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96歲楊振寧連發三問 揭秘一流科學家為何培養不太成功的真相

96歲楊振寧連發三問 揭秘一流科學家為何培養不太成功的真相

世界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日前在清華大學物理系「基科班20年·學堂班10年慶典活動暨拔尖人才培養論壇」上發表言論,就針對我國一流科學家為何培養不太成功的問題連發三問,驚醒三方學子。

96歲高齡的楊振寧依然活躍在科學界,尤其是作為清華物理系的「老朋友」,他對物理學子的學成關心備至,旨在培養中國物理科學新一代一流人才,增強祖國的科學科技實力。

在論壇上,楊振寧認真表示,就我國一流科學家為何培養不太成功的現象,是不是有這個現象?有沒有可以改進的地方?到底重要不重要,值不值得去研究?這三個問題是非常值得討論的,同時這個問題作為「錢學森之問」的回應,更是引起了眾方人士的共鳴。

所謂「錢學森之問」,就是錢學森老師生前在各種場合不止一次提出的問題: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2005年,溫家寶總理在看望錢學森的時候,錢老感慨說:「這麼多年培養的學生,還沒有哪一個的學術成就,能夠跟民國時期培養的大師相比。」自錢老師在09年仙游後,國家為回應「錢學森之問」,在同年實行「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簡稱「珠峰計劃」。「珠峰計劃」只在五個學科——數、理、化、生物和計算機科學中實施。「前提是要求學校在基礎學科,尤其在理科方面很強。」該計劃是面向世界開放,教師來源除了組織學校最優秀的師資,還要從世界各地通過中央專項高薪聘請一批傑出的科學家來實施教學。

尤其是物理,更是珠峰計劃中的關鍵部分,今年6月,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吳岩透露,「在之後拔尖計劃中去掉「試驗」二字。「10年的試驗計劃可以叫做『探路者』,現在我們不用再『試驗』了,我們開始有經驗、有底氣繼續做穩定版,而不是測試版。

當然,楊老的這三問也是對大力培養我國一流科學家的再次肯定。錢學森之問同理,但是錢老也曾經針對這一問題提出過關鍵核心所在:他認為學校里,關心科技發展的人已成少數----沒氛圍;提得出創新性研究成果的人已成少數----沒數量;關心的往往是創業問題並非科學研究----沒火候;社會現狀,人人祈求安貧樂道,不搞也不敢搞科技創新----沒手段..............總之,一般的,傳統的,不打破常規的思維是絕不可能造就出像達芬奇,牛頓,馮·卡門,特斯拉,諾貝爾,愛因斯坦這種偉人的!而我國沒有一所大學能夠按照培養科學技術發明創造人才的模式去辦學,沒有自己獨特的創新的東西,所以老是『冒』不出傑出人才。這是很大的問題。

現在的年輕人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已經有極少數人能夠踏踏實實地學習科學,真正地做到小時候的夢想:我長大了要成為科學家,只為那一片一望無際的蔚藍天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萬物科學 的精彩文章:

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 但是火箭殘骸在山村墜落髮生爆炸
銀河繫到達多大?科學家再次修改銀河系直徑 顛覆以往的想像

TAG:萬物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