴露的問題越來越多,加上某市長的強勢干預,讓準備把產業向全國擴張的王健林萌生退意。1998年足協杯半決賽,質疑裁判判罰的王健林衝進賽後新聞發布會,宣布賽季結束後,萬達將永遠退出足壇,以示對中國足球黑暗的抗議,這也成為他告別球場的轉折點。

在大連市政府的挽留下,萬達又支撐了一個賽季。1999年12月,王健林正式將俱樂部和足球基地等資產一併甩賣給實德。

任舉一回憶,在俱樂部改名的那一天,王健林準備去參加一個活動,臨上車之前突然轉過頭對他說:「真的不甘心。」

這個「不甘心」讓王健林沒有真正離開足球。

2011年,中超因為「反賭打黑」進入寒冬,萬達雪中送炭,不僅成為冠名商,還將冠名費提到歷史新高。此後,萬達將青少年送到歐洲俱樂部鍛煉、斥巨資舉辦「中國杯」、投資馬德里競技。

2015年,阿爾濱在中甲快支撐不下去的時候,大連市政府再次找到了萬達。最終在萬達的推動下,與其關係密切的大連一方接手了阿爾濱。

上賽季,這支隊伍沖超成功,王健林也藉機重返大連足球。

「2017年是萬達集團歷史上難忘的一年,萬達經歷了風波,承受了磨難。」經歷了股債雙殺、割肉甩賣和輿論風波後,王健林在年會上說。

對比集團的發展,萬達的足球也是同樣,但願風雨之後,可以早日彩虹再現。

【「這算個屁!」】

「我對職業足球的發展太失望了,雖然水平有進步,但足球場上黑暗的東西太多了。現在的聯賽狀況,想搞好足球還是不行的。」王健林1998年宣布退出中國足壇時激憤地說。

但是有人不信邪,一腳趟進了這河渾水。

在舟山黨校做歷史老師時,宋衛平還兼職做體育老師。他經常踢二對二、三對三的足球比賽,31歲前還可以打滿全場。1998年,事業初成的宋衛平著手組建了浙江綠城足球俱樂部。

學歷史的宋衛平看的不是眼前,而是身後,別人把房子當成工業品來做,無限複製,但是他希望自己的房子是藝術品,能流傳千年,為此甚至不計成本地投入。

但中國足球這個大染缸,卻讓他的清高和尊嚴蕩然無存。

從1998到2000年,綠城連續三年沖甲失利,降級的吉林敖東出售,於是綠城購買了這支隊伍和甲B資格。2001年,綠城對俱樂部的總投入為8500萬元,這是他們當年總贏利的2/3。

但「移花接木」卻成了「引鼠入室」。10月6日,綠城對陣長春亞泰,不多不少地輸給對方6個球,讓後者以一個凈勝球的優勢壓倒成都五牛沖A成功。這就是著名「甲B五鼠」案。

「我從事商業活動這些年都沒送過這麼多錢,沒想到干足球的過程中,整個俱樂部上上下下很輕易地達成共識,應該去做裁判工作,但10月6日出現的事情給了我6個響亮的巴掌。」

賽後,感到對不起浙江球迷的宋衛平怒髮衝冠,從球員休息室直接來到新聞發布廳,宣布開除5位涉嫌假球的球員。

「對於有問題的球員絕不手下留情,甚至不惜把整個球隊都開除光。」

「這些隊員可以為了金錢賣掉良心和一直支持他們的球迷,他們為什麼不去賣爹娘?」

「現在看來中國足球有些醜惡的東西是我力所不能及的。」

……

但第二天,中國隊1比0戰勝阿曼,提前兩輪闖入韓日世界盃,宋衛平這些激烈又有警示作用的言辭淹沒在一片歡慶的喧囂之中。

足協專職副主席閆世鐸一句「中國男足從此站起來了」,掩蓋了「黑洞洞的深淵」。但它只能讓中國男足暫時站立,此後跌進去便再也沒爬上來。

是年12月,另一個圓臉的胖子又點燃火藥引子。

廣州吉利只打了一個賽季就要退出甲B,在向廣州球迷告別的新聞發布會上,一開始董事長李書福只是照著事先擬好的新聞稿念,也許是言不由衷,他實在念不下去了,而是拋開稿子開始控訴起來:

