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聽說,三伏天和艾灸更配哦

聽說,三伏天和艾灸更配哦

春夏養陽

《黃帝內經·素問》中提出「春夏養陽」的理論,認為春天是陽氣生髮之季,夏天是陽氣最盛之時,人若安則需順應自然,在炎熱的三伏天順時而為,增加陽氣的養護;再者,天氣炎熱,人體排汗增多,體內陽氣趨於表而內虛寒,或食冷貪涼,陽氣被消耗,故夏季養陽是重中之重。

如何養陽

養陽主要的方法之一是艾灸,《神農本草經》記載艾草具有溫陽、暖宮、除濕等功效。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艾葉中所含的多種藥物成分多為強烈的揮發性物質,燃燒時藥力可透入人體,起到溫經通絡、行氣活血、祛濕散寒之功效。灸法是以艾絨為主要成分製成的灸材,點燃後懸置於相應穴位之上,藉助灸火的熱力將藥物導入體內,以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艾灸的作用

艾灸具有溫經散寒、扶陽固脫、祛瘀散結等功效,在「治未病」中也起到關鍵作用。無病時施以灸法,可以激發正氣,使人精力充沛,增強抗病能力,長壽不衰。《扁鵲心書·須識扶陽》云:「人於無病時,常灸關元、氣海、命門、中脘,雖未得長生,亦可保百年壽也。」

接下來,請跟隨小編走進艾灸治病小課堂:

我飯後常有腹脹,腹痛,食冷飲後情況加重,是否可以艾灸?

可以,此癥狀由胃脘虛寒引起,當用溫法以治之。其他由於中焦寒涼引起的癥狀如嘔吐吞酸、食欲不振、小兒疳積等均可用此法。

常用穴有神闕、關元、中脘和足三里。神闕,變化莫測謂之神,闕為要害之處,神闕穴當臍孔正中;關元,即「丹田」處,位於腹部正中線,臍下3寸(除拇指外其餘4指併攏為3寸),為一身元氣所在;中脘為胃之募穴,位於腹部正中線,臍上4寸,恰當胃脘中部;足三里是常用的保健穴,位於小腿前外側,犢鼻下3寸,脛骨前緣一橫指處,俗語有云「若要安,三里常不幹」,意思就是身體安康,就要灸足三里。使用溫和灸或隔姜、隔鹽灸,均可達到「治胃中寒」的療效。

我有過鼻炎,冬天晨起出門常常鼻腔中痛,流鼻涕,流眼淚,是否可以艾灸?

可以,此為冷空氣引起的過敏性鼻炎,其他原因(花粉、粉塵等)引起的過敏性鼻炎同樣適用,本法也適用於其他過敏性疾病(過敏性哮喘、蕁麻疹等),尤其對小兒過敏性疾病效佳。

常用穴有大椎、肺俞、身柱。大椎為「三陽督脈之會」,可調節身體諸陽,位於背部正中線,第七頸椎之下;肺俞,俞有「輸」之意,即轉輸經氣運行,肺俞即為梳理肺臟氣機,位於背部正中線旁開1.5寸,第三胸椎棘突下;身柱,有全身支柱的含義,位於背部正中線第三胸椎與第四胸椎之間,《養生一言草》中云:「小兒每月灸身柱,可保無病」。多使用溫和灸,艾灸點燃後置於距離皮膚2-3厘米左右的穴位上,以局部潮紅為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伏 的精彩文章:

三伏天的天然「祛濕王」,每天堅持吃一點,濕氣排得一乾二淨,體重悄悄降到兩位數!
三伏貼到底有用嗎?沒弄明白這些,千萬不要讓寶寶輕易嘗試!

TAG:三伏 |