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士兵發工資,那麼多錢不便攜帶,他們放哪裡呢?該朝做法高超

古代士兵發工資,那麼多錢不便攜帶,他們放哪裡呢?該朝做法高超

在很多影視劇中,我們都看到一些難民,他們為了生計,都去當兵打仗,之所以從軍去,是因為他們為了生計,希望能夠在軍營中混一口飯吃。

不過,這種招募士兵的方法在唐朝之前並不是十分流行,很多時候士兵不但打仗而且還耕種,在我國春秋戰國時期,士兵在戰時是打仗的,和平的年代就是耕地的。

到了秦朝和漢朝時期,封建帝國對軍事制度有了一定的改革,這時候有了服役制度,帝國明確規定,成年男子需要具體的服役時間。

唐朝中葉之後,真正的募兵制度才得以盛行,而宋朝因為重文輕武的原因,竟然還在一段時間內出現了僱傭士兵的制度,只要你在軍營之中,國家就會給你錢。

而很多養不起家的男子也紛紛到軍營中當兵,根據宋朝史書的記載,宋朝上等士兵一個月能夠獲得一貫錢工資,而中等士兵也是五百到七百錢,下等的士兵也能達到三百至五百錢。

除了上中下這些士兵外,在宋朝的地方還有廂軍,這些人工資沒有上面士兵工資多,有時候宋朝的雜役只能獲得一些生活補助用品,比如材米油鹽什麼的。

除了發工資外,士兵們當兵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他們在軍營中是包食宿的,幾乎沒有生活開銷,還有一點也是民眾願意當兵的原因,因為在入伍之前,他們就能夠得到政府的一筆錢財。

如果士兵們打了勝仗,政府還會給額外的工資,宋末抗擊金軍的時候,為了鼓舞士氣,士兵們能夠得到額外賞賜的三千錢。

那麼,這麼多的錢,士兵們是如何攜帶的呢?要知道古代冷兵器打仗也是非常危險的,群架之中死傷是常有的事情,其實很簡單,特別是宋朝的做法,很高超。

在宋朝,給士兵們發工資的時候,一半會發給士兵本人,一半發給士兵的家人。這種做法在宋朝真宗時期是比較常用的。

史書記載:「家屬在營者半之」。因為士兵的家屬一半都在營地內,所以很容易將這些錢交給家人。

如果士兵家屬不在營地,就會寄回家中,這種做法不僅僅宋朝有,我國曆朝歷代都有,在秦朝的時候就有,很多普通民眾之所以從軍,目的就是掙錢補貼家用。

不過這並不是最高明的方法,最高名的還是用工資投資理財。

宋朝時期,商品和手工業是比較繁榮的,而且宋朝也有了貨幣,所以士兵可以將自己的工資存入各種錢莊和銀鋪,這樣不但安全也可以隨時支取。

而且在宋朝,投資的方式也是比較多的,一些手頭有閑錢的士兵,會直接投放到市場上盈利。

當時的投資手法和現在的炒股差不多,史書記載,士兵趁著戰亂時節,將工資投放到糧食行業,竟然「月獲原利百千」。

所以,宋朝時期士兵們的工資是有地方安放的,這個朝代處理工資的方法也是比較高明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奇歷之趣史 的精彩文章:

太子痴傻,皇帝怕他不會生兒子,派寵妃前去教導

TAG:奇歷之趣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