「一場球100萬、200萬地行賄,可是從來沒有一個搞足球的官員、裁判員給抓起來。」

「整個足壇似乎與中國經濟的市場化進程格格不入,場內的遊戲規則基本上是被場外的黑幕交易所左右。中國足協為所欲為,沒有規矩。」

「這次中國足球衝出去了,但與我國經濟取得的成就相比,這算個屁!」

……

李書福激起了宋衛平的血性,年輕時他就因為「敢說」被迫離開舟山黨校,下海創業。

宋衛平認為應該抱團戰鬥,他要在杭州再開一場發布會,形成更大的聲勢。除了李書福,天真的他居然還想邀請閆世鐸來參加發布會,後者當然不會前來。

這次杭州媒體會見面,李書福說裁判收了主隊又收客隊,而且開口就是六位數;宋衛平說主場送裁判六萬,客場送三萬,並表示會在適當情況下公布收錢裁判黑名單。

新華社記者楊明在《黑哨》中這樣分析宋李二人的憤怒:主要是由於他們是民營企業家,花的錢都是自己辛苦掙的,要是他們是國營企業,估計也就忍氣吞聲了。

宋衛平「語出驚人」,名字一夜傳遍大江南北,一眾記者每天追著他,尋求最新的打黑新聞。

他的「黑名單」也嚇壞了中國足協。曾喊出「殺無赦、斬立決」的閆世鐸親自跑到杭州安撫宋衛平,後來足協召開新聞發布會,表示黑哨「只要認錯,足協就不會曝光」。

最終,良心未泯、唯一自首的龔建平成為替罪羊,被判刑10年,後在服刑期因血癌去世。宋衛平後來對身邊的人表示,自己是「掃黑行動」的失敗者,不願再提往事。

當時,宋衛平、李書福和媒體都把焦點集中在裁判身上,但是2009年一起賭球案件牽出的「打黑風暴」表明,中國足壇的潰爛是系統性的,從球員到教練員、從俱樂部官員到投資商,從裁判到足協官員,無一清白。

但宋衛平是真的熱愛足球,與放炮後就走人的王健林和李書福不同,他一直堅守在中國足壇,並建立起一套非常完善的青訓體系。

2016年10月30日,宋衛平目睹綠城降入中甲。雖然他們是國內最重視青訓的俱樂部,但在新一輪「金元足球」的衝擊下,綠城的年輕人根本沒有成長的時間和空間。

「我心疼宋衛平!」一名報道中國足球多年的記者談到綠城降級時感慨地說。

去年底,宋衛平賣掉了綠城足球俱樂部一半的股權。

【沒有純粹的足球】

掀起最新一輪足球狂潮的是許家印。

王健林、宋衛平,是一個、兩個地產老闆和足球的故事,但是許家印身後則是一排追隨者。

這也像中國的樓市,以前買房是個人的選擇、個人的投資,但是發現樓市的財富效應後,便無數人蜂擁而至。

許家印是率先發現足球財富膨脹效應的人。

當然,這種財富不是經營足球俱樂部本身。2016年賽季,16支中超俱樂部總成本110.14億元,總體虧損將近40億元。恆大五年來已經累計虧損超過38億。5月3日,亞洲足球第一股「恆大淘寶」已經變為「ST恆寶」。

但足球是品牌和公關的工具,投入的錢只是企業的廣告費和公關費罷了,甚至更便宜。

許家印投資體育俱樂部是從女排開始的,因為受80年代女排精神影響,他心中一直有個女排情結。2009年,許家印投資2000萬元組建「恆大女排」,并力邀郎平執教,結果引發了轟動效應。

受到鼓舞的許家印又想到了投資足球。全世界有17億球迷,3億在中國。中國的足球新聞遠遠比中國足球發達,一半體育報道和賽事播放都圍繞著足球而展開的。

因此,在中國足球因為「反賭打黑」進入寒冬、連央視都不願意轉播中超比賽的時候,許家印來了,2010年春天,他出資1億元收購了廣州足球俱樂部。

與「一出生就風華正茂」的大連足球相比,廣州足球則是命運多舛,1998年降級後幾次易手,吉利退出後甚至一度由廣州市足協託管。2007年,戚務生率隊升入中超,但在2009年年底掀起的打黑風暴中,球隊因為參與假球被處罰,再次降入中甲,贊助商也轉身離去。

許家印帶給廣足一個翻天覆地的轉變。

許家印膽子大,目標也大,他放言:三年中超奪冠,五年亞冠奪冠。

為此,他砸進了幾十億,也很快就收到奇效,在中超創造了史無前例的7連冠,並在2013年和2015年兩度斬獲亞冠,一舉改寫了北強南弱的中國足球版圖,讓中超進入恆大時代。

