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僅僅是一場原創與盜版的博弈,背後的法律知識你了解多少?

不僅僅是一場原創與盜版的博弈,背後的法律知識你了解多少?

有人說,近期熱映的電影《我不是葯神》,很可能是今年最有價值的中國影片。

其豆瓣評分也曾一度躥上9分。

猶記得上一部超過9分的華語電影,還是2002年的《無間道》,至今已過去整整16年。

There are a thousand Hamlets in a thousand people"s eyes.

是不是最有價值,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評判標準。但不可否認的是,《我不是葯神》確實引起了一場全民熱議。

有的人笑著笑著就哭了,有的人哭著哭著就憤怒了,更多的人,開始思考和發問——

中國人為什麼用不上平價救命葯?

仿製葯,為什麼印度行,中國不行?

保護專利難道只有高價這一條出路?

……

殺人的,是醫藥專利權?

「我病了三年,4萬塊錢一瓶的正版葯,我吃了三年,房子吃沒了,家人被我吃垮了。」——《我不是葯神》

電影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高價專利葯面臨的情與理的困境:

沒有人願意死,但沒有錢,只能死。正版專利葯一年吃窮一個家庭,仿製葯僅為專利葯20分之一,但因為沒有葯監局批准,在國內屬於違禁藥品,沒有合法渠道購買。

甚至,有人說:「殺人的,是醫藥專利權」。

醫藥專利有錯嗎?

新葯研發投入成本是巨大的,動輒十幾億美元的研究和臨床試驗,同時要承受住高風險和大量失敗。葯企在藥品上市前的投入需要從後續市場上得到補償,只有通過專利保護,從而鼓勵葯企創新的積極性,鼓勵新葯研發。

福布斯公布的全球主要跨國葯企近年研發支出

諾華公司2007年到2011年之間的研發成本是836億美金,然而被批准上市的葯只有21種,而且並不是每一種都能賣出好價格的。格列衛這樣的研發周期和投入,如果沒有專利,估計就再也沒有企業願意生產了。

影片刻意將葯企代表作為隱性的反面角色,是一葉障目不見森林的惡意遮蔽,這是本片中最大的硬傷。事實上,對原研葯缺乏專利保護的印度,其葯企除了能生產仿製葯以外,基本上已經自廢了自主研發的武功。而在歐美,其蓬勃的研發實力一直佔據著藥品研發的前沿,與其運行良好、高效的專利保護制度不無關係。所以,作為研發者的葯企即便是救命葯賣高價,也真的沒有原罪。

怎樣才能吃上平價專利葯?

那麼,通過正規渠道購買的專利葯,怎樣才能降到「親民價格」呢?

專利葯的降價一般有4種途徑:

1)隨著專利到期,仿製葯進入市場,專利葯的價格一般會降到原來的20%;

2)跟印度一樣,實施對於藥品的強制許可;

3)政府通過相關政策及醫保談判,降低藥品價格;

4)去掉人為的中間環節「沒有中間商賺差價」;

我們先來談談第一個途徑:等專利到期。

藥品專利的保護有一定期限,和其他專利一樣是20年的保護期,但是,藥品和其他商品不同的是,其開始申請專利時是化合物,需要經過病理、毒理實驗,臨床、審批等漫長的周期才能成為藥品上市,實際上藥品的專利保護期從其成為藥品(可上市流通)之日起是不足20年的。

2013-2020 年,全球每年專利到期品種平均超過 200 個,其中不乏明星品種。2014 年,全球有 326 個原研葯的專利到期,都可以合法仿製。仿製葯在專利到期之前就可以研製,但只有等專利到期了才能獲准上市。

對於一個病人來說,每一分每一秒都代表著命,等專利到期降價?病人不敢等,也等不起。

仿製葯,為什麼印度行,中國不行?

對印度人而言,原版葯價格高昂並不十分要緊,因為印度實行了一套獨特的制度來保證仿製葯的生產,使得印度成為世界公認的仿製葯第一大國。

其中一項就是「藥品專利強制許可」。

所謂「藥品專利強制許可」,簡單來講,就是當重大公共健康危機發生——比如說傳染病、發病率高的重大疾病,而該國又沒有能力生產「救命葯」時,就可以通過一系列法律框架和談判,強行取得專利。

印度仿製葯出口量約佔全球20%。2016年,印度出口仿製葯價值168.9億美元,增速為9.44%;預計到2020年,印度仿製葯出口額將達到400億美元。

資料來源:IBEF,動脈網製圖

早在2006 年 1 月,中國就通過了《涉及公共健康問題的專利實施強制許可辦法》。2015 年,衛計委又出台了《關於印發中國癌症防治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 年)的通知》,其中提到:

按理說,中國可以擁有跟印度一樣強大的「藥品專利強制許可」談判能力。不過,由於各方利益難以平衡,這項規定在中國《專利法》頒布30 年以來,一次都沒有被實踐過。

法的本質在於其施行,而這一制度三十年來並沒有先例,理論界一直在探討需要修改專利法的這一條文,降低強制許可的實施門檻,使之在現實中具有更強的可操作性,同時也可以在國外原研葯進入中國市場時,增加中國方面的議價能力。

納入醫保就可以「高枕無憂」?

電影片尾,伴隨一句「沒人再會用那印度葯了,格列寧進醫保了」,醫保似乎成了新一代「葯神」。

醫保坐擁團購優勢又互濟互助,能壓價、可兜底,買不起葯找醫保,似乎是再簡單不過的邏輯。

隨著慢粒被國家納入大病保障和救助試點範圍,好幾個省份都已經將格列衛納入新農合醫保報銷範圍。如果在買三送九的基礎上,負擔進一步能降到3萬元左右,對於大多數家庭,都可以勉力負擔得起。

根據江蘇省人力資源廳72號文件精神,格列衛已納入江蘇醫保,在南京和蘇州等城市患者已享有報銷政策。

然而,因為各地每年醫保可報銷的總經費是固定的,且各地對乙類藥品的調整權有限,將昂貴的格列衛專利藥品納入報銷的範圍,會擠佔大量的費用,從而導致其他本來可能報銷的藥品被排除出醫保的範圍。

那麼,還有什麼別的出路嗎?

如果只是寄希望於現行的社會醫保靠增加籌資、提高待遇來解決一切顯然是不現實的,光從藥品入手解決這一現象也是不夠的。

醫藥體制改革環環相扣,有醫療服務體(醫療)、醫療保障制度(醫保)、醫藥生產和流通體制(醫藥)。三醫聯動成為國家深化醫改的核心,雖然我國人口基數大,但基本實現醫療保險覆蓋,只是保障水平還比較低。

適時探索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對住院醫療服務、基層醫療服務等服務項目採用不同支付方式。對診療方案和出入院標準比較明確、診療技術比較成熟的疾病實行按病種付費,探索建立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體系。建立更持續的基本保險籌資機制,引導醫療項目價格合理形成。

兒時記憶中,門前有家小藥鋪,兩側對聯寫著「只願世間無疾病,何愁架上藥染塵」。這與片尾程勇在法庭上的那段獨白何其相似——

「今後都會越來越好吧,希望這一天早點來。」

這句話給生而為人的無力透出了一道光,只希望,這樣的電影多一部是一部,向著美好,走一步是一步。

謝菊萍

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

投融資團隊領頭雁

2018

7月15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謝菊萍律師 的精彩文章:

TAG:謝菊萍律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