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給寶寶喂水,中國家庭最常見的育兒誤區

給寶寶喂水,中國家庭最常見的育兒誤區

上周,丁香媽媽的老編輯,去北京參加親戚家娃的滿月酒。

吃到一半的時候,親戚家的娃醒了,奶奶拿出一個奶瓶,給寶寶開始喂水。

「您平時都是這樣給孩子喂水的么?」

奶奶得意地說,寶寶一天要喝 10 次,每次大概 20mL ,「喝得多尿得多,排毒!」

老編輯不便在桌子上討論這個問題,走的時候找到了寶媽,誠懇地推薦了我們的公眾號。

吃完回來就決定動筆,必須要寫一寫,喂水,這個中國家庭育兒的最大誤區。

6 個月以下的嬰兒

不用額外喂水

「夏天熱,寶寶要多喝水。」

「喝完奶喝點兒水,防便秘。」

「沒事也要多喝,多喝就是好。」

要是說其他的育兒誤區中招的多半都是老年人,那給小嬰兒喂水的這個誤區,可謂是「不分年齡」「不發地域」。

恨不得周圍十個娃,就有至少八個被餵過水。

可要知道,小嬰兒是根本不需要額外喝水的。

全球範圍內影響力最大的科學育兒書——《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里,關於喝水是這樣寫的:半歲內吃母乳或配方奶的嬰兒通常無需補充水和果汁。

母乳是 6 個月以內寶寶最完美最營養的食物,含水量達到 85%~90% ,寶寶喝母乳夠量了,無需喂水。

對於小寶寶,更是按需餵養,一般情況下,不存在「缺水」。

配方奶餵養的寶寶,被喂水的情況更為常見。

然而,配方奶的含水量高達 90%,如果嚴格按照配方奶的沖泡比例來沖泡,含水量絲毫不比母乳低,一樣也不用額外喂水。

寶寶不喂水,喝奶粉便秘上火了怎麼辦?

喝配方奶的寶寶,大便的次數本來就比母乳要少,拉不出大便也要分清楚是「攢肚」還是真的「便秘」;就算是真的便秘,也要搞清楚,到底是因為沖泡過濃,還是配方奶過敏或者是寶寶腸胃出了問題。

任何情況都需要找到原因,而不是說,給喝幾口水就能解決。

給小嬰兒喂水有健康隱患

「再怎麼說,多喝水總比少喝好把。」

對於大孩子和成人來說,貌似是這個理,但是對於胃容量超級小、腸胃功能稚嫩的嬰兒來說,喝進去多餘的水,會影響嬰兒的健康。

我們首先來看一張圖,這是不同時期嬰兒胃容量的大小。

圖片來源:網路

新生兒的胃只有櫻桃大小,就算是滿月的寶寶,胃容量也只有雞蛋大小。

胃容量決定了娃「少吃多餐」,這個時候,「營養密度高」的母乳和配方奶,才是最好的選擇。

如果額外喂水,相當於就減少了寶寶的奶量,久而久之,會引起營養不良。

想想那個滿月喂 10 次喂水的寶寶,每次 20mL 一天就 200mL ,滿月寶寶一天奶量大概也就 800ml ,一下子就佔了一天奶量的 1/4,,簡直是「灌了個水飽」

小嬰兒的腎臟發育不健全,喝水太多,會造成電解質失調,還可能對腎臟造成負擔。

還有很多新手媽媽,說自己奶水不足,寶寶不吃。

寶寶喝了個水飽後不餓了,對於母乳需求當然就變少,吸得越少分泌的越少,惡性循環。

如果因此「被斷奶」,真是得不償失。

這幾種情況才需要額外「喂水」

夏天熱寶寶出汗多,也不會說自己渴,真的缺水了怎麼判斷?

如果發現寶寶尿色發黃(紙尿褲上尿漬明顯發黃),就表示寶寶有缺水的跡象。

這個時候也不用喂水,喂母乳和配方奶就夠了。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是需要額外喂水的——寶寶生病。

如果寶寶嘔吐、腹瀉甚至發燒,在脫水嚴重的情況下,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補水」,這個時候也要遵醫囑,可能會用到補液鹽,也不能盲目喂水。

什麼時候寶寶可以喂水呢?等到寶寶開始接受輔食後。

這個時候也不用過度喂水,因為輔食和奶里含水量也都是足夠的。

等到寶寶 1 歲以後,就可以和大人一樣,鼓勵多喝水了。

育兒路上要學習太多

如果在養育孩子上只能推薦一本書

必須是《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

美國兒科學會75 名兒科專家共同創作

代表育兒領域最前沿的研究水平

和最豐富的實踐經驗

那麼

— —福!利!來!了! — —

參與抽獎活動

即有可能獲得這本《育兒百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丁香媽媽 的精彩文章:

都說爽身粉致癌?還能給孩子用么?
決定斷奶前,請一定先看看這篇

TAG:丁香媽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