大連萬達的國內球員除了郝海東外幾乎都是大連人,廣州足球沒這個基礎,許家印就從全國各地搜羅精英,在中甲就把鄭智、郜林、孫祥招致麾下。

外援方面,恆大率先引進世界級的球星,孔卡、迪亞曼蒂、保利尼奧、馬丁內斯不斷刷新中國足壇的轉會紀錄。

當然,許家印最經典的引援是2012年開出千萬歐元天價年薪,請來義大利功勛教練里皮,第二年恆大就實現中超和亞冠「雙冠」。

恆大的豪華戰艦佔據著各大媒體的版面、頁面和畫面。廣東省省長和多位省委領導受邀看球,和許家印一起品味恆大的,也是廣東足球的輝煌時刻。

恆大足球如日中天,恆大集團也扶搖直上,完成從地方企業到行業龍頭的轉變。2009年,恆大銷售額303億元;2017年,恆大銷售額超過5000億。

有了這些品牌效應、公關作用和業績催化,雖然俱樂部本身連年虧損,許首富也就不那麼在意了。

許家印的覺悟也特別高,2013年當選全國政協委員的他號召恆大國腳任何時候都要把國家隊的訓練和比賽擺在第一位,為中國足球「獻身」,又把天價年薪聘請的里皮「獻給」國家隊。

看到恆大名利雙收,上港、蘇寧、華夏、權健、綠地等金主也紛紛跟進,開啟了中超無限燒錢模式。就連馬雲都坐不住了,2014年掏出12億買下廣州恆大50%的股權。

這些中超土豪以超過正常身價許多的轉會費和巨額年薪,吸引那些正值當打之年的球星加盟,甚至讓世界足壇都感到震驚。

2017冬歇期,中超引援花費2.18億歐元,緊隨英超其後。在切爾西上不了場的巴西人奧斯卡被上港以6000萬歐元引進,40萬英鎊的周薪是當時世界球員第三高收入。

據英國《每日郵報》的統計,中超的平均年薪僅低於英超、西甲、意甲、德甲和法甲,高居世界第6,是日本J聯賽的三倍有餘。

日本隊已經在世界盃16強中佔據一席之地,中國隊呢?連續無緣四屆世界盃,國際足聯排名第75位,與1994年的50多名相比不進反退。

富了一批足球明星,似乎是中國足球職業化的唯一成果。白岩松在今年世界盃期間發出感嘆:「中超太有錢了,中國球員因為太安逸而喪失了出國踢球的闖勁。」

前《南方體育》總編輯龔曉躍說:「至少我了解的,沒有『純粹』因為喜歡足球而巨資投入的老闆。」

但足球應該是更純粹一些的,無論場外多少利益糾葛、多少喧囂紛爭,都要靠場上的11個人爭取勝利,沒有什麼可以玩弄花樣、巧取豪奪的機會。

1997年世預賽亞洲區十強賽,大連萬達負責承銷中國隊主場金州體育場的球票。當時國足是出線大熱門,很多人建議王健林一場一場地賣,這樣後面比賽的票價會被炒成天價。但王健林堅持賣套票,等球票都賣光了,他說:「要是第一場就輸了呢。」

結果,真的如他所料。

「保衛成都」「保衛瀋陽」「保衛廣州」……屢屢有「奇蹟」,但在最需要「保衛國家」的時候,就算許家印這樣的企業家站出來免費送教練火線支援,也還是無力回天……

今年,世界盃中國贊助商的數量從4年前的1家增加到7家,並覆蓋三個贊助級別,創下歷史新高。與此同時,中國企業還包攬了賽場內外的很多事,比如10萬隻國產小龍蝦,那些球迷揮舞的國旗、懸掛的串旗、助威啦啦棒。

白岩松甚至因此有言:「俄羅斯世界盃,中國除了足球隊沒去,基本上其他都去了。」

兜兜轉轉這麼多年,豪言壯語這麼多年,痛改前非這麼多年,大刀闊斧這麼多年……中國足球的水平,似乎還是李書福的那句話:

「與我國經濟取得的成就相比,這算個屁!」

——END——

圖片均來自網路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商韜略 的精彩文章:

夠狠,韓國人當年是如何成為存儲器霸主的

TAG:華商韜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